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行業飛速發展的對照下,已經過上富裕日子的汽車網媒在信心和擔心的交織中,正在進入一個躁動期。他們正在企圖跳出比較單一的商業模式,尋找更多可能性。
“每種商業模式只要成熟到可以輕松賺錢就需引起警惕。”這句話正在越來越繃緊汽車網媒們的神經。
汽車互聯網媒體平臺走到今天已有將近10年的歷史,在這個10年當中汽車互聯網媒體伴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飛速膨脹而急速擴張,已經成為了汽車企業投放廣告的重要渠道。
最近業界盛傳,上海通用汽車明年的廣告投放將把1億人民幣投給汽車之家,同時大幅提高汽車垂直類網站的廣告投放比例。而據艾瑞調查,75.9%用戶在買車之前是用互聯網查詢相關信息。與之相匹配的是,汽車網媒的規模不斷擴大,話語權越來越強。廣告額度也越來越向網媒傾斜,有個別汽車企業在網媒投放的廣告額度已經占據廣告總額的70%。
看似汽車網媒正在進入一個最好的年代,但是變化或許也已經孕育其中。
10年來,不管是汽車行業,還是互聯網技術的升級,抑或是購車人群特質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各類互聯網媒體形式的發展,汽車企業負責線上廣告的部門職能逐步細分,從最初只需要面對門戶,到如今要研究垂直網站、社交網站、視頻網站等各種互聯網媒體形態。目前有個初步的區分是,門戶做品牌形象廣告,垂直網站投活動廣告,而視頻則取代了一部分電視廣告的份額和一部分類似病毒式的營銷。而社交網絡,則更是一個難以控制的口碑傳播渠道。
同時,各種互聯網新形態都引起了汽車廠家的重視,豐田汽車利用Twitter幫助挽回一落千丈的口碑;福特汽車CEO阿蘭·穆拉雷更是聲稱計劃將Twitter引入到新的汽車社會中。大眾中國在網上建立“大眾自造”SNS社區想要讓大眾品牌在中國變得更加年輕時尚。
客戶們正在不斷嘗試新的模式,而微博營銷、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革命等等互聯網新熱點也在不斷的涌現,這讓帶著互聯網名字,曾經是新銳勢力的汽車網媒越來越感到有點置身其外的感覺。
今天,汽車網媒正在經歷一個躁動期,不管是由于野心與不安,自信與擔心,但其導致的行為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尋求變化。
競爭的第三階段
互聯網和汽車在中國產生交集的10年,正是汽車市場井噴的10年。轎車銷售數量從2001年的72.1萬輛,到2010年的1200萬輛,轎車保有量到8000萬輛。這成了汽車網媒成長的肥沃土壤。
汽車網媒其實是從傳統媒體中誕生的新變種。最初并沒引起重視,甚至有汽車廠商的資深公關人士說,當時在平面媒體實在混不下去的人,才選擇去了互聯網媒體。2000~2003年左右,汽車平媒一度把汽車門戶的汽車頻道看成是汽車企業軟文集散地,老記者們常常告知新記者,如果想知道最近哪個企業發了什么軟文,上新浪汽車頻道就能明了。而此時,搜狐汽車抓住了這種機遇,做更具新聞價值的汽車媒體,提高行業影響力。搜狐汽車整合業界資源,制作各種和行業、新車相關的汽車欄目,把電視的、平媒的、雜志的、廣播的各種媒體特質都融合到網絡媒體中來。憑借短平快的報道和主題策劃,把網絡媒體的媒體屬性發揮到最大化,從而建立起自身在行業里的品牌影響力。
但是隨著搜索、BBS、博客的興起,草根力量被逐漸發掘并推上前臺。這個過程是2004年-2010年,垂直類汽車網站崛起的過程。媒體人做網媒的思路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要抓住話語權,讓汽車廠商理解媒體傳播的力量。而草根創業,垂直類汽車網站的思路則是通過技術手段為用戶需求提供解決方案,他們做汽車價格體系,做汽車產品數據庫,汽車品牌論壇。最終在網站上產生很多用戶行為的數據,可以反過來服務汽車廠商。這個階段的汽車網媒把重點放在建設自己的數據庫,完善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優化),增強用戶黏度。
如果上海通用汽車明年的廣告投放中的確將1億人民幣投給汽車之家(www.autohome.com.cn),這將是很值得注意的一個變化。畢竟上海通用汽車同時表示,明年給新浪汽車,搜狐汽車和網易汽車三家廣告投放總和只有5000萬。實際上,2008年以來,從做實資訊工具性的垂直類汽車網絡媒體將在未來發力的趨勢已成定局,而這一力量逐漸在2010年和2011年爆發出來。
汽車之家所在的盛拓傳媒集團CEO秦致在最近一次汽車事業部新戰略溝通會上表示,汽車之家在做的事情,從其他同行的視角看的變化是:“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學不會,攔不住,追不上。”他說這些話的語氣雖然是謙和的,但這些詞匯已經把一個汽車垂直類網站的自信和強勢昭然若揭。如果說汽車互聯網媒體發展的前10年話語權基本掌握在“汽車人”和“媒體人”手中,而未來競爭的核心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互聯網人”的屬性將發生很大的能量。
進入2011年,各種力量的博弈,讓競爭更加激烈,已經從最初的拼殺資源,到了通過尋求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領先。
今年DCCI發布了一個對今年互聯網細分市場的分析,其中對汽車網站發展方向也提出了一些認識。這里面包括:汽車行業的電子商務;汽車網站的社會化演進;以人為中心、以體驗為關鍵的3.0的網站模式;打造、分享和社會化口碑平臺;同時,增強無線渠道、多渠道本地化的服務能力,這幾點都是未來汽車網站的關鍵競爭方向。
搜狐汽車事業部總經理何毅,在2002年就投入到汽車網媒的浪潮,經歷了汽車網媒的三次變革,他表示:“汽車廠商最初在互聯網的廣告投放比例不到1.5%,到現在有個別企業超過70%,平均也在20%~30%。但是這僅僅是汽車互聯網媒體的“早餐”而已,只是這個早餐太“豐盛”了,大量的市場和商業模式還沒有人去嘗試。”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質疑”和“打假”都是好現象,好事情,不一定是非要針對這些對科技界有貢獻的人。方舟子和李開復都是名人,名人的學歷等信息是相對公開的,李開復是需要拿出有力的證明回應質疑,事實是最主要的,要求真務實。 【I>>>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汽車網媒的躁動期:尋求多元化模式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