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進行了數次投資、并購之后,馬化騰今后的發展戰略或許已開始逐步向國際市場傾斜。
11月14日,騰訊控股(00700,HK;以下簡稱騰訊)建議向機構投資者進行票據的國際發售。高盛及德銀為聯系全球協調人。而對于此次發行票據所獲得的資金,騰訊方面表示,“擬運用所得款項凈額做一般企業用途,包括用作營運資金,取代我們限時的部分短期借貸及潛在策略性收購。”據悉,此次發行的票據將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和報價,將不會尋求在香港上市。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這也是騰訊自登陸香港資本市場以來首次發債集資,并用于策略性的投資,不過此次騰訊方面并沒有對外公布融資的額度。
對于騰訊的這一舉動,有互聯網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騰訊如果接下來開始更多的投資國外市場,這將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不過作為一家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的互聯網游戲巨頭,騰訊擁有超百億元的資金,為什么還要借此來融資呢?
“如果用人民幣去海外投資的話,是要收取一定匯率費用的。”上述業內人士指出,“而采取海外融資的渠道,這筆費用就將省下來,同時也方便在海外的投資。不過也不排除騰訊在海外融資然后再回到國內進行投資并購的可能性。”
實際上,騰訊在過去的十幾個月里,進行了40多次對外收購,而騰訊在此前11年內的并購交易才30多項,這也讓外界對騰訊的此次海外融資消息并不那么意外。
一方面,騰訊或是為了能夠以更優的方式進行海外的大規模收購行為。另一方面,在公司方面未能給出更詳細的解釋時,分析人士還猜測,騰訊可能是為了應對其逐年增長放緩的主營業務。
月9日,騰訊剛剛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由于得益于互聯網增值服務和網絡廣告收入增長,騰訊第三季度總收入為11.796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11.2%,比去年同期增長43.4%。期內盈利為3.849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4.4%,比去年同期增長12.8%。
不過營業收入量的增長,不能掩飾總收入同比增長率的下滑。數據顯示,從2008年底至今,騰訊的總收入的增長率呈逐年下滑的趨勢。這中間主要是由于騰訊的主營業務互聯網增值業務的增長率放緩所致。
所以,在騰訊公布第三季度財報后,不少評級機構也因為主營業務放緩等原因紛紛調低對騰訊的評級。
推薦閱讀
據報道,24券淮安站一夜之間人去樓空,未同合作商家結算的資金達到數十萬元規模,引發多家商戶上門討錢。 月16日消息 據央視財經頻道欄目《第一時間》報道,國內團購網站24券淮安分站一夜之內人去樓空,但尚未完成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騰訊境外票據融資 或意在國際市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