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高朋網銷售假天梭表事件被個別媒體大肆報道,最終高朋方面回應稱事件源于商家提供虛假資質信息,導致假表上架。因為這一事件,高朋網也被推上輿論的風頭浪尖,團購網站的誠信問題再次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誠信”拷問團購行業
事實上,團購網站自成立以來,誠信問題一直被廣泛提及。從物流到服務,從平臺到商家,消費者能否享受到預想中的購物體驗直接影響其對團購網站的誠信評價。0元抽獎零本萬利、旅游套餐付款容易退款難、不看質量有錢賺就合作、高管默許并授意售假……再過去近兩年時間里,團購網站“不誠信”現象層出不窮,也給原本火爆熱鬧的行業蒙上一層層陰影。
團購模式自2009年進入中國以來,一度引發互聯網創新商業模式的大討論,一時間團購網站爆發式增長。截至2011年5月,國內團購網站突破5000家,整體日均覆蓋人數達2621萬人。2010年中國網絡團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4.5億元,預計2011年將達到43.5億元,占到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0.02%,到2015年,中國網絡團購市場的交易規模將接近300億元。
然而在如此磅礴的發展勢頭之下,也隱藏著無數的暗瘡和頑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本被廣泛看好的團購行業陷入“不誠信”的泥沼?
行業規范不明 不法商家屢鉆空子
在本次天梭假表事件中,一家名為天津金三商貿有限公司的手表供貨商家被牽扯其中,高朋網站上銷售的天梭手表正是由這家企業提供的。
按照高朋的說法,天津市金三商貿有限公司向其提供了虛假的代理資質信息,高朋也表示已經啟動了報案和法律訴訟的流程,希望通過法律手段保護消費者和高朋網的應有權益。
那么,以往也有此類假貨事件出現,是否也是代理商環節出錯?據一位長期從事奢侈品電子商務的人士稱,團購網站和電商網站等網購平臺一直也對商家的審核機制極盡嚴謹,必須有正規品牌授權才能進駐,但就目前來看,國外一線品牌直接授權給國內代理商的做法并不普遍,國內供貨商只能靠國外折扣商店、意大利大型批發商處兩種渠道進貨,而通過這兩種渠道拿到授權是100%不可能的。
這也就意味著,國內整個電商行業在商家資質上的審核機制仍無完善,對資質的嚴格要求使得供貨商開始在授權上做手腳,據業內人士透露,在奢侈品領域,供貨商偽造授權已經“見怪不怪”,這也就使得眾多虛假資質的商家最終有機會成了漏網之魚,鉆了空子進入到電商以及團購平臺。
事實上,不僅高朋遭遇了商家“出賣”,在此之前,包括當當網、亞馬遜中國、京東商城在內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都被質疑有奢侈品假貨,原因仍是這些電商第三方平臺上,不少商家提供的商品并沒有如此所標榜的那樣“渠道正規”,即使被驗出是真貨,也無法提供質保服務。
亞馬遜中國曾表示僅保證自營商品質量的服務,但對于商家提供的商品無法做出“真貨”的擔保;當當網CEO李國慶也對此事做出回應,稱當當上的天梭手表盡管不能享受天梭的全球聯保服務,但絕對是正品,受質疑是因為來自“平行進口”。
對于這種現象,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包華律師表示:“商戶如果提供虛假資質證明或假冒偽劣產品,應該對銷售者承擔法律責任,涉嫌刑事犯罪的,還應該追究其刑事責任。目前各行業代理商制度不盡相同,在此情況下,作為團購網站,應該加強在證照核對、店面走訪、樣品采集、授權確認等各方面的工作,最終在幫助消費者把好關的前提下,實現自身價值。”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李量表示,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中間層次,創業板IPO供給制度的效率、再融資功能的快捷高效、并購重組機制的簡便、強制退市機制的剛性化,可謂創業板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誠信”拷問團購行業 商家行為仍待規范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