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近期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集中開庭審理800余位股民起訴華聞傳媒(000793,收盤價6.37元)證券虛假陳述糾紛案,索賠金額合計約1億元。
會計信息存在四個問題
事件起源于華聞傳媒的會計信息質量問題。
2008年7月,財政部駐海南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對華聞傳媒2007年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檢查,歷時兩個多月后,專員辦出具了 “財駐瓊監(2008)132號”檢查結論和處理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決定指出,華聞傳媒2007年會計信息質量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新會計準則執行中存在問題;二是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存在問題;三是少繳稅金31.31萬元;四是典當業務違規經營,獲取違規收入。對于華聞傳媒2007年的會計信息質量問題,專員辦決定給予責令改正并罰款的行政處罰。
2009年3月3日,華聞傳媒也發布公告稱,根據上述檢查結論和處理決定,華聞傳媒及控股子公司于2008年11月對專員辦提出的2007年及2007年以前年度有關會計差錯進行了更正,在編制2008年度比較報表時,已采用追溯重述法對該事項進行了會計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華聞傳媒的違規并非是單獨行為,而是公司的集體行動,財務違規還分別涉及華聞傳媒及其幾家子公司。
多位律師認為,被告華聞傳媒在公開披露的2007年及以前年度報告中存在重大會計差錯,屬于證券市場虛假陳述行為,被告的虛假陳述行為導致原告投資華聞傳媒股票遭受重大經濟損失,被告依法應承擔賠償責任,并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股民欲索賠1億左右
記者從知情人士獲悉,近期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集中開庭審理800余位股民起訴華聞傳媒證券虛假陳述糾紛案,索賠金額合計約1億元,現在華聞傳媒的索賠案件基本上已經都開過庭了,還有一小部分未開庭。
原告認為,根據《證券法》最高法院證券虛假陳述司法解釋相關規定,華聞傳媒在公開披露的2007年及以前年度報告中存在重大會計差錯,屬于證券市場虛假陳述行為,華聞傳媒虛假陳述行為導致原告投資該股遭受重大經濟損失(包括投資差額損失、傭金、稅金、利息),華聞傳媒依法應承擔賠償責任,并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對此,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律師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這是自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司法解釋實施以來,在財政部或專員辦作出行政處罰引發的證券民事賠償案中,華聞傳媒案原告人數和金額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案。
律師:對公司影響較大
華聞傳媒半年報顯示,201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0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63%。股民的索賠金額和公司上半年利潤大致相當。
北京市未名律師事務所張洪明律師表示,庭審中,華聞傳媒一方面抗辯 《檢查結論和處理決定》不是生效行政處罰,另一方面又拒絕回答是否繳納罰款,根據證據規則,原告據此推斷華聞傳媒已履行了《檢查結論與處理決定》中的行政處罰。
同時,張洪明律師指出,本案涉及800多位原告,1億元左右的索賠金額,又涉及投資者關系,如此性質特殊的重大訴訟,可能對股價產生較大影響,一旦賠償將對凈利潤產生重要影響。
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王樹軍律師則表示,華聞傳媒案的原告人數和索賠金額,是四年來全國最大的一起證券虛假陳述案件之一,本案的審判、調解無疑具有標本意義,將對我國證券市場規范發展及投資者保護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記者就華聞傳媒索賠案件的情況采訪公司,公司證券代表邱小姐表示,華聞傳媒的索賠案件現在還沒有結果,不發表意見,公司董事會秘書金日也不會說什么,不發表什么意見。記者也嘗試聯系了公司董事會秘書金日,不過截至發稿仍然未能聯系上。
推薦閱讀
人人公司(NYSE:RENN)今日宣布將以8000萬美元全資收購中國視頻分享網站56網(www.56.com),此交易將在2011年第四季度內完成。通過此次收購,56網將成為人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北京時間9月27日早間消息,人人公司(NYS>>>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