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消息,麥克·瓊斯(Mike Jones)曾擔任過MySpace CEO,他掌管MySpace、MySpace音樂和MySpace移動全球業務戰略和運營。
麥克·瓊斯最近為《財富》雜志撰稿,談及MySpace:
在過去2年,我擔任MySpace的聯合總裁、然后是CEO。常常有人問我:“為什么你要干這工作?”這是個合理、但難以回答的問題。作為前創業企業家,MySpace角色好像不太相襯。但就我而言,MySpace職位實際上很好,有如下原因:
1、我想知道能否完成使命,看看自己能否復興這個互聯網品牌,畢竟它面臨許多的挑戰。
2、我想研究一下,一家大型媒體企業從內到外的運營。
3、我想在自己故鄉洛杉磯工作。
去年,MySpace進行重大產品發布,我負責執行。我們將MySpace重新定位為社交娛樂終點站,推出了整個新的技術平臺、新的產品和更新的內容。不過,新的MySpace沒有獲得預期的用戶關注度。
8月,在Specific Media收購MySpace后,我辭去CEO職位。自此之后,我才能回憶在MySpace的經歷。關于它有許多故事無法透露,但我學到了重要的幾課,可以與推動企業轉變的CEO分享,包括運營互聯網企業的人,還有懷抱希望的夢想家。
那么,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MySpace面臨多種不同的組織性挑戰,它影響了速度,而只有這種速度才能改變公司,最終,它是重返成功的基礎:這的確是事實。而且,許多其它墜落的互聯網企業都面臨一些同樣的問題。下面是我學的最重要幾課。
1、消費者有很長的品牌記憶。
2、實用而長久的娛樂性。
3、感知動量等于感知價值。
4、大組織的內部改變需要以激進行動為中心。
5、“單一門”等于“單一故障點”。
消費者有很長的品牌記憶
這一課與品牌遺產有關:建立新品牌的回報大于投資已有品牌的回報。例如,Google推出Google+,而不是Buzz或者Orkut;AOL專注于Patch,而不是AOL Local。在我們的案例中,我們選擇保留MySpace品牌。這是一個錯誤。我們發現,不管產品或者市場營銷信息有何改進,消費者對品牌的記憶太深刻,無法用新眼光、新思維看待MySpace,我們沒法避開消費者的印象。
大家可能會說,如果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可能會改變大家對MySpace的認知。然而,大型品牌營銷也沒能改變其它大型互聯網公司。雅虎花1億美元推“It's Y!ou”廣告活動,這就是一個例子。我覺得,大型消費廣告沒法明顯改變MySpace的結果。最終,我覺得如果MySpace在推出新品時能采用新品牌,可能成功機會大一些。
實用而長久的娛樂性
Myspace Music從屬于娛樂,它有很強的品牌性。它的Secret Shows很流行(一系列免費演唱會,它是獨家提供給MySpace用戶的),它在離線和在線體驗間架起很棒的橋梁,在消費者意識中建立了確定品牌認知。在新產品推出時,我們想抓住Myspace Music的本質,將它拓展到網站其它娛樂分類中。
不過,MySpace實用性上不足,我們沒有一個產品吸引用戶每天來網站,也就是真正持久的消費實用性。起初,Facebook要求用戶實名注冊,這有助于建立一個真實的全球社交網,它對用戶有真實的實用性。換言之,有長久持續的價值。而MySpace的娛樂價值在于“興趣圖”(它可以選擇匿名,Facebook推“開放圖”概念),對消費者來說,沒有達到相同級別的實用性。
雅虎與Google也是一個好例子。雅虎是一個內容為中心的娛樂品牌,通過郵箱、圖片等有一定的實用性。而與Google對比,它幾乎是純粹實用的。這一課告訴我們:市場和消費者將價值實用性放在娛樂之上,因為消費者會與實用性建立長久持續的關系,這會讓他們的日常生活更方便。
感知動量等于感知價值
2010年8月,MySpace每月與1億人互動,PV達10億,提供數百萬數歌曲。盡管這些數據驚人,但MySpace的價值比其它許多小的、相似的企業低。
這一課告訴我們:市場在確定一家企業的價值時看的是公司的動量,而不是它小還是大。對于創業型企業,它會走得更遠,動量意味著一切。我給創業公司當過顧問,我常建議它們展示自己的用戶吸引力和營收吸引力,但要做到兩點很難。實際上,最糟糕的是創業公司兩者都不溫不火,而且無法展示明晰的、強勁增強的動量。
大組織的內部改變需要以激進行動為中心
大企業的行為是用來支持大組織的,如果沒有激進的人事改變,它很難快速轉變。在MySpace,人事和組織架構上有過多次轉變。盡管每次改變都在決策制定、產品研發上有了更好的改觀,但還不夠激進,無法完成擺在面前的大量任務。
不要低估企業流程、員工中的“肌肉記憶 (muscle memory)”影響力之深,有時就算員工改變明顯,在效率上也無法帶來想要的結果。只有通過大改變,完全破壞系統,才能讓組織專注新目標,增進效率。行動慢會導致流程改變慢,而運行大變會帶來激進流程改變。
“單一門”等于“單一故障點”
許多大企業有一個單一的“品牌”前門,如MySpace和雅虎,即用戶有一個點進入網站。在門后,用戶可以找到多樣的產品線。不幸的是,單一門意味著在消費者的意識只有一個單一故障點,哪怕是背后的產品強勁也如此。
在MySpace新版本推出后,我們能穩定主要的數據,但在產品和用戶行為領域開始改觀。在新舊用戶行為習慣上,我們看到明顯的分裂。然而,因為我們只有單一的門,我們沒法很明顯的確定這種動量,讓它推行到整個網站。
Netflix面臨相似的挑戰。老式的DVD業務壓制了新流媒體業務的動量,從而壓制了整個公司。為此,Netflix努力將兩大業務線區分,為二者建立獨立的網站。不過,它的決策反復,從長遠來看,獨立網站可能才是正確答案。
對于想扭轉敗局的投資者、董事會、高管來說,還有幾點可分享的思考:
1、在數字世界,建立新品牌比修復存在動量問題的歷史大品牌容易。
2、一個大型單一網站,擁有“單一前門”的網站,它在運作時很棒,但它妨礙離線營收戰略,如果可以,應該有多個點供用戶進入。
3、沒有不好的人,也沒有不好的流程。要修復它們,請進行激進的文化變革,而不是緩慢進行文化轉移。
互聯網依然是未成熟的產業。在成熟的企業中展示新生,這對于長遠成功極為關鍵。這是我們必須面對、也必須解決的問題。一旦做到,在大型舊業務上建立新業務才是快速增長、用戶更新的最佳方式。
推薦閱讀
據悉,360手機衛士之所以能成為國內首家獲得西海岸實驗室“雙料認證”的手機安全軟件,主要得益于360手機安全中心首創的“云查殺”技術,憑借全球最大的云查殺病毒庫,能幫助終端用戶第一時間查殺各種新型手機木馬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MySpace前CEO談企業扭轉之道:進行激進改革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