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印刷版刊文稱,雖然谷歌在音樂市場存在種種劣勢,但由于該公司已經憑借Android稱霸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領域,因此不能就此低估谷歌音樂服務的潛力。
以下為文章概要:
谷歌11月16日推出了網絡音樂服務,可以為用戶提供眾多歌曲,并將與蘋果爭奪規模高達63億美元的數字音樂市場。但這卻并非易事。
谷歌自主推出音樂商店的決定表明科技巨頭間的對抗范圍進一步擴大。就像是編織巨網的蜘蛛一樣,蘋果、亞馬遜(微博)和谷歌都在不遺余力地創建龐大的“生態系統”,從而將硬件與網絡服務緊密整合起來,借此吸引用戶,并防止他們轉投競爭對手的懷抱。數字音樂則是這些系統中的獨特領域,不僅因為它的熱度激增,還因為蘋果已經證明這是一項有利可圖的業務。
正因如此,谷歌才決定在數字音樂市場挑戰蘋果和亞馬遜。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面向美國市場推出了Music Beta服務,允許用戶向數字“寄存柜”上傳歌曲,然后通過任何能夠上網的PC或Android移動設備收聽。這款服務最多允許用戶在谷歌的服務器中存儲2萬首歌曲,今后還會成為谷歌音樂服務的一部分,但最初仍將限于美國用戶。除此之外,谷歌還將把最新的網絡音樂商店整合到Android Marketplace中,為用戶提供多達1300萬首數字歌曲。用戶既可以直接購買這些歌曲,也可以將其存儲在谷歌的服務器中。
盡管在音樂市場姍姍來遲,但谷歌仍然希望借助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元素縮小與老牌企業之間的差距,并應對Spotify等新興企業的挑戰。擁有龐大用戶群的Android就將成為谷歌的重要武器。除此之外,Google+社交網絡也有望提供一定的幫助:一旦用戶通過谷歌音樂購買了某首歌曲或某張專輯,其Google+好友就可以免費播放這些內容。谷歌還將免費提供滾石和Coldplay等樂隊的部分歌曲,以便吸引用戶嘗試這款新服務。
這些優勢雖然不容忽視,但仍然無法掩飾谷歌的戰略缺陷。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無法與所有占據行業主導地位的唱片公司達成協議。谷歌已經與環球唱片、百代唱片和索尼唱片簽約,但仍未與華納唱片建立合作關系。除非盡快與華納唱片合作,否則谷歌很難追趕擁有2000多萬首歌曲的蘋果iTunes。
除此之外,谷歌的音樂“寄存柜”服務要求用戶手動上傳歌曲。而蘋果已經與唱片公司達成協議,通過一款名為iTunes Match的服務自動掃描用戶的曲庫,并將相應的高音質版本自動放到用戶的虛擬音樂“寄存柜”中。后者的年費為24.99美元。對于擁有大量歌曲的音樂發燒友而言,iTunes Match尤其具有吸引力。
另外,谷歌一直以來的主要業務都是面向企業出售網絡廣告,而蘋果和亞馬遜則在消費市場擁有更為豐富的經驗。“他們知道如何迅速而有效地讓人們掏錢。”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麥克·麥奎爾(Mike McGuire)說。例如,已經有2.25億iTunes賬號綁定了信用卡。
這一切都表明谷歌很難在數字音樂市場挑戰蘋果。但就此低估谷歌并不明智。Android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證。
推薦閱讀
一方面,國內包括窩窩團、拉手、團寶、24券等團購網站都開始通過裁員、減站、降薪等方式來降低運營成本,以期成為大考后的“剩者”;另一方面,一些團購網站也加強了在資本市場的運作,如拉手網頻頻沖擊美國資本市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音樂有獨特優勢 發展潛力不容低估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