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龐多的移動應用程序引人眼球,并引發業界對手機瀏覽器是否依舊重要的思考。有觀點稱,手機瀏覽器面臨被應用軟件商店取代命運,未來流量之爭將體現于應用。
實則不然,AppStore模式也存在自身缺陷。未來,移動應用并不能取代手機瀏覽器,只能與其并行,為用戶提供多渠道的移動互聯網體驗。這一點,從最近熱鬧一時的UQ大戰不難看出。手機瀏覽器依舊是移動互聯網的兵家必爭之地,是大佬們布局和博弈的平臺。
UQ大戰,是3Q大戰時隔一年后的產物。對此,業界給予廣泛猜測,連騰訊方面也懷疑,UC此舉背后或有奇虎360出謀劃策。對UC和奇虎360以往采訪中,得知UC與360關系交好。即便如此,360方面與UC也存在競爭,移動瀏覽器同樣是360的布局重點。
談及360移動瀏覽器能否跨越UC防守時,360相關領導曾信心滿滿地表示,UC在2G時代盛行,3G時代就沒太多用武之地。我們進入晚,但不代表沒優勢。360進入殺軟市場晚,照樣取得今日成績。有業內人士分析:UQ大戰根本原因還在于摩爾定律,現在移動終端的性能持續改進使得UC的內容壓縮、代理訪問的模式變得不具優勢,門檻一下降低,競爭者蜂擁而至。
導火索:誰是第一很重要
手機瀏覽器的江湖,誰是第一?誰是王者?為何第一的位置如此重要?其實這個第一座次對UC的意義要比對騰訊的意義大很多。
騰訊業務線龐大,手機瀏覽器雖然是其無線布局重點,但絕沒到關系其命運的地步。相反,手機瀏覽器則是UC命根,UC指著手機瀏覽器在海外上市。
這時,誰是第一的說法對于UC自然尤為重要。是否為中國手機瀏覽器市場的老大,直接決定了美國證券市場對于UC的評估,關系到UC發行價。坐穩手機瀏覽器第一座次,將為UC赴美IPO增添很大籌碼。騰訊手機QQ瀏覽器的一再攪局,很可能讓UC在IPO門前絆倒,甚至夢碎IPO。
騰訊即使手機瀏覽器分戰場失利,充其量只讓騰訊股價小幅震蕩,難撼大局。但騰訊為何不能高抬貴手,待UC成功IPO后,再就手機瀏覽器第一名分爭高下?然則,在商言商,商場沒有憐憫和心慈手軟,今日為對手留一條生路,他日待對手成長起來就可能被其反踩腳底,空留業界做笑談。
心有嫌隙難溝通
在這種情況下,騰訊手機QQ瀏覽器與UC的爭奪更加難以避免。俞永福有些憤懣:“截至目前UC已隱忍騰訊兩年有余,騰訊從2009年發布手機瀏覽器,其第一件事把UC列入騰訊的黑名單。在過往出現矛盾后,UC都主動尋求溝通。我曾跟馬化騰進行短信、電話和見面溝通,與分管無線業務的劉成敏也多次溝通。但我得到的結果是什么?一不承認,二不道歉,三是變本加厲。”
“騰訊現在是想把UC滅了,不給UC留活路。”俞永福不禁大喊。10月,UC得知,騰訊在官方郵件中表示來自不同分析機構市場報告均稱,“QQ瀏覽器不管從市場份額還是功能體驗都已穩居第一,全面超越同行和競爭對手”。這讓UC難以安坐,遂發布《致廣大合作伙伴及UC瀏覽器用戶書》,指責騰訊公司故意操縱關于QQ瀏覽器全面穩居瀏覽器市場第一的虛假報告,群發UC合作伙伴,期望置UC于死地,與UC不正當競爭。
對此,騰訊手機QQ瀏覽器產品負責人陳誠表示,“該均數據來自三家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騰訊無線方面進一步表示:“騰訊官方從未對外發布過QQ瀏覽器市場份額數據,事實上我們并未過分關心自己的份額,更多專注產品本身。對外公布的數據只有一個:截至2011年9月份手機QQ瀏覽器月PV超過1200億。”
如此表態,騰訊與UC手機瀏覽器第一之爭緣何而起。俞永福認為騰訊買通第三方調研公司,私下操控數據。但由于無法取證,對此無法蓋棺論定,但給業內多了一重思考。此后,發生較為有趣的事——馬化騰與俞永福在11月3日的互聯網站和互聯網企業負責人研討班上,打過照面,但都未對雙方可能發生的戰爭坐下來溝通,近日不厭其煩以短信溝通的兩個人碰了面卻變得無話可說。而雷軍則成兩者的傳話筒。有消息稱,馬化騰在UC反不正當競爭發布前夜欲通過雷軍阻止俞永福,并通過短信形式勸說俞永福放棄。但俞永福顯然對此并不買賬。
據記者了解,不正當競爭可謂互聯網的一大頑疾,此前,在安全軟件、輸入法等多個領域都曾出現過兩家公司針對這一問題的訴訟官司。而騰訊更是該問題的常客,整整一年前,正是由于騰訊提出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引發了大量針對“用戶選擇權”維權事件,將“3Q大戰”由一幕行業內斗變成一場公共事件。
宣戰:打響第一槍
11月4日上午,UC正式向騰訊宣戰,欲打響反不正當競爭第一槍。俞永福公布了一份騰訊公司提供給手機廠商等的合作協議,其中明確提出了排他條款:要求合作伙伴需聲明在推廣騰訊產品時不推廣其競爭對手產品,UC瀏覽器作為QQ瀏覽器競爭對手在列。
UC發表聲明將訴訟騰訊不正當競爭,并公開四問騰訊:利用壟斷優勢,要挾合作伙伴不能預裝UC瀏覽器,必須二選一;假開放、真封閉,劫持用戶需求,用戶搜索UC瀏覽器,誘騙用戶推薦QQ瀏覽器;手機QQ聊天軟件捆綁安裝QQ瀏覽器,不給用戶選擇權;操控數據報告,混淆視聽,誤導合作伙伴,破壞UC的合作體系。
對此,騰訊無線方面負責人表示:“我們歡迎在產品層面的競爭,這樣才是真正對行業有利、對用戶有利的。不去做產品而是通過打擊來炒作才叫真正的惡意競爭,我們不想參與這樣的競爭,我們也不擅長。我們會專注于產品,聽取用戶意見,并迅速轉化為產品,只有不斷優化產品體驗,滿足用戶需求才能獲得用戶的認可。”
這個回答或許多少有些避實就虛之嫌。不過相對于騰訊3Q中的表現,騰訊的應對已經顯得靈活不少。有業內人士分析,騰訊一直是反不正當競爭訴訟的常客。此前,無論是安全軟件,還是輸入法等領域,騰訊都曾遭遇過訴訟。去年,騰訊更是失策地通過讓用戶對360和QQ二選一,將3Q大戰由行業內斗升級為公共事件。
俞永福表示:“在騰訊應用中心搜索UC瀏覽器,搜索結果顯示手機QQ瀏覽器或與UC瀏覽器毫無關聯的手機大頭。”這是否有違騰訊的開放戰略?對此,騰訊無線方面負責人回應:“騰訊應用中心是開放的第三方應用發布和推廣平臺,今年9月26日前,并沒有任何UC瀏覽器相關產品上架申請,所以搜不到相關產品。我們在9月26日收到名為馬石磊個人賬號上傳的官方版本UC瀏覽器。由于非UC官方賬號申請,應用中心考慮軟件所有者的著作權利益、用戶使用安全性等問題,需要走常規審核流程,現在已處等待上架狀態。”
移動互聯之爭
在形形色色的手機瀏覽器中,究竟哪一款更優秀?如果你想通過搜索引擎獲得答案,或許你會失望。曾經在PC瀏覽器時代一度低調的“瀏覽器排行榜”(那時微軟最高曾達到97%的市場占有率讓一切排行都失去了意義)如今再度活躍起來,只不過它們的對象換成了手機瀏覽器,顯然,這些排行榜的“仁者見仁”令其指導意義打了不少的折扣。
對于手機瀏覽器廠商而言,這種前景的確讓人振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手機瀏覽器在未來有可能實現的一個趨勢,當今的情勢卻也并非那么盡如人意。
隨著我國進入3G時代,網速的限制正逐漸減少,這對于因速度快而倍受用戶青睞的手機瀏覽器來說,優勢或在削減。俞永福認為:“互聯網盈利模式已非常清楚,依成熟度排序為廣告、增值服務、電子商務。因此,大公司根本不考慮盈利模式問題,而集中樹立業務模式壁壘,以及提高用戶粘性。商業成熟后,互聯網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領先位置,且是業內最賺錢的。”
當下,UC正遭遇在與俞永福上述看法期望向左的處境。盈利模式清楚,但是業務模式壁壘漸失,市場份額第一的座次也受到正當或不正當地威脅。
UQ無義戰
孟子說:“春秋時代沒有合乎義的戰爭。那一國或許比這一國要好一點,這樣的情況倒是有的。所謂征,是指上討伐下,同等級的國家之間是不能夠相互討伐的。”
戰爭的確是和政治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因此,也的確有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的戰爭之分。但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衡量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標準主要是看發動戰爭的人目的是什么,而不是看什么人來發動戰爭,UC與騰訊同樣如此。
UC宣戰,也是對手機QQ瀏覽器自稱第一的反抗,雖然打著為互聯網病尋求解藥的旗號,但是更多動因還是維護自身的利益。騰訊雖然沒有主動宣戰,卻有滋事之嫌,通過對外宣告登上手機瀏覽器市場第一挑起事端。UC對此不能不急。
雖然UC宣布起訴騰訊,不過似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場不可能打贏的官司。3Q大戰中,360力挫QQ,讓整個企鵝帝國為之震顫,且重新整頓散漫且驕傲的軍團,但在360與QQ的官司中,360依舊敗訴。
所以,也正如許多業內人士所言,UC此舉宣戰和訴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從提起訴訟就沒打算要打贏官司,但是卻堅定了信心要背水一戰打贏對企鵝的戰爭。正如奇虎360一樣,雖然輸了官司,但業內公認3Q大戰中,360完勝QQ。
推薦閱讀
復星國際在香港聯交所發布的公告內容顯示,公司是在美國時間11月22日增持分眾傳媒,購入股份數量為602687股,耗資1035萬美元。增持之后,復星國際持有分眾傳媒22215644股,占比16.42%。 摩根士丹利在分眾傳媒遭遇渾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UC騰訊無義戰 移動互聯之爭仁者見仁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