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前歐洲和北美是主戰場,但邵國光仍然迫不及待地調轉船頭,轉戰國內市場。作為一家位于中國深圳的國際化手機OEM/ODM設計制造商,他旗下的優美通訊與國外運營商沃達豐、瑞士品牌商Swissvoice、阿爾卡特、零售商Tesco都打得火熱。
眼下,邵國光領導的優美正在發力國內市場,而他寄望在國內大展身手的利器是搭載某公司OS的優美UMX手機本。該款AndroidOS的隱私防護、基礎通訊、系統工具三項核心能力成為打動他的主要原因。他粗略估計,今年10月底或11月將會有二三十萬臺搭載該OS的自主品牌UMX手機上市發售。
此外,該公司的瀏覽器和云服務也與他的很多要求默契十足。要知道,優美在業界有10多年的深耕經驗,而該OS的出品方成立時間連其零頭都不到。
根據長遠戰略,邵國光稱國內將成為公司市場的戰略要地,明年智能終端保守出貨量將超過150萬臺,不出意外,與該合作方的續約可能性還是很大。眼下,我們無法預測這個被寄予厚望的OS能否支撐其順利邁出國內市場的第一步。
更加吸引我們關注的是,這到底是哪家公司?
押寶OS
一個完整的手機產業鏈向上有IDH(獨立設計公司)、ODM(原始設計商)、OEM(代工生產商),中間有芯片、操作系統,向下有第三方應用、運營商、終端銷售渠道,產業鏈很長。概括來說,產業鏈上有3個重要環節。而優美通訊就是一家定位于產業鏈下游的渠道性廠商,以前渠道性廠商最高興的就是貼個殼就賣,顯然現在邵國光不這樣認為,他要打造自主品牌。基于創新工場的背景,創新工場投資孵化的首個公司北京風靈創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點心)進入他的視野。這才是本文的主角。
工程師出身的點心創始人兼CEO張磊是個低調做派的人,但這并不影響點心定位成產業鏈中間左右逢源的合作者。
張磊最重視的是被稱為第一集團的上游芯片廠商。由于直接跟市場排位前五的芯片廠商如高通、展訊、MTK等都有深度合作,芯片出廠時即已自帶了點心OS。點心的下游一類是像優美這樣的渠道性廠商,一類是沒有自己品牌和渠道的整合性廠商。點心給下游合作伙伴要解決的就是軟件服務、產品定義、用戶體驗等問題。
點心在產業鏈中處于中間位置,這就難以不受到上下游之間強勢方的擠壓。然而,針對夾心餅的說法,張磊顯得不太情愿,他坦言點心更多的可以說是起到橋梁作用。
眼下,點心今年用了半年時間把OS做到了可拆解化、核心應用化、OS的APP化,明年點心將做OS的Web化。有些上游IC廠商連模具都做好了,點心負責OS及互聯網云服務的整合,然后和品牌商、渠道商一結合手機就成了。在技術儲備方面,點心已經設立了移動互聯網研發中心(北京MIDC)和智能設備研發中心(上海SDDC)。
無需懷疑點心開發軟件產品的能力,但它當下所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戰場。并且,作為一個新手,就目前來看,游戲規則、市場鐵律是不能輕易逾越的,生意的話語權還是掌握在各方大佬手中。
點心COO黃莊曾與HTC接觸,客戶的第一句話“你能幫到我什么忙”立刻就把他給嗆了回去。黃莊不得不在激情憧憬與現實的無奈中徘徊。對于點心這個Android追隨者來說,這真是個讓他們不得不面對的沮喪的現實。
擺在點心面前的搶食者,第一類是能力超強的國際大廠,目前占據30%~40%的市場份額;第二類是華為、中興這種運營商定制的廠商,占據20%~30%的市場份額;第三類是國內硬件廠商,比如長虹、TCL、金立等,目前占據10%~20%的市場份額;第四類是白牌手機(沒有牌子的手機),目前占據10%~20%市場份額。
總而言之,點心面前有幾座繞不過去的大山。其一先是傳統的硬件廠商,他們財大氣粗,商業模式清晰,不可能把OS拱手相讓給新生的點心;其二是運營商,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分別推出了自己的沃Phone、OPhone,點心可謂機會渺茫,難以插足;其三是傳統互聯網公司,比如阿里、百度和騰訊開發自己的OS,從而和點心OS形成正面直接競爭關系,并且兩廂實力相當懸殊;其四就是像小米MIUI這種半開放的公司,這類公司還會不斷出現。
然而,點心并非沒有任何機會。面對手機市場上這四股力量,張磊也總能夠跟他們找到契合點。雖說達不成OS上的合作,但可以避重就輕與運營商在應用業務層面達成合作。點心給中國電信的“年輕態設計”業務及互聯網服務規劃方面就能很好地體現這點。點心還與國內硬件廠商長虹、海爾、TCL等達成了合作。
不難想到,點心自然試圖拉攏所有潛在的合作者。
與國際一線大廠和國有運營商相比,在實力接近的市場伙伴上,點心的機會和運氣就會好很多。“希望在未來的智能手機市場上占據10%~15%的市場份額。”張磊的野心也顯然不小。
毫無疑問,渠道和研發兩方面較弱的伙伴,會更愿意地搭載點心OS。反之,點心則與他們達成瀏覽器和云服務等應用上的合作。
當然也有例外,借助創新工場的力量,歷數點心已發布的9款智能設備中,與夏普的合作超過了5款。
渠道較強、品牌較弱的企業,點心會幫助他們做品牌。沒有品牌的,點心幫助他們往前走一步,去打造品牌吸引用戶。
幸好,市場擁堵的手機產業還沒有完全像PC那樣完全資源集中化、品牌固化和同質化,產業鏈還在碰撞,還會有很多空間。這無疑為點心在產業鏈中獲得話語權提供了機會。
單項邏輯?
小米、阿里巴巴、百度都比較高調地推出自己的OS,相對來說點心則低調許多。對此,張磊并沒有感到多大的市場壓力,反倒覺得無關緊要。事實上,用戶不太關心產品的概念是多么偉大,他們關心的是拿到手里這個東西好不好用。“我就是一個低調的人,不希望高調,這沒有意義。我們是專業性OS,把專業事情做好,沒有必要天天拋頭露面。”張磊說。
2011年3月,點心A輪融到金沙江投資的上千萬美元。那個時候移動互聯網已經很熱鬧,誘惑也很大,為什么不做IM、為什么不做硬件、為什么不做互聯網平臺等問題,在公司內部爭議不斷,大家擴張愿望膨脹,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既著急又心急。
彼時的張磊正在努力做好CEO,他這個時候必須克制自己的激情,并給團隊“降溫”。在他看來,讓團隊停止某些想法甚至砍掉一些項目肯定會挫傷一部分人的積極性,但不能夠節外生枝,不能跳躍式發展,必須統一思想。
“我們定位很單一,就是做出一款手機OS,不想那么多,不考慮平臺之類的事情。這就是我們當時唯一的目標。我們的資源、時間都還比較有限。”張磊堅定地說。
慎重抉擇下,點心沒有上馬IM項目。“小米科技做即時通訊米聊,可以說是勇氣可嘉。但點心就是要先做好操作系統,而不是其他的,要目標明確,否則就會自己亂了陣腳。”張磊那時總是反復提醒自己。
點心更沒有做硬件。硬件的發展規律像PC那樣,完全同質化,并會越來越廉價和標準化,利潤微薄。“如果我們想要出小米這樣的產品,非常容易,我們有供應鏈,也有硬件合作廠商,就是缺品牌,但是我們不會打點心品牌。”
換句話說,就是每家打法不一樣,每家都有自己的活法。張磊說:“有人總是在說,走自己的路會不會錯過機會,做互聯網的人都是這樣,內心都在糾結,然而這是生活的常態,能不能成功,在于你有沒有智慧處理這兩者矛盾,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相比之下,點心讓團隊聚焦在做好點心OS上面。“先要把基礎打牢了,才能往前走,要想改變世界不現實,今年上半年我們在做整個基礎架構的優化、操作系統平臺的優化,三季度以后開始做一系列應用化的產品。只有一個焦點,怎樣把OS做好。”張磊可謂用心良苦。
作為新入局者,張磊自然清楚點心的分量。他坦言,點心聚焦在OS的穩定、優化和本地化的三個核心目標。“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我們摸索出來一個最基準的原則,只做最純正的Android,不破壞操作系統,不做深度修改,在OS穩定、兼容的基礎上支持安裝任何應用,不會封鎖也不會封殺,我們最終讓用戶決定他到底用什么樣的東西。”
雖然還很難評判點心的單項冠軍能否成功,至少,它下定決心在此領域有所作為。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不少消費者抱怨,品聚網的支付體系問題較多,其中就包括下單后支付不成功的情況。對此,品聚網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首日的試運行階段,訂單下達數為1萬單,但是僅有1000單下單成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和公司后臺不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點心OS“改二代”突圍 創新工場頭牌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