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海外資本對中國在美上市公司、尤其是借殼上市企業在財務審計、公司治理方面所產生的質疑聲愈演愈烈,并逐步演變成對整體中國概念股的信用危機。而在國慶長假期間,媒體曝出“美國司法部宣布介入對部分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調查”以及“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國互聯網股中華網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使得原本疲弱的中概股再受市場打擊,股價持續下挫,至今未有轉暖跡象。
圍繞著中概股的上述境況、遭遇,業內專家也普遍給出了兩種論斷:一則認為海外資本選擇在今年集中大肆“做空”中概股背后似乎有只無形之手在掌控,而這是否是一個巨大的陰謀?另一種聲音則認為美國資本市場歷來是一種“輕審批、重監管”的運作體制,其對在美上市公司的從嚴監管并非針對中概股,而中概股之所以成為關注焦點乃是多種因素集中發酵的偶然結果。
“據我們統計發現,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于在美上市企業會計問題的調查此前幾年一直存在,但涉及中概股只是少數案例,為何今年卻將調查范圍突然擴大至大多數中國企業,并連續作出嚴厲的監管措施?”全國工商聯并購公會執行會長費國平對此表示,就在SEC發布對中概股集體調查信號的同時,PCAOB(美國上市企業會計監管委員會)也連續針對中概股企業的跨境審計問題向投資者發出公開警告;一些知名評級機構如惠譽、穆迪以及海外券商也不失時機對中概股下調評級并提出預警。同時,在中概股遭遇做空機構的集體獵殺之際,此前一直擔任中概股外部審計工作的獨立審計機構也突然選擇與一些公司終止合作,進而將中概股推至更加被動的局面。可見,上述行為的集中凸顯并不能用偶然來解釋。
在費國平看來,與美國經濟持續低迷、債務負擔嚴重的現狀不同,中國經濟一直處于穩定發展的態勢,在這一大環境下,中概股憑借其高增長預期在此前幾年廣受海外投資者追捧,個股走勢普遍跑贏美國整體市場。而美國方面如今在“內外交困”之際集中選擇對中概股大肆唱空,這是否存在轉移視線的嫌疑?
對此,研究美國資本市場多年的美國企業成長協會中國總部主席、僑丹投資公司總裁葉有明則有不同看法。他表示,根據統計結果,美國監管部門對在美上市企業的從嚴監管并非針對中國公司,只是中概股前一階段不斷遭做空機構質疑的現象引發了SEC等部門對中概股的重點關注。葉有明認為,海外資本今年對中概股的做空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最初是類似渾水的做空機構對個別小型中概股公司的財務狀況公開發表報告產生質疑,而標的公司對此的沉默、不反擊等舉動傳遞進市場,投資者遂開始大舉拋售至股價大跌,見此場景,從中獲利的做空機構便加大力度尋找下一個中概股做空標的,由此產生一個惡性循環加大了市場對中概股的質疑。而近期海外資本再度大規模做空中概股,應是源于VIE模式將被取締的傳聞,但我國監管部門目前已對此進行了辟謠。
另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此番中國概念股遭集中“圍剿”,一些公司缺乏海外資本運作經驗也是導致其愈演愈烈的因素之一。面對大規模做空的局面,資質“清白”的中概股完全可以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利。不過,分析人士一致認為,中美雙方監管機構未來就跨境審計監管合作問題上進行廣泛的交流合作、達成共識,則是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另據費國平介紹,今年以來被做空、退市的中國概念企業,有很多經驗、教訓值得今后有意選擇境外上市的企業借鑒,而一些萌生退意、有意從美國市場撤離的公司今后該如何發展運作?中國概念股又有哪些投資并購機會?全國工商聯并購公會將于11月15日舉行論壇,邀請部分中國概念企業和相關中介機構就上述問題進行廣泛的探討交流。
推薦閱讀
Netflix表示,他們將以較低的月訂閱價格向PC、電視、平板電腦用戶提供不限量流媒體電影和電視節目。 北京時間10月24日消息,Netflix周一宣布,他們將于2012年初在英國、愛爾蘭推出視頻訂閱服務。 Netflix表示,他們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概股遭外資肆意圍剿 專家看法不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