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酒美網CEO呂意德近日在接受搜狐IT采訪時表示,做電子商務最重要的是從供應鏈的源頭抓起,在保證商品品質的基礎上再去完善其他環節。
在呂意德看來,對于垂直類B2C網站而言,商品的品質直接決定了其生命周期。而對于紅酒B2C而言,酒的品質則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一點,更是酒美網充滿信心的一點。
酒美網CEO呂意德
定位于高端平臺
呂意德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多次強調了其對酒美網定位的重視程度。他表示,酒美網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端品質紅酒的平臺。而從2008年酒美網上線到如今,酒美網也得到了用戶的認可,更為可貴的是,紅酒B2C的同行也始終對其定位褒獎有加。
呂意德說,在很多會議的現場,同行們都會積極的與他探討紅酒品質的問題。
呂意德表示,酒美網有一個幾十人采購的團隊,這個團隊的職責就是在法國各大酒莊、酒堡尋找優質的葡萄酒,同時,在酒莊的紅酒各項指標都合格之后,會直接與酒莊簽訂合約,買斷產品,并定期采購運回國內直接從線上銷售。
這就是“進口葡萄酒直購+直銷”的模式,也符合呂意德最滿意的品牌定位。這種模式可以保證酒美網對供應商的紅酒品質有足夠的控制權,同時,也會減少雙方合作中涉及的諸多代理環節。
通過這種模式,酒美網可以擺脫運輸和代理渠道的制約,在保證紅酒品質的基礎上,既保持自身毛利不受影響,同時,還能以低于同行的價格讓利于用戶。
呂意德表示,目前酒美網已經和法國的波爾多葡萄酒協會、法國列級酒莊的聯盟、羅贊集團以及法國釀酒人遺產聯盟等進行合作,擁有比較穩定的產品渠道。
據呂意德回憶,在酒美網最初上線的時候,采購人員每天都要辛苦的奔波在各大酒莊,在檢驗紅酒品質之前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向對方解釋“紅酒+電子商務”的模式,很多次都會在酒莊工作人員的不解中悻悻離開。
不過,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在酒美網發展三年后的今天,位于順義的酒美網總部每天都會接待很多來自國外的紅酒供應商,他們會帶著優質的紅酒主動與酒美網商談合作的事宜。在呂意德看來,這就是對平臺高品質要求的結果。
截至目前,酒美網倉庫的紅酒品種已達到1500個品牌,紅酒存貨量約為30W瓶。
營銷方式的轉變
在今年8月份之前,酒美網一直采取的是精準營銷模式,即準確的找到有需求的客戶,保證一個適合酒美網發展的規模。據呂意德介紹,在這段時間里,酒美網沒有過多的去做推廣,更多的原因是想修煉內功,完善從上游供應商到用戶之間的每一個流程,避免出現因倉儲或配送等環節出問題而影響口碑的情況出現。
而在今年8月份,酒美網改變了此前一直堅持的小眾營銷,呂意德也選擇了在分眾傳媒上投下了第一筆廣告,同時,也成立了專門的團隊負責微博營銷。呂意德認為,利用分眾廣告可以在眾多高檔區域進行品牌覆蓋,而中高端白領人群也將成為酒美網的典型目標用戶;通過微博等社會化媒體,則可以放大分眾廣告的品牌效應,利用在線營銷方式提升轉化率,更緊密的貼近愿意網購的人群。
據呂意德透露,在未來,酒美網將與各大門戶網站和垂直網站展開大規模的廣告合作,將紅酒B2C的發展推向更快的軌道。
大規模的投放必然會帶來更明顯的效應,酒美網內部數據顯示,酒美網注冊用戶總數已經接近100萬人,其中活躍用戶超30萬人。在所有用戶中一年能在酒美網消費3次或以上的用戶已經接近20萬人。此外,活躍用戶的重復購買率也已經達到60%,用戶平均每單的消費可達到300元以上。
除此之外,呂意德和他的團隊也正在考慮建立酒美網品牌的線下旗艦店,拉近用戶與電子商務的距離。
呂意德的三年計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戶對紅酒的認知和需求也逐步催生了紅酒B2C的龐大市場,不過,這個市場卻并沒有想象中的美好。
對此,呂意德認為,紅酒B2C的發展目前面臨幾個瓶頸:首先,物流方面,由于酒類商品的特殊性,眾多運輸公司選擇了對其敬而遠之的心態。配送緩慢始終制約著酒類B2C的發展。其次,紅酒作為追求品質的先鋒種類,倉儲能力直接決定了品質的好壞,因此,為了保證更好的品質,B2C商家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倉儲方面。
此外,業內無序的競爭,以次充好的不負責任的態度,也嚴重影響著紅酒B2C的被接受程度。
不過,呂意德說,未來的3-5年,紅酒B2C的市場將井噴,而酒美網也制定了一個“三年計劃”。
呂意德表示,目前酒美網的年銷售額已經超過了1億元,但從明年開始,酒美網的數據將完全清零,用三年的周期,將酒美網打造成一家上市公司。
呂意德說,酒美網完成這個“三年計劃”靠的是“保持平衡,把握節奏”。他說其已經找到了酒美網的盈利模式。而在這個過程中,酒美網也會把客戶提出來的每一條建議都納入考慮的范圍,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因為,用戶才是所有盈利模式的基礎。
而對于紅酒B2C的市場,呂意德說,正如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一樣,紅酒B2C也注定是一個積累沉淀的過程。對于垂直類電子商務而言,與大的綜合類平臺對接走開放路線,才能保證團隊在自己更專業的領域發展,這才是垂直電商的未來。
推薦閱讀
“我們認為合資能夠給我們帶來本地市場發展的機遇,能夠更了解本地市場發展的狀況。”DHL亞太區CEO許克威認為,這就是為什么中外運敦豪是唯一能夠剩下的合資公司的原因,“我們大家各取所需”。 今年是中國加入WTO十>>>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