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橋一直看不慣華爾街的那一套,他曾經很直白地說,華爾街不懂盛大,而他也不想跟在華爾街身后亦步亦趨。
10月15日,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Nasdaq:SNDA,下稱盛大網絡)公告,已經收到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天橋提出收購全部非陳天橋家族持有的已公開發行股份建議函。
陳天橋將以每股41.35美元的價格回購盛大網絡股份,這一價格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溢價23.5%,較過去30個交易日的平均價格溢價26.6%,較過去60個交易日的平均價格溢價25.1%。
此言一出,盛大網絡股價從32.8美元跳上38.01美元,漲幅15.9%,其后更一度攻上逼近收購價的40.64美元價位。
一旦收購方案成功,盛大網絡將結束2004年以來八年的上市記錄。22億美元市值規模也將創下最大中國互聯網公司退市的紀錄。
有猜測稱,退市之后,盛大即將轉往港股或A股上市,也有分析稱,陳氏不過是在炒炒股票。路透網站的專欄作家陽歌就認為,陳是因為股價過低而利用私有化提案博取關注。
近來,受累于大勢,以及欺詐風暴影響,在美上市中國概念股股價估值長期受壓。許多公司選擇在美國退市,回到香港或內地重新上市。今年以來,哈爾濱泰富電氣、上海康鵬化學等在美上市公司紛紛選擇退市,準備回到港股或A股重新上市。
在一個公開場合,負責此次盛大退市的摩根大通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龔方雄曾經透露,正在協助盛大私有化交易,遭遇海外做空的中國概念股多在嘗試操作私有化退市路徑。
一位熟悉陳天橋的原盛大網絡高管對《財經》記者表示,上市之后時刻都有一根鞭子在抽著自己,每個季度都有業績達標的訴求,陳天橋早已不堪其苦。盛大網絡的估值長期低于同行業,也讓他非常不滿。
此外,盛大游戲(微博)也已經上市,對于盛大網絡的上市資格,陳天橋已是意興闌珊。
但是,盛大網絡恐暫時不會步上回歸A股或者是香港股市之路。
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盛大網絡并沒有向國內股市提出上市申請,同時,網絡游戲仍然不在受鼓勵上市的產業范圍內,目前仍有部分網絡游戲公司的上市申請未能通過發改委的審批,無法進入證監會審批流程。
多位接近盛大網絡的人士透露,與其他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的退市故事迥然不同,盛大網絡未來不會再行尋求上市,退市只會是盛大集團打造控股平臺架構的第一步。
控股公司模式
接近此次交易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盛大網絡從納斯達克退市后,未來將逐漸成為盛大系的控股平臺公司,不會在港股、A股或其他股市上市,而是逐一推動旗下子公司漸次上市,旗下子公司仍然可能以美國股市作為主要上市地點。
當前,陳天橋本人以及妻子雒芊芊、弟弟陳大年持有68.4%的股份,為收購余下的公開發行股份,陳天橋總共將花費7.36億美元。
對于陳天橋而言,資金并非問題。據了解,陳天橋已從銀行方面借到近7億美元過橋貸款支付收購費用。未來退市成功后,將以盛大網絡的賬上現金歸還借款,盛大網絡賬上有超過6億美元現金。
熟悉盛大網絡的人士透露,2009年盛大游戲(Nasdaq: GAME)上市時,光是老股釋出就有超過8億美元進賬,收購資金對陳天橋而言完全不構成負擔。未來盛大集團仍然能以盛大游戲、酷6等已上市公司作為融資平臺。
熟悉此次交易的人士認為,盛大網絡的退市,其實是陳天橋重塑資本市場版圖的起步。盛大網絡這兩年來在資本市場中遭遇瓶頸,從2009年6月一度站上64.55美元歷史最高價后,股價一直徘徊在40美元上下,在陳天橋提出收購邀約之前更下滑至30美元左右。
“華爾街不懂我的游戲。”在2006年前后,陳天橋多次公開表露對華爾街的不滿,彼時,盛大網絡轉型數字家庭娛樂沒有取得成功,而免費游戲模式也待檢驗,股價隨收益一路下滑。
令陳天橋失望的是,投資人不能像他一樣擁有看穿游戲行業的戰略眼光。但是,對于陳天橋,華爾街也同樣有其不滿。家族持股比例過高,家族管理氛圍濃厚。
此外,數年擴張之后,也使盛大網絡從當初純粹的游戲公司變成一家業務繁多的公司,投資人很難確定其估值模型,股市中常見的“集團折扣”(conglomerate discount)現象也影響其估值。
“集團折扣”泛指多元化發展的公司經常面臨的股價折讓情形,由于多數投資人有專精的投資領域與估值模型,但是當所投資公司呈現多元化發展時,固有的估值模型可能并不適用。
以盛大網絡為例,熟悉網絡游戲市場的投資人不見得能看懂盛大文學(微博)的股價估值應該給到多高,不了解云計算產業的投資人也不見得愿意支持公司發展該項業務,因而看壞股價,這讓盛大網絡的估值長期低于同行。
除了盛大游戲、視頻網站酷6之外,盛大集團目前還有網絡文學平臺盛大文學,以及盛大在線、與湖南廣電合資的盛視影業、云計算相關概念的種種新業務等。盛大文學也已經向SEC提交了上市申請。
目前,盛大網絡的主要支柱產業仍然是游戲。2009年,盛大網絡分拆游戲業務重組成為盛大游戲并在納斯達克上市,盛大網絡變成了盛大游戲的母公司,直至目前,盛大網絡全部的利潤有70%的營收仍然是來自盛大游戲。
兩家公司間出現“一份贏利、兩邊上市”的現象,來自盛大游戲的獲利必須支撐盛大游戲與盛大網絡兩家上市公司,使雙方的投資人基礎互相侵蝕。
一位基金經理人直言,盛大的這種分拆上市顯得勉強:“你不可能從一個蛋殼里剝出兩顆蛋,注定要有一個是蛋、一個是蛋殼。”
2009年9月,盛大游戲以12.5美元IPO承銷價上市后,首日即跌破承銷價,并且一路下滑到目前每股5美元左右價位。
“盛大網絡是找不到自己在資本市場的定位了。”與陳天橋過從甚密的一位投行人士表示。這家開啟中國網絡游戲公司在美國上市先河的資本市場老將,現在股市里的定位卻變得模糊,勢成雞肋。
盛大網絡退市之后的資本運作計劃是,將退市后的公司作為整個盛大集團的控股核心,計劃在最短五年到十年之內,將旗下業務一一分別上市,使每一種上市業務更專精、單純,期待能獲得資本市場上更高的估值認同,使各個子公司上市后的加總市值,高于目前盛大網絡一家公司在納斯達克獲得的市值認同。
這種控制結構并不新奇。當前,阿里巴巴(微博)作為控股公司并未上市,而旗下子公司一一上市,即屬同類型結構。據了解,盛大目前的規劃中,除了已經遞交上市申請的盛大文學外,最有可能接力上市的業務,還包括互動娛樂平臺盛大在線,以及主營支付業務的盛付通。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2010年10月份左右開始,江某到瑞安多處網吧,在一百余臺電腦上安裝木馬程序,并在游戲茶苑等網站上與使用這些電腦的人玩游戲,利用該木馬程序遠程監控對方的電腦桌面,獲取電腦桌面上對方的底牌信息,贏取對方的游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盛大退市幕后:華爾街看不懂陳天橋的游戲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