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穩穩坐下中國搜索市場第一把交椅后,長期專注做搜索的百度也開始頻頻涉足各種互聯網熱潮,但是在開放平臺、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這些領域百度目前還并不具備核心技術或核心商業模式。能否在這些市場贏得話語權,百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真正專注于搜索、致力于搜索技術的變革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或許才足以支撐百度在未來基業長青。
上個世紀90年代末是屬于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的創業熱潮席卷了世界各地,中國也不例外,互聯網行業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搜狐、網易、新浪、雅虎中國等網站在由大洋彼岸吹過來的這股旋風中開始大放異彩,回國創業的張朝陽、王志東(微博)、邵亦波(微博)以及國內的丁磊、馬化騰等先行者成為后來叱咤中國經濟界的風云人物。國內的互聯網企業雨后春筍般涌現,市場的繁榮讓無數人開始對這個新興行業充滿憧憬。
畢業于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在硅谷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擔任首席架構師的李彥宏也回國加入到創業大潮中。
中文搜索的成功之路
在美國生活學習多年,李彥宏親身經歷和見證了IT業包括搜索引擎技術改變社會的過程。硅谷,幾乎每天都會有許多新技術公司成立;在納斯達克,這些新型高科技公司的股票也一路飄紅——那時的李彥宏不知道,很多年后,他也會用自己開發的技術影響億萬人的生活,而他親手創辦的公司也將登陸美國,并創造一個令無數人難以置信的資本神話。
決定回國的李彥宏選擇了自己熟悉的搜索引擎領域來創業。當時,國內影響力比較大的搜索引擎已有不少,比如OpenFind等,不過隨著互聯網信息的快速增長,它們數據量少、無用信息太多、速度較慢的缺點開始顯露出來,手握超鏈分析專利的李彥宏決定用自己的技術在國內開發出新的搜索引擎。
2000年1月,李彥宏與好友徐勇在北京中關村創立了百度(Baidu)公司。李彥宏的思路是:做出合適的搜索引擎賣給門戶網站,成為門戶網站的搜索引擎技術提供商,并通過向對方收取一定的技術服務費來盈利——而開發市場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客戶,成為李彥宏首當其沖要考慮的問題。經過不斷的努力和爭取,該年5月百度終于有了第一家客戶——硅谷動力。2000年8月,百度的業務進展有了重大突破——當時中國主流門戶網站之一的搜狐成了百度的客戶。拿下搜狐這個含金量很高的招牌之后,百度接下來的發展是一路順風順水,新浪、網易、Tom.com等許多當時國內的門戶網站也陸續成為百度的大客戶。而后來的新浪宕機事件更是一次成功的商業炒作,使得百度獲迅速提升了知名度。2001年8月百度發布了搜索引擎Beta版,并于10月22日正式發布了Baidu搜索引擎,開始專注于做中文搜索。2002年3月閃電計劃(Blitzen Project)開始后,百度推出貼吧、知道、百科、空間等一系列帶有社交屬性的產品,在提供檢索結果的同時,百度建立了自己的搜索社區,百度貼吧的流量后來占到百度流量的10%左右。這在全球范圍內首創了搜索引擎用戶創造內容的模式。百度從2003年開始從一個單純的技術上的搜索引擎轉向了一個技術結合產品、用戶和社交的道路,這是百度在后來市場表現穩步提升很重要的原因,這也是百度當時相比google的創新之處和優勢所在。
現在,對于搜索引擎,普通網民都已經能夠熟練應用,用百度在網上搜集信息,已成了很多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百度在屬于互聯網的時代成功抓住了發展機遇。在搜索引擎領域里,百度是后來者,卻后來居上,在中文搜索市場取得了領先。
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27美元,開盤價66美元,以122.54美元的高價收盤,漲幅達353.85%,創下了5年以來美國股市上市新股當日漲幅最高紀錄。
和每一個成功的企業一樣,百度的成功還在于對人才的重視。李彥宏還用4句話總結了百度的人才觀:招最好的人,給最大的空間,看最后的結果,讓優秀的人脫穎而出。現在,百度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6歲,李彥宏這樣和年齡超過40歲的副總裁講:“一個人的創造力高峰是在30歲以前,你們全都過了創造力最高峰了,你們現在天天不是想自己做更多更好的事,一定要想著吸引優秀的人才,讓他們做更多更好的事”。2010年7月李彥宏提出“百度最高獎”這個百度公司最高級別的獎項,今年8月一個十人團隊獲得了百萬美元的巨額獎金,引發業界熱議。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在過去的一年中,電子商務領域促銷戰不斷,也曾被評價為“賠本賺吆喝”,樂淘網CEO畢勝不久前就評價說,電子商務行業只是表面繁榮,他也呼吁同行冷靜下來回歸生意的本質。 當當網開始為廣告開支尋找新的支持,京東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度未來發展存風險 警惕重蹈雅虎覆轍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