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有人歡喜有人憂。今天的光棍節對于某些團購企業來說,似乎更有“紀念”意義。一些不堪重負泡沫蒸發、創始人儼然成了“光桿司令”的團購企業,默默地演繹著寂寞凄涼的光棍本義。然而,也有一部分團購企業施展營銷奇跡,借助“世界光棍節”的噱頭精心策劃,他們的努力和熱情不僅使熱鬧的光棍節多了幾分精彩,更是讓“冬天”里的團購行業透出幾分生機。
另類營銷 實為搶占市場份額
光棍節前夕,天涯等各大論壇出現了一篇題為《雙魚哥哥飛蛾撲火之殤:光棍節團購一個老公吧!只需0元》的帖子,一位24歲的未婚男子在光棍節將自己打包“團購”,一時間引起轟動。僅幾天時間,該帖在天涯論壇中的訪問量就超過了16萬。
《網絡導報》記者了解到,這位自稱為“雙魚哥哥”的網友是來自團友網的美術總監。由于該團購“商品”的特殊性,加上文中煽情的描述和“給力”靚照,仿佛一石激起千層浪,給瀕臨冬天的團購行業點了一把“火”。
該“商品”上線后,很快被360等知名團購導航網站抓取,另外貓撲、搜狐以及中央財經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各大院校的BBS火熱轉發。
“雙魚哥哥你火了,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有網友評論,“有團貨的、團服務的,還沒見過團人的。”
焦點自然會引起爭議。有人直指“雙魚哥哥”目的不是光棍節征婚,而是為了“炒紅自己”。 “通用型手法,無非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使大家具有針對性的了解,在與神棍節交叉之際,完成一次有價值的蛻變。今天可以出雙魚,明天再來個小處女。” 一位網名叫“等我回來”的網友這樣表達自己的看法。
還有的網友戲稱,“雙魚哥哥”馬上要趕超芙蓉姐姐和鳳姐,成為第三代網絡紅人。
更多的網友表示:“團購網站就是個話題,雙魚哥哥在團購網站上找對象,就是話題中的話題。”他們表示,為婚戀網站表示擔憂,因為他們可能從此多了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
當爭議和討論紛至沓來之時,整個事件的幕后推手——團友網,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是一個“營銷戰略”。
網絡導報社輿情監測中心分析師劉苗指出:“很簡單,事件炒作投入最少而回報最大,是最理想的營銷方式。另外,在光棍節做這個活動,勢必會得到不錯的收效和回報。”
團友網這一仗打的確實漂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團友網市場經理紀艷春表示網站的流量已經比以前翻了3番,而銷量也呈同比狀態增長。當記者提問,團購“雙魚哥哥”是否屬于商業炒作時,對方表示否定,堅稱是“個人行為帶動公司。”
雖然“雙魚哥哥”事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他和團友網都已經成為此次事件的贏家。“如果有可能,我們會繼續搞一些類似的活動。”
這讓我們不由得想起諸多網站開展的0元團購蘋果手機、平板電腦甚至團購豪宅等活動。這些活動的結果不得而知,但是每個都以上百萬的點擊量結束戰斗。在團購大戰日漸白熱化的今天,這種低成本炒作貌似更被商家和消費者認可和推崇。
擴張比賽 殺到血本無歸
相對而言,行業大戰中更為激烈的,是一系列擴張比拼。這場比拼讓這個市場變得古怪離奇,各個企業比的不是戰斗力和市場占有量,而是比排場,好像誰出場越耀眼,陣容越強大,誰就是最后的贏家。
首先比拼的是廣告,2010年冬天,地鐵和公交站牌一夜之間幾乎都被團購網站所占領。先是身價不菲的葛優做的拉手代言廣告,接著,24券、滿座、窩窩的宣傳接踵而至。分眾旗下的電梯招貼和和液晶屏幕上也開始閃現出這些網站的Logo。
滿座網還宣布由 “哆啦A夢”出任網站代言形象,共耗資千萬元人民幣獲得其兩年的形象使用權。美團網負責營銷的副總裁王慧文稱,在廣告上,電商企業花100萬干的事兒團購網站得花200萬。
正如360團購導航電子商務總經理于光東說的一樣,如此行事是要“付出代價的”。廣告宣傳的確吸引了不少注意力,凡是廣告站里大打出手的商家,點擊率無不以前十的名次穩居榜首。但一年后,這些網站被告知“還沒有一家盈利”。最后,這些網站終于“Hold”不住了,統統撤下了廣告低調行事。
另外比拼的是跑馬圈地和擴充軍馬,不到一年時間,許多團購網站的城市分站已經過百。一位業內知名人士稱,許多網站人數已經達到了四五千人。
團購發展指導中心王保新秘書長對此痛心疾首:“大家比的不是掙錢是花錢,阿里巴巴同樣做電子商務,也沒有用這么多的人。這不符合企業健康發展的規律。”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如今政務微博方興未艾,但不可否認,各地方對政務微博的重視程度和管理水平存在很大差異。這次的“亂吠”事件,如果不是“平安南粵”及時介入,“廣州交警”或許也不會這么快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廣州交警為不當言辭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光棍節團購營銷露生機:轉型OR上市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