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里無良商販常用的騙人招數,如先虛提價格再“降價促銷”之類已被搬到網上;而消費者上了當,想維權更難。
這幾天網上正流傳這么一個段子——數學老師問:“199的一半是多少?”學生答:“199.5。”老師怒:“誰教的你們?!”學生委屈:“淘寶商城(微博)‘雙11活動’就是這樣算的……”
搞笑的段子引出的是苦笑:網上狂歡購物,真的便宜嗎?最近一段時間,各個B2C網站都在搞促銷,品牌一應俱全而折扣“血淋淋”,讓無數男女興奮莫名。但狂歡購物之后,許多人發現:自己掉進了賣家設下的“局”,而這個“局”正是實體店里那些無良商販常用的騙人招數;更糟糕的是,網上購物吃了虧,想維權更難。
“折扣價”比商場標價貴120元
11月10日深夜接近零點,康小姐坐到電腦前摩拳擦掌準備“血拼”——這次不去實體商場人擠人,網上商城現在也搞起了“大促銷”,號稱全場商品 5折。2小時后,她逛進“ONLY”家,拍下了一件立領、修身、珠光感面料的羽絨服,“原價849元,現價424.5元”,很劃算!康小姐感覺很好……可她多“流連”了一會兒,結果無意間查看到這件衣服的歷史記錄,竟發現當初它的掛牌價是425元,也就是說,自己只賺了5毛錢的便宜!頓時心情大壞。
和康小姐“同是天涯淪落人”的不在少數,天涯論壇上,僅一個帖子就引出3000多人抱怨自己中了某網站購物節的招,而給他們“設局”的有杰克瓊斯、安莉芳、李寧、特步等眾多品牌的官方網店。網友“悲傷的沉淪”說,她買了雙“天美意”靴子,5折、包郵,319元,而第二天跑去商場,發現那兒特價銷售僅賣199元!網友“飄妹兒”稱,她買的面膜價格一天三變,從900元降到400元又回升到500多元,讓她心情波動得很……
網絡商家玩了不少“障眼法”
先虛提價格再“降價促銷”、價格一天多變……這種實體商場里老掉牙的“局”被搬到網上商城,“晃點”了無數人。令人奇怪的是,年輕的網購一族向來以精明著稱,怎會如此容易就中了招呢?
有人分析說,網絡商家更狡猾,玩了不少“障眼法”。一者,在許多網上促銷中,商家會推出“秒殺”,就連雪佛蘭愛唯歐、大眾波羅等汽車都會被放進5折“秒殺”名單,搞得氣氛很熱,把你熱昏頭;二者,幾大網上商城已隱隱有“超級百貨公司”的架勢,擁有上千品牌,其中一些品牌是真促銷,的確價廉物美,在博取信任的同時,另一些品牌搞假促銷;三者,網購在人們心目中素來與“低價掃貨”畫等號,許多人“先入為主”,認為這兒肯定便宜,放松了警惕。
一位傳統渠道商曾向記者透露,商家從實體店轉戰電子商務,是為了多一種銷售渠道,但能省下的成本不多——無論進實體店還是網絡店,都要付“駐場費”;網上賣貨雖無需銷售員,卻要雇客服人員,這一來,降價空間并不大。而且,諸多商家擔憂網上定價低了會影響實體店銷售,故而選擇線上線下價格“步調一致”,所以就算在網上商城打折,實體店也同步降價,或者只在網上推出過季商品和清空剩貨。
網絡消費的維權比一般維權難得多
對網上商城先虛提價格再“降價促銷”,中國網絡法律網首席法律顧問、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趙占領表示,這是誤導消費者的行為,涉嫌虛假宣傳、價格欺詐,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可要求雙倍賠償。
不過據記者所知,網絡消費的維權比一般維權難得多。工商部門人士說,網絡監管是屬地管理,由于大部分互聯網企業的注冊地不在上海,本市工商部門并沒有行政執法權。趙占領則分析稱,對消費者來說,情況往往是網購金額不高、賠償有限,但維權成本很高——公證費、律師費等加一起得支付上千甚至上萬元,又是跨地區維權,耗時長達幾個月;而從法律上講,如果消費者在實體店遭遇價格欺詐等,可拿出發票等證據,但在網上消費,這類證據變成了訂單和支付憑證等電子化的交易記錄,很容易被商家刪除“滅跡”,至于下載截圖,證據效力十分有限。因此少有消費者愿耗時費力去維權。
趙占領還說,此類網絡維權都是追究商家的民事責任,商家違法成本太低,導致他們無所顧忌,因此還需有關方面用行政手段制約商家,促使其誠信經營。上海市消保委秘書長趙皎黎表示,隨著網絡購物越來越普遍,對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不法行為,有關部門應加大處罰力度。
推薦閱讀
對市政府各職能部門官網進行調查發現,近三成網站存在更新遲緩、缺乏維護等問題。另外,不少網站都沒有公布各部門的熱線電話,部分已公布的電話號碼也存在上班時間無人接聽、空號甚至變成住宅電話的情況。 近日來,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上購物不一定便宜 網絡消費受騙維權更難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