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本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并不能為國產電影《轉山》帶來院線的特殊照顧——雖然在國內上映了,但每天只有少數電影院放映兩三場。有網友感嘆院線對優秀國產片“照顧不夠”,但也有人提出:這類“小眾電影”何必只走影院放映一條道,送到網上或許能找到更多觀眾。
統計顯示,中國每年生產的影片中,差不多有五分之四無法進入影院,它們幾乎都是中小制作;一些片子即便擠進了院線,處境也頗“可憐”,要為每場排片據理力爭。眼下視頻網站正當紅,因此不少影迷提議,為什么不為它們開拓院線之外的另一個生存空間?
問題是,網絡真能成為國產影片的救星嗎?
進影院混個臉熟,網上才有人氣
已經有網友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能在視頻網站上看到的國產電影,大部分都是已在影院里混成了“熟臉”的;大量在影院里不見蹤跡的國產“非大片”,在網絡這個“隨時隨地可以光顧的電影院”里同樣難覓身影。記者曾上網搜尋《米香》——演員陶紅監制的一部片子,被有些影迷贊為“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它當初進影院上映不到一周就被拿下,如今在各大視頻網站也都看不到全片,拍攝花絮倒有不少。
原因何在?視頻網站要盈利。搜狐視頻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國際慣例,一部影片在院線檔期結束之后的半年或一年內屬于版權期,無論在電視還是網絡上播出,版權方都有權要求付費觀看,收益由播出方和版權方分成。一般說來,視頻網站的收入主要來自貼片廣告,這里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廣告商主動點名要求貼在某些電影之前,他們看中的自然是熱門大片而很難青睞冷門;另一種是網站拿網友的點擊率去洽談“拉”廣告——點擊率高才有說服力。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其實大部分網友的觀影口味和走進電影院的觀眾沒啥區別;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當《孤島驚魂》、《觀音山》在影院成為票房黑馬,同時也成了網絡寵兒。
電視劇的成功,電影能復制嗎?
很明顯,無論對廣告商還是對網友,大量籍籍無名的國產中小成本影片的吸引力不夠——換言之,就是“不具備商業價值”。于是,視頻網站對它們一般都敬而遠之,當然如果價格夠低,也買一些放進片庫——“雖然它們每一部可能都不會有多少點擊率,但我積攢起幾百部,作為整體還是能吸引來一些影迷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至于網友能不能把這些藏在角落里的片子“挖”出來,那恐怕要憑運氣。
因此,大多數并非商業大片的國產中小制作影片,想以上網來解決與觀眾見面乃至獲取投資回報的問題,目前還是奢望。盡管不少電視劇從視頻網站獲得的版權收益已經超過賣給電視臺的收入,但在電影學博士、影評人圖賓根木匠看來,這是一條電影產業無法復制的成功路徑:“在電視上看電視劇一般不要付費,進電影院看電影卻要買票。這點區別決定了電視劇可以做到網絡和電視臺同步播映,網站也肯出大價錢,而電影無法做到,它先要進影院賺票房。”因為上網晚,現在電影版權的網絡收購價最高也就一兩百萬元,還必須是張藝謀等一線大牌的作品;而拍一部符合大銀幕播放要求的電影,起碼要三五百萬元。
5元“票價”也成“攔路虎”
但如果就此得出結論,說網絡沒法托國產中小成本影片一把,卻也有些武斷。統計顯示,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四分之三以上看視頻,而這個龐大人群中又有近九成愿意在網上看電影。從理論上說,這的確是國產電影的福音——視頻網站需要大量片源來滿足用戶的不同需要,比如樂視(微博)網眼下已有超過4000部的電影保有量;而中小成本影片本來就不倚重視覺效果和音效,對放映條件要求不高,很適合在網上看。
已經有一些國產非大片“失之院線而收之網絡”。電影《鋼的琴》在今年暑期檔上映時,和《轉山》一樣受到了院線的冷落,但至今僅在搜狐視頻一家網站,點播次數就已超過400萬次。另一部影片《不是鬧著玩的》在去年賀歲檔上映時,全國只有一家院線給它排了場次,但后來上了風行網,版權期內網友的點播次數達到幾百萬,還得到了9.2的評分;受網上超高人氣的鼓舞,出品方今年推出了姐妹篇《就是鬧著玩的》,將再度征戰院線賀歲檔。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阻礙更多國產中小成本影片“網絡生存”的,恐怕是推行付費觀看模式的舉步維艱。為扶持國產電影中優秀的中小制作,央視六套旗下的電影網每年都耗費巨資買斷版權,之后以每部影片2-5元的“票價”供網友付費觀看。按說,相比影院的高票價,收這點錢實在不算啥,但記者發現,其中不少影片只被點播了幾千次,有些甚至無人問津。記者還注意到,不久前剛剛獲得本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獎的《飛天》,以付費觀看模式亮相多個視頻網站,但 5元“票價”讓不少觀眾棄之不看。一些網友直言,并非付不起這錢,乃是因為習慣了視頻網站的“免費餐”,要掏錢看電影,特別是看沒什么知名度的國產電影,心理上多少有點不適應。有統計稱,在我國有七成視頻用戶習慣免費。
搜狐視頻一位人士表示:“我們很希望為中小成本國產影片的發展助力,也一直在努力尋找優質高清的片源。如果這件事能得到政府方面的支持,再好不過。”有專業人士建議設立一個扶持基金,補貼或獎勵視頻網站低價甚至免費播放優秀國產片,同時在媒體上為之推介。也有專家建議調動市場手段,如有限制地免費觀看——這有點像商場里的限時特惠,在規定時間里,為一定數量的網友提供免費觀看國產中小成本影片的機會,然后請網友寫下影評或者給影片打分;那些確實優秀的國產片可以借此贏得口碑,之后再推出付費點播。
看來,要讓國產影片通過網上視頻更多地走向觀眾,還需政府部門、制片機構、視頻網站、影視評論者、媒體以及網友們共同努力。
推薦閱讀
“目前品聚網的功能大約只上線了1/3左右。”品聚網創始人葛斌斌表示,本次平臺上線目的還是為了測試平臺性能,之前的體驗購是為了測試單店和團購活動的平臺易用性,“和網絡游戲一樣,電子商務平臺也需要通過各類測試>>>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上有人氣 視頻網站或成國產電影救星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