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界面越來越像Facebook,而不是twitter。從“微群”到相冊、音樂、活動和其他第三方應用,再到“微城市”,都明顯地表明了這一趨勢。從界面到功能、應用擴展,都仿佛在告訴業界,微博的未來發展指向SNS化。 然而新浪微博向SNS轉型,是否會模糊本身自己的特征和優勢?
“以追逐名人、以媒體功能為核心的社交網絡,將不可避免地向注重熟人交互關系的社交網絡發展,因為后者是真正值得信任的關系。” 開心網副總裁郭巍不久前在發表演講時稱,“正是這種真實朋友關系之間的信息分享,才更有價值,也更持久。”
Twitter獨立存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比SNS“輕”,關系獨立,更容易上手,重應用而非平臺,為用戶提供的是巨大的信息流。在國內,微博近幾年吸引了相當多眼球。DCCI發布的微博報告指出,微博用戶最喜歡的應用為評論、關注、熱門話題、轉發。由此可以看出,與社交網站相比,微博更多的是扮演一種信息傳播和以人為中心的自媒體角色。然而似乎迅速增加的用戶數沒有讓微博運營商們很快找到成功的盈利模式。
與微博不同的是,真實的社交關系、穩固的圈子和逐漸摸索的盈利模式讓社交網站進入穩固發展期。社交網站起源于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格朗的“六度分隔理論”,這一理論說明每個個體的社交圈都會不斷放大,最后成為一個大型網絡。從2003年成立的Friendster到真正將社交網站推向頂峰的Facebook,再到2008年在國內搶盡風頭的開心網、人人網,社交網站的用戶群體急速擴大。 市場調研公司Forrester近日發布的報告稱,Facebook在美國社交網絡市場的用戶滲透率保持了最高的水準,96%的美國社交網絡用戶都選擇了Facebook。
“FOLLOW是微博的標志,LIKE是社交網絡的標志。以單向為主要特點的FOLLOW和以相互了解為基礎的LIKE,是有很大不同的。”此前開心網副總裁郭巍在易觀年會上發言說,朋友之間分享的信息是最值得信任的。“聽到有人說微博改版后越來越像開心網了,這讓有的人不大習慣,但我覺得,這也許是把微博做得更有價值、更長久的必由之路。”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新浪微博推出的游戲“微城市”外形酷似開心網的“開心城市”。對比“微城市”和“開心城市”,前者的界面、游戲規則和道具與后者的相似度極高,缺乏產品創新。而今年4月推出的“開心城市”在更注重將虛擬與現實相結合,此前結合熱門事件和話題設計的威廉王子結婚、私奔和七夕情人節等應用都受到了用戶熱捧。
一位業內專家分析,新浪微博的SNS化可能是希望借助更多元化的應用和平臺服務來凝聚用戶,但從目前用戶的反應來說,可以用喜憂參半來形容。一個媒體能否成功轉型成一個社會化網絡平臺,能否讓用戶從追逐明星轉變為更關注社交關系與社交質量,即用戶能否真正喜歡微博的SNS化,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推薦閱讀
外界認為24券有資金鏈斷裂風險。月初,24券內部曾下發通知,工資超過4000元的員工將扣發超出部分,相關補助將以24券網站儲值現金形式發放,緩解商戶結算帶來的資金壓力。 除了Groupon成功上市,團購業已很久沒有振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博SNS化媒體功能向熟人關系靠攏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