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1999年7月登陸納斯達克,是最早在美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對賭”協議成為擊倒這家老牌中國概念股的最后一拳。2006年,為運作旗下的軟件和游戲業務上市,中華網與對沖基金簽訂對賭協議,但因游戲業務未能上市而面臨索賠。耗時一年多的索賠官司,法院判定中華網敗訴,后者隨即宣布上訴并申請破產保護。
中華網曾經無比風光,擁有超過其他三大門戶總和還要多的現金儲備,其破產,讓人唏噓不已!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中國經濟改革進入高潮,全國冒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交易所,它們什么交易都做,從大豆到鋼鐵。這讓路透社和道瓊斯對實時金融新聞資訊有了需求。當然,新華社也看到了這一切,它同樣渴望獲得金融新聞數據領域中豐厚的利潤。于是,雙方的爭奪開始了。
當新華社陷入與路透社、道瓊斯的爭奪時,新華社香港分社的公關合作伙伴的負責人馬運生開始思考,互聯網可以實實在在地賺點錢。于是,他找來兩名在美國接受教育的香港企業家朱伯倫、葉克勇。朱伯倫畢業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專業,從事房地產銷售和郵購市場業務;葉克勇是一名計算機工程師,擁有沃頓商學院的MBA學位,曾在畢馬威資訊公司的戰略規劃部門工作過,諳熟通信傳播。三人小組為新華社構想了一個計劃,利用其政治背景獲得在中國互聯網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其計劃是建立國中網(ChinaWideWeb),它是一個與國際互聯網相隔離的網絡。
國中網是一個封閉的用戶組,在新華社下屬公司下才能有償訪問,這家公司就是CIC。它將過濾從國際互聯網進入中國境內的所有信息,刪除敏感的政治內容和社會新聞,并把內容翻譯成中文。CIC的主要內容將是商業信息,項目預計幾年內將擁有100萬名用戶,營業額將達數億美元。新華社接受了這個方案。1994年,新華社在香港注冊成立了中國國際網絡傳訊有限公司(CIC),作為自己的全資子公司。
在馬運生和朱伯倫忙著獲得關于互聯網的諸多政治許可的時候,葉克勇則開始從香港大亨那里募集資金。葉是一名短小精干的銷售大師,他清楚地知道香港大亨們想要聽到什么,于是直接就把手伸到了他們的錢包中,輕松地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初始資金。
不過,這個計劃還沒開始就流產了。1995年,中國電信開放了北京、上海、深圳多個城市的對外連入Internet的接口,年輕的中國企業家們也開始陸續創立了互聯網服務提供企業,以及和雅虎類似的中文網站,國內的大學也建立了通向互聯網的國際鏈接網絡。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報道,谷歌計劃向美國國家資源名錄(NationalResourceDirectory)提供數據庫,該數據庫為Schema.org數據庫的一部分,該數據庫將能向退伍軍人提供超過50萬個就業崗位的搜索。 據國外媒體報道,谷歌為支持美國總統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中華網,成敗皆因葉克勇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