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收購雅虎?這個天方夜譚式的構想或許真的要成為現實。
要想到,僅僅在6年前,雅虎曾一舉向阿里巴巴投資超過10億美元,成為阿里巴巴最大股東。而現在,雅虎卻成為了阿里巴巴的收購目標,讓人不由得產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感嘆。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日前再次肯定了收購雅虎的意向,他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稱對整體收購雅虎“非常非常有興趣,因為阿里巴巴集團對于雅虎非常重要,雅虎對于我們也是如此。”
現在看來,馬云的這個表態不僅僅是個姿態。各個渠道的消息都在顯示,有一些事情要發生了,真的要發生了。
身在美國高校,馬云絲毫不掩飾“收虎”意圖,并間接令后者股票上漲超過5%——資本市場中的逐利法則從來不會掩飾與欺騙。從雅虎目前的困境和股票當日的漲幅來看,馬云收購信號的放出,被華爾街視為利好。
眾多華爾街投資人士和法律界人士都覺得美國不應該阻撓阿里巴巴對雅虎的收購,甚至杰克韋爾奇都覺得應該由阿里巴巴來出面收購雅虎。大家都明白,阿里巴巴具備將雅虎巨大流量變現的能力,阿里巴巴了解雅虎業務,能夠形成一個橫跨中美市場的聯盟或者集團。
至少,這個事件也是一個巨大的信號——資本再也不能忽視來自新興市場的聲音。
從近6年來阿里巴巴和雅虎這對“情侶”之間的關系來看,有甜蜜,也有交惡,從先前后者欲吞前者,直至此次馬云“收虎”計劃,倒也應了那句江湖行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所以,對于這個事件,其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更是值得回味。
曾幾何時,我們曾經風光一時的互聯網公司們,經常“淪陷”于外資之手——其中我們自身不夠強大是原因,當然,我們也一直歡迎外資的進入,因為跨國巨頭的資本介入,對于正在創業或者成長過程中的本土業者卻是利好消息,無論是從市場,還是從管理——雙贏是個理想結局,但是因為處在成長期,我們的企業吃虧也是在所難免。
拿阿里巴巴和雅虎的合作來看,盡管這些年雙方屢有口舌之爭,但合作還是主流,而且雙方都獲益頗多。而隨著形勢逆轉,利益和市場再分配也是必然之選。
毫無疑問的是,在國際互聯網的天枰中,砝碼正在向新興力量傾斜。
當然,有必要提醒的是,從入世至今,我們一直在喊“狼來了”,不是因為狼現在沒來,就真的不會來,而是因為先前的羊不夠肥。從目前來看,僅拿新浪微博注冊超過2億用戶說事,就遠非10余年前中國全部網民只有800多萬的時代同日而語了。其中可轉化為資本的,都是國外巨頭所看好的,從長遠意義來看,防狼甚至是御狼之術,不再是單單的戰術問題,更是個戰略問題。
因此,馬云此次走出去“收虎”,決非壞事。若能馴服成功,拔得頭籌,暫時撇開自身利益不說,倒是對自身又是一次嚴格的檢驗,無論是從信用體系的重評,或是接軌國際的大道理,都將是一次開端;對國內同行來說,打氣一說可能過于矯情,但也不失提供了一個由羊成虎的范本。
當然,對于馬云此次的“收虎”意向之舉,我們也完全沒必要逼其“不成功,便成仁”,畢竟,第一個吃螃蟹者的勇氣和所積累的經驗,遠比結果來得重要。
推薦閱讀
考慮到Google+已經開放注冊,并且獲得了大量資源,為何該網站無法快速發展?”Chitika認為,原因包括以下2方面:第一,社交媒體網站的用戶群體有限 北京時間10月8日早間消息,市場研究公司Chitika Insights公布的數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劉興亮:阿里“收虎”,過程更重要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