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紐約時報》網站今天發表了一篇Twitter微博控的搞笑自白感言,里面坦承自己因為沉迷Twitter天天發微博,不但丟了工作,甚至還失去了妻子。全文詼諧幽默讓人忍俊不禁,讀者可以對照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如下諸多微博控癥狀。
以下是文章全文:
我的微博控癥狀始于2008年6月25日,“測試,測試,是這么用的嗎?”它是我發出的第一條微博。一開始,我只是想搏得幾個朋友的歡笑。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個玩意會讓我如此沉迷。可沒過多久,我就開始每天發表20至30條微博,全周無休。這些微博或搞笑或傷感,有些甚至不免流俗,帶些許輕浮帶些許挑逗。
此后三年里,我每天都會發布更新,只有一天例外,也就是我岳父去世的那一天。最后,我吸引了大約25000名粉絲。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這可是個了不起的成績。
很快我的整個生活都與微博緊緊相連。我停止了閱讀,幾乎不怎么聆聽音樂或是觀看電視,一切于我皆為浮云。和朋友外出找樂子時,我都會到洗手間里擺弄著iPhone顧影自憐。開車的時候我發微博,看電影,打網球的時候我也發微博。比如,沉浸在電影劇情的時候我都會偷空發一條“我喜歡在黑暗中握著你的小手”。
即使在我不使用Twitter的時候,我都會琢磨著待會兒該發一點什么我原創的“警世格言”呢?我甚至開始采用“微博體”說話。每小時接著每小時,我日以繼夜不眠不休孜孜不倦地發布著微博。
是的,我成了典型的微博控患者。就像任何上癮的事情一樣,它可不會給你帶來什么好處。
開始用上Twitter后的8個月,我便被公司解雇了。經濟狀況是如此的不景氣,我找工作的窘迫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差不多在我晃蕩了一年之后,我才在一本男性雜志那里開始了一份新工作。此外,在我開始新工作之前,我把自己的大名從Twitter賬號中移除,換成了我的名字縮寫L.C.。
幾個月以后的一天早上,老板踱進了我的辦公室。“我們要好好談談關于Twitter的事情,”他說道。
老板提到人事看了我的Twitter,上面一些粗俗不堪的微博違反了公司關于使用社交網絡的規定。當時我只有兩條出路,要么刪掉我的微博,要么滾蛋。
想到接下來岌岌可危的日子,而且我還抱著這份工作本來就不怎么樣的想法,于是,我決定閃人。
再次失業的日子越發地不好過。可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我有更多時間去經營我的微博。當然,也許有人會問,寫微博沒名沒利的,你圖個啥呢?在我看來,每一條微博就是一次自我展示的機會,雖然沒人知道我是誰,可我也渴望人們的掌聲與喝彩。
失業后的一個月里,我便和老婆分居了。我搬出了之前位于紐約長島的家,住進了Park Slope的一間公寓。一天早上“怨夫”的我發表了一篇微博:“老婆這次算是給我開了一槍,我多么希望自己才是那個扣動扳機的人。”其實,對我來說這只不過是個玩笑。可對我的兒子,它卻不只是一句笑話,老婆可是我們兩個都愛著的人。他威脅說要取消對我的關注,我只好立馬把這條微博給刪了。
也許這并非是一個偶然,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發微博的習慣開始變成了一種負擔,而不是喜悅。在那之前,發微博可是我生活的全部啊。不過我還是暫停了Twitter的使用,開始認真地考慮自己是否應該將它戒掉。
我把以前發過的一些舊文重新發布了一遍,因為我覺得新粉絲可能還沒看過這些微博。但其實這里面真正的原因是,每一天的自曝,竭盡全力地去琢磨該說點兒什么,或是該如何剖析自己,早已耗光了我的情感。它確實讓我精疲力盡。
一個月之前,我終于決定“自殺”我的微博。有些粉絲力勸我要三思,但更多的人卻給了我祝福。我深深地了解,到了該回歸真實自我的時候了。
偶爾,我是否還會有想發微博的沖動?我還會思考該如何撰寫我的微博嗎?我想不想念Twitter上的那些朋友?當然會。有時候,這股沖動讓人勢不可擋,可我還是克制住了。每天睡覺的時候,在關燈之前我都會先關掉我的iPhone。早上起床后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沖咖啡,而不是到Twitter上去當話癆。
在我倒數第二條微博中,我號召大家都去成為我兒子的粉絲。幸運的是,他知道把握好其中的分寸。而且,他也很有搞笑的天賦。假以時日,他長大成熟的時候,一定會比他的老爸強。
推薦閱讀
公司將根據規定,將上述資金確認為遞延收益,并自該項目可供使用時起,按照該項目的預計使用期限平均分攤轉入當期損益。 積成電子11月14日晚間公告,公司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即智能電網自動化系統產業化項目被列入201>>>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