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5歲高齡的新聞界前輩甘惜分(微博)在微博上開通了一個實名賬號,受到大量粉絲的關注。從最初的質疑到后來的喜歡,本不會上網的他逐漸對這種新興的溝通方式產生了興趣,幾乎每天都惦記著查看網友對其書法的評價和有關新聞領域問題的觀點。該微博現由其家人維護。
微博曬書法引稱贊
1916年生的甘惜分老人目前居住在北京朝陽區。他是我國著名的新聞學者,著有《新聞學大辭典》、《新聞理論基礎》等著作。
他在微博中自述:“我從延安開始參加革命,當八路軍,做新華社記者,解放后到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任教,一生從事新聞理論教育。現離休閑賦在家。我決心向100歲沖刺。”
截至昨日,甘惜分實名網易微博上共發布了22條微博信息,除了探討新聞領域的問題外,更多的是與網友分享他的書法作品。老人充滿生活氣息的照片令網友稱贊,“好書法”、“老當益壯”。
95歲教授織“圍脖”
“發一張剛剛練字的照片。 ”
“這是民國時期《申報》社長史量才講過的兩句話。但他說的是“國有國格,報有報格”,現在我加上個‘人有人格’。 ”
今年8月末的一天,網易編輯張麗萍到甘老家中拜訪,并為其開通了實名微博。當時,不會上網的老人對微博這種新鮮事物幾乎沒有概念。張麗萍昨日告訴記者,如今微博已經成了老人頗有興趣的事物。
對微博從質疑到喜歡
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不便打擾,記者昨日下午撥通了甘老的兒媳席春芬的電話。據這位已步入不惑之年的女士介紹,甘老的微博是由甘老在紙上寫好內容,再由她和愛人一起上網發布的,老人對微博的態度有一個從質疑到喜歡的轉變。
席春芬告訴記者,在微博剛開通時,有個網友經常用一些不堪入目的詞句對甘老進行惡意攻擊和無端詆毀。她發現后就及時刪除,但有一次這些難聽的話被老人看到了,單純的老人不明原因,漸漸對該平臺產生了質疑。
對此,編輯張麗萍稱,在該微博開通后一兩個星期,她收到了甘老的一封信,信中闡明了自己對微博的一些看法,網站隨后屏蔽那個進行惡意攻擊的賬號。
席春芬說,隨著粉絲數量的急劇增長,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在微博上與甘老探討新聞現狀、交流書法心得。老人慢慢地喜歡上了這種溝通方式,現在幾乎每天都會讓子女們打開微博,給他看網友們的評論,并在紙上寫好回復,再讓他們發布上去。“在微博上找到了老朋友和學生,老人很開心。”席春芬說。她同時對記者表達了一個想法,希望看到一個更加凈化的微博環境。
學好電腦是心愿之一
9月5日晚,該微博發布了一張老人的近照,文字說明為“一張八月份在會議上的照片”。照片里,老人精神矍鑠,身著短袖襯衫,正在會議室里講話。席春芬說,不久前,老人的學生想給他出版文集,照片里的場景是他正在和學生們商議此事。
甘老還很認真地和網友互動。8月26日,甘老借微博為自己“正名”:“我的名字叫甘惜分,取義‘珍惜分分秒秒的光陰’,很多人寫成‘甘惜芬’,以至于還有人以為這是女子的名字。”席春芬告訴記者,把“分”字寫錯是長久以來的情況,并非網友們的新近筆誤。
據席春芬介紹,老人有一顆年輕的心,心愿之一就是把電腦學好,但他目前仍不能獨立上網、打字,平時都是子女們把他喜歡的文章下載到一個文件夾中讓他在電腦上觀看。她希望手寫板能幫助老人進行文字輸入。
甘老每天7點起床后,就在家圍著報紙、文稿和書法轉,天氣好時偶爾會出門散步。書法是他一生的愛好,據兒媳講,他平時寫信都喜歡用毛筆寫小楷。
除網易外,目前在新浪平臺上同樣存在一個甘惜分實名認證微博,據席春芬證實,這是由自己的愛人后來注冊的。該微博在10月30日集中發布了6條微博。
推薦閱讀
互聯網分析人士李忠存表示,本周Groupon股價下跌的原因在于,投資者擔心大幅增長的營銷支出和來自于LivingSocial等對手的競爭將導致其利潤率受挫。有跡象表明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正在惡化,也引發了有關Groupon國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95歲教授織微博人老心不老(組圖)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4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