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剛剛結束,在北京上班的朋友郵寄包裹,如果選擇順豐的話,會發現——漲價了。
具體來說,北京市區內的快遞業務,之前是第一公斤12塊,現在是13塊,上漲了1元。作為快遞行業排名前列的順豐快遞率先漲價,會不會引發全行業的連鎖反應?對于物流價格非常敏感的淘寶賣家們,影響又有多大?
“部分線路小幅調整,平均調幅2%到4%”,順豐速運網站用紅體字提醒著每一位客戶價格的變化。記者昨天撥通順豐客服電話,也得到了漲價證實。
順豐客服:發市區之前顯示確實是第一公斤12(元),然后續重每公斤2塊,現在首重的確是漲了1元。這是考慮到人力操作運輸成本增長過快,為保證一定的服務質量,所進行的調整。
順豐提到的成本壓力,也是每一個快遞公司面臨的生存壓力。記者昨天從不愿透露名稱的一家知名快遞公司了解到:運輸成本是快遞行業的“剛性成本”,也是快遞定價的重要依據。而就是這個“剛性成本”,一年來漲幅度驚人:以航空煤油價為例,從去年8月到今年8月,價格從5960元/噸一路飚升到8135元/噸,同比增長了近四成。
合肥申通快遞負責人吳大元仔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8塊錢的快遞費,成本占到了6塊5。
吳大元:正常情況快遞下,我們以前是江浙滬皖文件類都是10塊錢一份,后來油價上去了,我們價格反而降到8塊錢,成本5、6塊,包括人員工資、場地、房租、水電、電話費等等含在一起,大約6塊5左右。
除了運輸成本的上漲壓力,一線員工工資的大幅增加,是長期在快遞領域摸爬滾打的吳大元最無奈的事情。
吳大元:我們在前幾年,(一線員工)能拿個1千多塊錢都是很不錯的事情,現在完全找不到了,平均工資都在兩千八。
不僅僅是在合肥,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也從一線城市快遞業的現狀,印證了同樣的問題:勞動力成本過大。
徐勇:80后、90后對于待遇要求非常高,我們做了一個調研,員工現在要求兩葷一素,一個企業在北上廣深,如果拿不到3千多,4千多,沒有人干這個行業。
快遞公司調價,申通快遞的吳大元認為,對于下游電子商務賣家的沖擊最為明顯。
吳大元:電子商務要核算成本,比如賣化妝品,它本身利潤就薄,如果一提高價格,化妝品就沒有利潤了,在北京一天發100多單沒有問題,你一單少個一塊兩塊的,他的利潤就沒有了。
記者昨天聯系上一位淘寶賣家,對于快遞提價,他還是非常敏感。
淘寶賣家:漲價我也跟著漲,還得繼續堅持做的話,一個我不能把產品價格提上去,肯定會影響我的銷量。再一個,更不能讓郵寄費讓買家承擔。應該有些沒漲有些漲,我會換一家沒有漲價的快遞公司。
一直以來,快遞行業的投訴量居高不下。現在價格上去了,服務水平能不能跟上去?很多用戶都心存疑惑。
用戶:我覺得影響不是很大,如果漲的話,我首先還是選擇不漲價的。不過我還是要先看這家快遞公司的送貨速度和信譽度好不好。
用戶:快遞費漲個一塊錢、兩塊錢的,我覺得我能接受得了,對我的工作和生活影響不是太大。但是我就覺得,你既然已經漲價了,就應該把服務質量也提升上去。該送到門口的就送到門口,萬一有什么問題還要投訴你了,你要快點回應。所以希望這些快遞公司是邊漲價邊提升服務質量,這樣就可以了。
用戶:我是覺得,快遞漲價了,我們網購的話,漲價了或者讓我們自己承擔郵費了,如果網購的價錢加上郵費的價錢如果跟實體店價格差不多的話,那我就會選擇去實體店了。
在快遞行業資深專家徐勇看來,差異化競爭,提升服務水平是行業的必由之路, 而給企業轉型留出的時間表,只有一年。
行業同質化競爭還沒有擺脫,除了順豐和EMS以外,未來一到兩年,價格競爭還是主要因素,但是從明年年底開始,由價格競爭向服務競爭轉型是一個趨勢。
推薦閱讀
美國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的文章指出,在中國,有著大量蘋果產品的瘋狂追隨者,他們給喬布斯的蘋果公司帶來了高額利潤,但喬布斯本人卻從未到過中國。如今喬布斯已離我們遠去,那么下一個喬布斯式的傳奇人物會出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順豐等快遞企業漲價忙 影響電商賣家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