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達克前中國首席代表徐光勛:新規提醒美國券商、律師行、會計師事務所一定要按規定辦事;赴美上市公司要遵守“游戲規則”
近期曝光的一系列會計丑聞使得美國證券管理者批準了最新的且更加嚴格的有關反向收購公司的上市規則。
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SEC)的最新規則下,任何希望通過反向并購上市的公司必須滿足更加嚴格的NASDAQ OMX,NYSE Euronext和NYSE AMEX的上市要求。
而所謂反向收購是進入美國證券市場的一種辦法,通過該辦法國外公司可以通過并購殼公司達到上市的目的。
有媒體報道稱,根據SEC周三批準的新上市標準規定調整后,公司必須在柜臺市場首先交易一年才可以申請上市,另外對正式上市之前的股價變化也作出了相關規定。有專家分析指出,該規定將使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經受更多考驗,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國公司赴美上市或將繼續放緩。
更嚴格新規出臺
提醒作用大于抬高門檻?
目前,有消息指出,SEC與美國司法機構正在積極的調查赴美上市企業的會計違規問題。而從去年開始,SEC就已經加大了打擊這種行為的力度,曾有幾十只中國概念股被爆出審計師辭職或存在會計違規的問題。
在今年6月份時,SEC就表示,正在考慮出臺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以提高外國公司通過反向收購在美上市的門檻。而美國華盛頓時間6月21日,SEC主席瑪麗·夏皮羅(Mary Schapiro)作出上述表示,當時她拒絕透漏更多信息,認為“時機還不成熟”。
而據記者了解后得知,此次增加的新規定包括:借殼企業的股票需在美國場外市場、美國國家級交易所或外國交易所交易時間不少于一年;必須向SEC提交借殼交易相關信息的詳細文件;必須向SEC及時提交至少一個會計年度的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在企業申請上市以及交易所決定讓其上市之前的60個交易日內至少有30天穩定的階段收盤價不低于4美元;如果該借殼企業在國外交易所交易,那么此國外交易所必須是正規交易所;必須向SEC遞交包括經審計過的財報在內的所有必要文件。
同時,新監管規定給借殼企業提供了3條豁免權。包括,借殼企業上市時完成了一次穩定的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少于4000萬美元;借殼企業股票有一年的交易,并在開始提交上市申請后按要求提交了至少4個會計年份的所有必需的審計過后的財務報表;在企業申請上市以及交易所決定讓其上市之前的60個交易日內至少有30天穩定的階段內收盤價不低于4美元。
對此,納斯達克前中國首席代表徐光勛對記者表示:“SEC的新規其時要從兩方面講,一方面,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新規看起來是針對上市公司,但更進一步的意思是想提醒美國的專業機構,如:美國國內的券商、律師行、會計師事務所,一定要按照規定辦事;另一方面,對于想要赴美上市的企業來說,一定要按照已經制定的‘游戲規則’來操作。”
同時他表示,現在確實出現了國內公司赴美上市放緩的現象,這一現象其實在《塞班斯法案》出臺時就已經有過,雖然,當時也有赴美上市放緩的現象,但是后來還是有很多公司毅然決定了赴美上市。“在這里也想提醒一下想要赴美上市的公司,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想要赴美上市的話就要按照‘游戲規則’加強公司自身的管理。”徐光勛如是表示。
中國公司赴美上市
三季度險交白卷
有美股分析師指出,截至目前美國三大證券交易所中,中國上市公司約有240多家,其中通過反向收購上市的大約不到一半,而此次新規是對美上市公司的監管規則的提高,更多考慮到的是讓公司在三大交易所上市前通過更多的考驗,是對公司上市的篩選,因此并不能量化究竟有多少公司在這種新規下無法上市。
據了解,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最近幾個月中,暫停了超過35家缺乏相關財務文件的公司的股票交易,這當中包括一些通過反向收購上市的公司。今年6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也曾發出提醒投資者警惕通過反向收購上市公司的公告。
更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很多是互聯網概念公司,它們的初期盈利能力容易遭到質疑。這些公司前期要燒錢,而盈利要到后幾年才可體現,業績通常不穩定。按照新規則,中國公司很可能會遇到很多麻煩。
近期世界經濟形勢并不樂觀,中國公司在美上市數量急劇下降。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1年第三季度,在美國市場僅一家中國企業上市,險些交出白卷。
盡管形勢不容樂觀,但也有專家認為這只是暫時的。曾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現在IPO出現驟降,但是市場總是起伏跌宕,長期來看還是比較樂觀的。
但中國公司赴美上市道路坎坷,從去年開始,中國概念股在美國屢遭“阻擊”。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研究公司如渾水公司曾用簡單的研究報告將很多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拉下馬。據不完全統計,在2011年的3月至6月間,中國概念股的財務問題集中爆發,短短幾個月內,就有超過20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因為各種披露、財務問題等問題,遭停牌或摘牌。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微博)曾表示,企業在中國本土上市審核標準相對較嚴格,這些中小公司要在A股上市比在美國更困難,所以它們看中了國外上市的高速高效。此外,也不排除部分中國公司存在“求洋”心理,借在美上市抬高地位,因此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推薦閱讀
原定于11月14日登陸納斯達克的拉手網未能如期完成其IPO計劃。有分析認為,造成團購行業今天這種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團購網站的非理性競爭:一心只是想上市圈錢,砸錢、廣告、挖角,導致廣告渠道價格劇烈上揚和人力>>>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