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有一部韓國電影叫做《悲傷電影》,車太賢飾演的男主角職業是“分手代理”,這份工作讓他見識了太多情感的悲歡離合,最終使他更加堅定了對女 友的愛……而電影里的故事如今已經在現實中上演,“分手代理”最近在網上被越炒越熱。記者在淘寶上搜了一下,竟然一下子冒出60多家,標價也從1元到1萬 元不等,但是有很多家顯示至今一筆生意也沒做成。
這到底是怎樣一種職業呢?記者聯系到在,網店的成 交記錄顯示已經做成了多筆生意。記者見到這位網店老板,是一名“80后”小伙兒,名叫葛幫山。他告訴記者,分手代理是一項“費力氣的活兒”,需要閱歷、心 理知識、談話技巧等多方面的素質。目前他仍在努力提高自己素質,以期更好為客戶服務。
一部電影點燃創業靈感
25歲的葛幫山可謂命運坎坷,他在湖北一座小城長大,小時候因一場火災失去了母親和三根手指,為生計賣過青菜、帶過小孩、當過保安、干過小工、做過鞋匠、跑過推銷,直到開了家日用品店鋪,才算有了比較固定的職業。
“我 大概算是國內比較早做‘分手代理’的,從兩年前開始做起,頭兩月一共做成5筆,收入450元。”他說,做這個生意真的是因為看了韓國那部《悲傷電影》受到 啟發,雖然男主角有時候會受氣挨打,但從中領悟到了感情的真諦,這讓葛幫山覺得這個工作很有意思,是個嶄新的商機。“起初,我也無法相信會有這種業務代 理。但后來在網上查到上海、杭州等地已經有人開始做,于是也想自己試試看,就在淘寶開了網店。”
對于“分手代理”業務的第一筆生意,葛 幫山印象十分深刻。當時他才開始經營這種業務沒幾天,一名山東男孩從網上購買了他的“分手代理”業務。通過聊天葛幫山得知,這名男孩性格溫順,但前女友性 格卻非常暴躁,男孩無法接受,并提出分手。之后,他和另一名女孩產生了感情,但問題是前女友死活不放手,男孩感到十分無奈。“我在了解了詳細情況后,認為 他們兩人確實不適合在一起了,就開始勸導女孩放手。其后又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時間,寫了一封兩千多字的郵件發給女孩。后來他們和平分手了。”葛幫山說,事情 妥善解決后,男孩非常感激,在網上支付了50元酬勞。
第一次的成功讓葛幫山信心大增,也讓他感到這個工作的意義所在,“幫別人分手,乍 一聽,感覺有拆散別人的意味,但兩人實在沒有感情,分手也是一種解脫。年輕戀人面對面說分手,可能會有一方情緒變得激動,容易發生爭吵,導致話題繼續不下 去。但通過我們第三方代理,基本就可以把雙方心里的想法,完完整整轉告給對方。”葛幫山介紹說,他的業務來自全國各地,一般是以電話、短信、郵件、QQ等 方式轉達客戶的分手意愿和分手理由。
挨罵是常事 飲料潑一身
在電影里,車太賢飾演的男主角在工作時經常挨打挨罵,這是現實中“分手代理”生活的真實寫照。一次,葛幫山替一位不堪忍受女友“人身控制”的男孩去說分手,在他講出預先準備的“臺詞”后,女孩兒默默無語,忽然掀了桌布,轉身離開。而他,被潑了一身飲料。
葛幫山說,這項工作不好做,大多數時候他用電話幫人說分手,電話里常常摻雜著哭聲和罵聲。電話有時會被掛斷,他就再打。最多的時候,他一個電話要反復打上十 幾遍。“年輕情侶都容易沖動,兩人感情出現危機時,心里都不好受。因此,稍不注意,就會遭到客戶指責或謾罵。要幫人妥善解決分手,必須要有一定的語言溝通 技巧和心理學知識。”葛幫山說,“分手代理”業務看似簡單,但要把這份工作做好,還有很深的學問。為此,他經常會抽時間看一些心理學和語言交流方面的書 籍。
葛幫山自學的心理學知識和溝通技巧很快派上了用場,不久前他做成的一單生意,令他很是得意。這是一對通過網絡發展起來的戀人,男孩 在珠海,大學畢業、英俊瀟灑,從事網站開發。女孩是一名工廠工人,初中文化。兩人通過網絡相識,發展成為網絡戀人。可問題是男孩只看過女孩的照片,沒有看 過女孩現實中的真實形象,當約好見面以后,男孩滿懷期待,最后卻大失所望。現在男孩提出分手,原因一是覺得女孩與他不相配,二是怕家里人接受不了女孩,三 也擔心兩個人以后的幸福問題,但他又怕主動提出分手太傷害對方,只好求助于“分手代理”。
“一開始我想與女孩溝通一下,可是對方的態度 很不友好,一開口就罵了我,實在沒有辦法與她溝通。”后來,葛幫山想了個辦法,通過她與男孩的交流中獲取信息。男孩對于女孩的強烈指責與憤怒顯得驚慌失 措,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女孩的問題,只好將女孩發給他的信息再發給葛幫山,由他幫助回答。“不知道說了多少句的對不起,也不記得講了多少次的請你原諒,慢慢 地一直聊了近六個小時,最終女孩答應分手。”
“先勸和后勸分”是原則
“其實,這種業務也是掙辛苦錢,而且要講良心和道德。”葛幫山說,他每次接的業務都是本著“先勸和、后勸分”的原則,如果最終幫對方和平分手,會收取50元至500元的費用;如果客戶有可能和好, 他絕不會拆散別人。葛幫山告訴記者,有一次,一名成都的女孩和男友談了近10年的異地戀,卻因一次誤解產生了和男友分手的念頭。“實在不忍心看著他們在一 起這么多年了說分手就分手。”葛幫山就耐心地勸導女孩。最后,雖然沒賺到一分錢,但看到一對戀人重新和好,葛幫山的心里也感到很開心。
由 于童年的不幸經歷,葛幫山自稱“比別人更懂得真情可貴”, 在他看來,感情是需要“經營”的。在同意向客戶提供服務之前,他會先“談一談”,了解客戶的情 況。他認為接“分手代理”單子需要特別慎重,有時候,他和客戶談著談著,客戶就“回心轉意”了,這個階段“當然分文不取”,但他“比掙了錢還高興”。
葛幫山告訴記者,一直堅持“先勸和、后勸分”的原則,而且他在店里的告示上鄭重聲明,有幾種情況不予服務:年齡未滿18歲的不幫,被分手的一方承受能力極差、容易發生極端行為的不幫;涉及財產糾紛的不幫;故意隱瞞歪曲感情經過,一味指責對方的不幫。
由 于葛幫山在淘寶上已經小有名氣,有人稱他為“分手專家”,他卻并不認可這個名字,他覺得自己的工作更像一個“拆彈專家”。“在和客戶聊天勸解的時候,他們 對我逐漸敞開心扉,講出了內心深處的話,而這些話情侶之間是沒有辦法互相訴說的,也是戀人情感之間隱藏的定時炸彈,我小心翼翼地變身為他們的‘拆彈專 家’,當倆人都知道了對方內心的真心話和態度后,才知道自己在對方的心里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對今后的感情才能更好地做出理智的判斷。”“拆彈”之后, 葛幫山親身體驗了幾次“愉悅的分手”:愛情短命、友誼長存。
雖然沒有明確告訴記者這項業務的盈利情況,但葛幫山堅信這是一個有潛力可挖掘的市場。目前,他的團隊有5個人,他計劃在條件成熟后注冊一家公司。
像電影里的男主角一樣,這個工作帶給這個年輕人更多的是人生感悟:“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每一份感情的建立都不容易,都會有它美好的記憶與存在的價值,如果 愛,請深愛,不要給對方任何的傷害,如果愛沒了,心死了,灑脫一些,放手也不盡然是壞事兒,說不定真正屬于你的幸福就在不遠處。”
推薦閱讀
50萬美元來自BrinWojcicki基金會,捐給了維基媒體基金會。2年前,維基媒體基金會開始募捐,以支持維基百科等網站的運營。 11月19日消息,Google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 和妻子向維基百科捐款50萬美元。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寶“分手代理”:我是個情感“拆彈專家”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4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