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我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首批20門“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通過“愛課程”網和其合作網站中國網絡電視臺、網易同步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186人觀看于丹講課
11月10日,20門中國大學的視頻公開課應者寥寥,點擊量都比較低。
公眾所熟知的北京師范大學知名學者于丹對《千古名月》的解讀公開課也只有186人觀看,人民大學的公開課只有12人點擊,無人跟帖。
不少網友表示,聽說有國內高校的公開課,就趕緊去看,但感覺有些做作。
也有網友力挺,“挺好的,終于看到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了!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學老師應該在課后給學生擬定一個推薦或指定某些選讀、必讀的書目,規定學生在某段時間看完,看完之后再集體討論對書中觀點的認識,這點西方大學做得挺好,這樣做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可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而不是一味的填鴨式教育。”
更多公開課陸續推出
根據教育部規劃,“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由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組成,以高校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視頻公開課的主講教師不乏國內名家,如我國著名的信息系統專家、兩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王越教授,世博會中國館設計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何鏡堂教授及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吉林大學孫正聿教授等。此外,在全國高校的參與下,數量更多、質量更高、內容更豐富的視頻公開課也將陸續推出。
不過,國外高校公開課備受追捧,國內高校公開課少人問津的情況仍然很明顯,新浪一項1600人的調查數據顯示,94.5%的受訪者表示關注國內外公開課。而在各類公開課中,有43.1%的人選擇國外名校公開課,選擇國內名校公開課的僅有17.4%。
教育界人士建議,公開課要講有趣的課程,并經過了精挑細選,同時要能夠及時更新,內容不能單調乏味,才能引起學習興趣。獲得良好口碑后,再經過時間的積累,才能真正吸引觀眾。
推薦閱讀
中國互聯網發展這么多年,你可以看到,任何一種創新的模式,要在市場競爭生存下來,必須要有規模的融資做支持,在競爭過程中出現一些泡沫是正常的。每一種電商模式都是一種創新,我認為無論是B2C、C2C還是團購,在20>>>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