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納斯達克證券代碼:SINA)11月9日發布2011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三季度營收1.303億美元,同比增20%;凈虧損3.363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凈盈利3130萬美元。在此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新浪管理層對明年的中國廣告市場提出了較為謹慎的預期,稱2012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增長幅度將較為有限,并稱此原因主要是中國明年的經濟增速將有所放緩,而廣告市場將與宏觀經濟狀況有著很大的聯系。
新浪首席執行官曹國偉表示:“自從9月正式發布微博4.0版以來,超過半數的現有用戶已經升級。我們繼續看到新用戶快速增長。現在我們的重點已轉向給微博添加更多的社交網絡功能,提高用戶粘性……”曹國偉還稱,新浪微博業務的重點不是進行創收,而是繼續提升用戶體驗。
對比新浪高管在當日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披露的信息來看,耐人尋味之之處頗多。
新浪近五日股價走勢
新浪投資折戟的尷尬
財報顯示新浪今年3月投資麥考林股價已大跌了77.7%,與此同時,投資的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的股價也大跌了45%以上,帶來大面積投資貶值虧損。新近投資的土豆網,在殘酷的視頻領域也同樣在承受股票低跌的煎熬。
對于新浪來說,投資互聯網不同領域是健全發展應有之舉,但對比帶來良好業績的搜狐矩陣模式、開辟出游戲天地的網易、挾重金和平臺開發之威的騰訊等同類門戶網站,新浪嘗到的是有心栽花,花失意的麥城之痛。
新浪運營所依賴的互聯網品牌廣告市場在不斷被綜合視頻網站等互聯網新銳分流,自身各類WEB2.0產品拓展乏力,難以抵抗此類侵蝕,讓新浪不能不提出未來網絡廣告市場增幅有限的預警,雖可歸咎于宏觀經濟狀況不利,但上述一切,對長袖善舞于資本市場,財務出身而非業務和運營出身的首席執行官曹國偉來說,依然尷尬難對,所以曹國偉更愿意津津樂道于微博,寄以厚望。但微博能擔負起這個重任么?
微博,難以承受新浪之重
在沒有微博之前,新浪發力于博客,以名人效應一度擊垮包括博客中國在內的眾多博客托管運營商,后來居上,贏得此領域的江湖老大地位,但讓投資者失望的是,在連續多季度的財報數據披露中,很難有說服力地找到牽引公司運營業績上升的量化證據,也沒有借此拉開和其他綜合門戶網站之間的運營差距,反而不斷被搜狐、騰訊等新老門戶網站在其他不同細分領域各處開花地超越,直到整個博客領域式微,可以說新浪曾今贏得了博客的戰役,但沒有因此贏得互聯網的戰爭。
在互聯網有了推特之后,新浪繼續以人海戰術,延續博客戰役的手法,點亮微博,成為曹國偉主政之后最大亮點,新浪微博的成功,既是新浪后王志東時代的維新勝利標志,借此擺脫新浪吃往昔新聞門戶模式老本的微諷,也是曹國偉有創新運營能力的明證。
但微博只是一個產品,當把這個產品擴展為一個平臺之時,不是一時產品人氣鼎旺就能決定一切,在其背后更需經受考驗的是公司的綜合實力,對于陷入虧損狀態的新浪來說,以億論的新浪微博用戶規模,固然讓新浪管理層高興,也讓新浪投資者得以慰籍,但不可避免的重金持續投入,不可救急的未來盈利期望,讓事情變得微妙,新浪在持續減少的現金,會不會對此帶來變數?新興的互聯網市場最大特點就是這類微妙變數在頃刻間讓一切變局。當年GOOGLE新起背后是往昔巨人雅虎的哭泣,可為殷證。
鮮花和荊棘
可以預見的是,新浪的未來并不是鋪滿鮮花之旅,如果把希望全寄托在一個微博產品上,或者說只有這個亮點值得津津樂道,不是好兆頭,在11月初,新浪財報發布之前,新浪微博推微號收費,也兆示這種急于依賴微博求成的心態,略顯幼稚的收費策略,不能不讓投資者警惕。而在3季度財報之中所隱藏的各種運營不良的氣息,也不能不讓投資者感到憂心忡忡。
1、自從運營微博以來,新浪的成本高企,營收利潤的積累遠不如前,但新浪為了擴張還是支付了巨額資本用于并購土豆、麥考林和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公司的現金儲備已經降低到歷史最低點,微博盈利前景依然渺茫,即將到來的后續資金緊張問題該如何解決?
2、曹國偉在投資者溝通會上宣布對微博的1億美元的追加投入,從季度報告來看只相當于一個季度的成本,那一個季度之后呢?
3、搶在巨虧公布之前發布的微號,顯然難于平抑投資者對于業績不佳的預期,股價暴跌在所難免,新的利潤支撐點在哪里?
推薦閱讀
近日,央行發布了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支付機構只能選擇一家商業銀行作為備付金存管銀行,而對于普遍關心的沉淀資金利息問題,央行提到要拿出90%的備付金利息給支付企業。 分析師>>>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博成新浪沉重的負擔 投資者開始擔憂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