在當當網今年8月推出的一場圖書大促銷活動中,一批原價1800元的叢書被標以50元的“驚爆價”,引發眾多網民搶購。不久后,當當網卻以“標錯價”為由單方面取消訂單并拒絕發貨,引發千余名消費者集體維權,并陸續將其告上法庭。然而,法院本周卻駁回了部分索賠要求,認為網站取消訂單便表示合同未成立,不用為此負責。
電商網站“標錯價”究竟應由誰來埋單?法律界人士昨表示,雖然當前法律無法強制要求網站必須按下單時的價格發貨,但消費者心中對此會有評價。
維權者索賠遭部分駁回
今年8月9日,當當網在“親子團好書好禮72小時搶購”兒童圖書促銷中,以促銷價50元售賣包括原價1800元的《什么是什么》在內的多套圖書。隨后,卻以“標錯價”為由單方面取消交易,引發1700多名成功下單的用戶集體跳腳,有人甚至將當當網告上法庭要求索賠。
起訴者之一的錢女士稱,她當時在當當網提交了三個訂單,分別支付了45元、50元和55元,共計150元貨款。隨后,當當網向她發出收到訂單及訂單審核通過的通知。但過了幾個小時,當當網卻突然以缺貨為由,單方面取消了兩個訂單,并將已確認發貨的另一個訂單中途攔截,標注為交易未成功。
“近年來,網上商城標錯價事件頻頻發生,可消費者大都成為犧牲品。商家一句簡單的‘人工操作失誤’就把滿懷希望的消費者搪塞過去,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 ”錢女士表示。
不過,記者昨天獲悉,根據最新出爐的一審判決,法院支持了其中一張訂單的索賠請求,卻駁回了另外兩張,理由是“合同并未成立”。
網站取消訂單受合同保護
“明明下單時已提示‘訂單審核通過’,難道這不代表合同成立嗎?”其中一名維權者提出質疑。
而當當網則辯稱,標注交易未成功的訂單,被告當當網認可該合同成立。但此合同中書籍的價格經過工商管理機關調查,認定為人工將折扣標成標價,屬于標價錯誤,該合同構成重大誤解應被予以撤銷。而且事發后,當當網也對消費者進行了道歉并補償30元當當購物券。
錢女士說,在此前“一元阿迪鞋”的標錯價事件后,當當網已于今年7月悄然修改其合同條件,增加了“合同成立條件是以收到發貨通知為標準”這一款項,顯然是有備而來。
“事實上,直到網站確認發貨之前,消費者的下單行為并不構成要約。 ”資深知識產權律師游云庭表示,目前幾乎所有的電商平臺都奉行上述規則,使自身不會陷入違約的尷尬,國外亦是如此。通常電商在一些重大促銷時,由于應接不暇會導致錯誤率提高。換個角度而言,這也是為了保護其促銷積極性。 ”
網店口碑比廣告更重要
近年來國內外電商各種“標錯價”烏龍屢見不鮮,其中更不乏一些蓄意炒作。游云庭認為,雖然不用承擔法律責任,但仍會有“看不見的手”對屢次犯錯的網站進行制裁。
此前,IBM中國網站曾將價值2000元的COMBO刻錄機誤標為1元,大量消費者在40分鐘內下單訂購,有人直接一口氣訂購了100個Combo。 IBM事后發表聲明,承諾仍將按1元的售價履行已經下單的訂購。京東商城一款編號為132817的明基顯示器也曾由于管理人員操作失誤,比實際售價低了 200元,事后京東道歉并承諾兌現所有訂單。
業內人士認為,網站遇到類似烏龍不如爽快埋單。花同樣成本,這樣做收獲的口碑肯定比做廣告強得多。
推薦閱讀
胃口越來越大的當當網從最初的圖書銷售平臺,逐步拓展至日用百貨,3C賣場等綜合類B2C平臺,規模強大是許多企業家的追求,但能否有強大的消化功能支撐越來越大的胃口,李國慶還需要慎行。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李>>>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