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有消息稱“證監會提交報告提議國務院叫停VIE模式在境外上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作出回應,稱“目前還不了解這個報告,但商務部準備和相關部門研究如何規范相關的投資做法和行為。”
互聯網公司上市走“捷徑”
VIE模式即協議控制模式,從新浪采用VIE模式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開始,這一模式就被中國互聯網行業視為規避國內監管、曲線引入外資并實現境外上市的“捷徑”,有統計顯示,幾乎全部40家境外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都存在協議控制現象。
VIE的初衷是規避國內監管,中國互聯網公司多因為接受境外融資而成為“外資公司”,由于很多牌照只能由內資公司持有,這些公司就成立由內地自然人控股的內資公司持有經營牌照,用另外的合約來規定持有牌照的內資公司與外資公司的關系。這一模式始終處于政策監管的灰色地帶,一旦監管鏈條收緊,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選擇將大大減少,各種類型的外來投資也將遭遇打擊。
“恐慌”源于一份據稱來自證券監管部門的報告,這份“關于土豆網等互聯網企業境外上市的情況匯報”已經在業內流傳多日。文件稱國內明星級互聯網企業幾乎均選擇境外上市,對我國互聯網國家安全已形成“嚴重威脅”,建議逐步引導互聯網企業選擇境內上市或回歸境內市場。昨日,有境外媒體引述四名法律界人士的話證實相關傳聞,報道稱,中國證券監管部門正建議政府取締VIE這種公司結構。
“監管早晚是要來的”
VIE前途未卜,引發了互聯網行業和投資界高度關注。分析普遍認為,叫停VIE,相當于堵死了互聯網企業境外融資的途徑,對新興行業及投資界的影響不容小覷。
易凱資本有限公司CEO王冉表示,“在不改變行業準入政策和發審制度的情況下貿然關上VIE大門,只會拖慢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步伐。”
互聯網觀察家謝文則表示,取締VIE的理由并不充分,“從目前消息面來看,出臺文件加以監管、限制是有可能的,但不會徹底禁止。”他認為,新規也不會在追溯早期以VIE模式境外上市的企業。一家正在辦理相關手續的互聯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還沒有獲得相關信息,但十分關注,“監管早晚是要來的。”
VIE已納入安全審查范圍
VIE模式一直備受爭議。在內地上市途徑窄、門檻高、大量外資徘徊在監管門外的時代,VIE成就了互聯網行業,國家相關部門也一直采取默許態度,沒有法律規定和專門政策加以規范。
有統計顯示,目前投資領域運用VIE的數量達到數千起,涉及從大學到鋼鐵公司等廣泛領域,隨著大量傳統企業也開始使用VIE模式,這一模式被指違背外資行業準入政策,并被用來逃避外匯監管、向境外逐步轉移資產等。
今年9月1日,《實施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規定》正式實施,《規定》指出,外國投資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實質規避并購安全審查,包括但不限于代持、信托、多層次再投資、租賃、貸款、協議控制、境外交易等方式。實際上,已經將外國投資者以協議控制并購境內企業納入安全審查范圍。
推薦閱讀
根據在線數據統計公司comScore的數據顯示,必應從推出至今,增加的市場份額并非是搶自競爭對手谷歌的份額,其增長的動力有一半實際上來自搜索市場排第三位的雅虎公司,其余的來自Ask.com和AOL,這也意味著必應的推出>>>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