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監管的波瀾再次讓PE、VC界神經緊繃。
據凱威萊德律師事務所(Cadwllader)的數據,截至2011年4月份,中國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中,有42%采用了VIE結構,還有數千家未上市的公司在繼續采用VIE結構從事經營。
這其中,有PE、VC支持的企業眾多。
在香港京華山一證券集團華東與華南區首代唐浩夫看來,從過往的經驗看,中國政府對于一些事情的態度是既往不咎的,所以,取消所有的VIE不太可能。
當年,新浪為繞開政府對外資不得持有ICP牌照的限制,采用了VIE模式,這被眾多互聯網公司效仿,甚至,一些傳統行業的公司也陸續通過VIE模式到海外上市。
未來,如果中國政府要監管VIE,在一位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士認為,在外資受限制的行業,通過VIE繞開限制的,現在確實面臨比較大的政策風險,但對于其它不受限制的行業,VIE的風險應該不大。
但無論如何,只要有監管,就意味著,不再向以前那樣自由。
中國人常說的一句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VIE模式本身就是各種政策之下的對策。聽說,已經有公司在向律師尋求應對之策,而也有第三方服務機構聲稱,還有“妙計”繞道。
在監管似乎還未出來的這個“時間差”中,VIE產業鏈條上的公司、PE、VC、投行、律師等人士,是否該考慮應對策略?又是否能找得出策略呢?
謝爾曼·思特靈就是當年新浪上市時的律師,它與投行一起為新浪開創了VIE模式。一位曾就職于謝爾曼·思特靈的律師認為,投行、律師都是很有創意的,政策要是真的出來了,也一定會想應對之策和解決辦法。不過,她覺得,現在不必有過激的反應,最好還是靜觀其變,畢竟,政策還沒出來。
推薦閱讀
該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在一年前將派送范圍做了部分更改,鄒女士所要寄送的目的地儒林村不在派送范圍之內,只能將快件送到西集鎮后由收件人自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VIE監管驟變:有對策么?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