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騰訊公司訴360隱私保護器”一案的二審結果。由于我國法律目前并未對隱私進行明確定義,法院認為,360對于QQ軟件掃描電腦文件涉嫌“偷窺用戶隱私”的描述缺乏法律依據。
但法院同時也認為,“360隱私保護器”僅針對QQ軟件進行監測,并不是構成其行為不正當性的理由,安全類軟件中很多程序都是為解決單一問題或彌補單一漏洞而設計的。針對一款市場占有率較高的軟件提供相關的輔助性服務,只要該款軟件設計合理、表達恰當,且不存在違反誠實信用等公認商業道德的情況,都應為法律所允許。
360對此發表聲明如下:
1、法院首次明確認可了安全軟件可針對單一軟件開發輔助工具,此舉對于限制壟斷和維護用戶的知情權選擇權,推動互聯網產業生態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法院明確,只要工具軟件設計合理、表述恰當且不違反誠實信用等公認商業道德,都應為法律所允許。2010年9月27日,我公司發布了360隱私保護器,曝光騰訊的QQ軟件在未經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在用戶登錄10分鐘后,即開始掃描大量與其聊天功能不相關的電腦文件。目前360隱私保護器已經超過3500萬用戶在使用。
2、 360敗訴,其中關鍵原因在于我國目前在法律上對隱私并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法院認為,QQ軟件掃描的是可執行文件,并認為既然360自己都不認為可執行文件屬于隱私信息,那又何以證明QQ掃描的可執行文件涉嫌侵犯用戶隱私?360尊重法院的判決,但同時認為,即使法律上對隱私并沒有明確定義,用戶對網絡隱私也有自己的普遍性認識。這就如同有人邀請朋友參觀自己的臥室,他并不認為朋友侵犯了自己的隱私;但是如果有人未經他允許即闖入自己的臥室,他肯定認為不速之客侵犯了自己的隱私。這同樣是大量用戶投訴QQ軟件擅自掃描電腦文件的主要原因。
3、 騰訊公司的QQ軟件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掃描用戶硬盤上大量與其聊天功能不相關的文件,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我們認為,用戶的個人電腦使用習慣、包括使用或者不使用哪些軟件,都應屬于用戶的個人信息。雖然目前中國法律對隱私并無明確定義,法院也以此判定QQ軟件的掃描行為涉嫌偷窺用戶隱私并無法律依據,但用戶將未經允許掃描電腦文件視為偷窺隱私行為,并進行投訴。360對此進行監督和批評,是法律不禁止的,也是有事實依據的。我們可能在遣詞造句上沒有把握好尺度,但總體上而言360對騰訊所做出的批評有事實根據,因此仍應屬于批評自由所允許的范疇。
4、 在360的監督下,騰訊公司停止了QQ軟件暗中掃描用戶電腦文件的行為,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得到了一定的尊重。我們認為,360隱私保護器對QQ軟件的監測,推動了騰訊方面停止QQ軟件的暗中掃描行為。我們雖然輸了官司,但推動了中國第一大互聯網公司糾正其軟件的不正常行為,為用戶贏得了知情權和選擇權。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該案結果如何,對于中國互聯網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5、 360堅持遵循軟件行為“三不一必須”的原則,即軟件行為不越界、用戶隱私不上傳、操作必須明示用戶。我們致力于互聯網的安全,用戶隱私保護是重中之重放。360是第一家將產品源代碼進行托管的互聯網企業,并領先于業界發布了《用戶隱私保護白皮書》。自360隱私保護器發布以來,其功能不斷完善,擁有攝像頭保護、密盤、上傳監控等多種功能,受到眾多用戶的歡迎。360不會停止隱私保護器的研發,不會停止在用戶隱私方面的探索。
推薦閱讀
互聯網專家劉興亮認為,“對B2C商家來說,一淘不僅是在營銷層面讓其多了一個客戶來源,像一賬通這種服務還能使其能夠與行業共享用戶,彌補自身不足,尤其是在當前多數B2C網站商品普遍不夠豐富的情況下。”公開數據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360就與騰訊在隱私權糾紛上的聲明:法院公開認定360隱私保護器合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