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悲傷地告訴你們,我已被董事會主席電話通知被解雇。與你們工作是我的榮幸,祝你們一切順利。”當卡羅爾·巴茨9月6日下午在員工備忘錄寫下這段話時,她已經不再是雅虎的CEO了。雅虎董事會辭退巴茨后,并沒有馬上任命正式的接替者,而由財務總監莫斯擔任過渡期的CEO,這被認為雅虎董事會正在考慮出售雅虎部分甚至全部資產。
巴茨被解雇,被投資者視為利好。在她去職的第二天,雅虎股價從前一天的12.9美元上漲至近14美元,收市上漲5.43%。
曾經不可一世的雅虎,今天進入如此窘迫的境地,究竟是什么原因?
曾經的輝煌成羈絆 1995年,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共同創辦了雅虎公司,開展網上信息檢索服務。由于當時能夠提供免費信息檢索服務的公司寥寥無幾,雅虎很快獲得成功。當年秋天,雅虎的閱讀量達到每天300萬頁,每周2100萬頁。到1996年春,每周閱讀量已達4200萬頁,年底達到每周1億頁。1996年第二季度末,每天已經有200萬網民造訪雅虎,累計每天1400萬次,其中有75%是回頭客。
由于雅虎的日平均訪問量在當時無人可及,雅虎逐漸得到網上廣告客戶的認同。截止到1997年底,雅虎已擁有1700家客戶,而在1996年初,雅虎的客戶只有112家。與此同時,雅虎收入也翻了三番。
此后幾年,雅虎訪問量依然增長很快,股價也節節飆升。1996年以來,雅虎的股票已歷經三次拆股,從每股13美元增至1999年4月1日的每股168美元。1999年,雅虎全年收入增至5.89億美元,盈利達到6110萬美元。
然而,進入新世紀,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滅,所有互聯網公司都遭遇到成立以來最沉重的打擊,雅虎也未能幸免。2000年,雅虎在股價創下237.5美元歷史最高值后,開始急轉直下。不僅如此,由于對廣告收入的過分依賴,雅虎一度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2001年第一財季,雅虎銷售收入同比銳減42%,僅為1.8億美元,其市值從最高峰猛降92%,跌到110億美元。自那以后,雅虎元氣大傷。
此后,雅虎的幾任領軍人物(從特里·塞梅爾到楊致遠,再到巴茨),都未能將雅虎帶進新的巔峰時代。也許是過于依賴曾經給自己帶來榮光的原有業務,雅虎在創新業務上始終顯得頗為躊躇,以至多次失去本可再創輝煌的發展良機。
多次失策傷不起
雅虎從盛極一時到日漸迷失。今天這個結局,如果要完全歸咎于剛剛“下課”的巴茨未免有些不公平。從雅虎大事記中,你可以看到它在某個時候收購了某家公司,卻看不到它沒有收購誰,也看不到它沒有被誰收購。但就是在一次次不可見的決策中,雅虎一再與機遇失之交臂,也由此埋下衰敗的隱患。
雅虎那次轟動全球的錯誤決策發生在3年前。2008年2月,微軟提議,以每股33美元、總價44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雅虎。當時,雅虎正在為谷歌這個暴發戶般的強大對手而頭疼不已,而微軟則擁有一家類似雅虎的門戶網站,只是搜索實力遜于谷歌。微軟希望,通過聯手雅虎,來合力對抗谷歌。對微軟伸過來的橄欖枝,雅虎幾大股東非常想接,他們堅定地認為,這項交易可以讓公司走出困境。遺憾的是,當時的雅虎CEO楊致遠最終以收購價太低為由,拒絕了微軟的好意。楊致遠在此次重大機遇面前表現出的優柔寡斷,讓此后的雅虎步履維艱。
雅虎錯過的另一個機會是收購精于顯示廣告業務的互聯網廣告公司DoubleClick。顯示廣告曾經是雅虎阻擊谷歌的一張王牌,但在收購DoubleClick的問題上,雅虎卻顯得猶豫不決,讓谷歌鉆了空子,后者最終在2007年以31億美元的價格與DoubleClick簽署了收購協議,由此迅速縮小了與雅虎的差距,為今后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在更早的2001年,雅虎錯失收購谷歌的機會就更令人扼腕。當年,借助于雅虎的推廣,谷歌在全球互聯網搜索份額雖已增長到30%以上,但還不足以撼動根基雄厚的雅虎。當時的雅虎CEO塞梅爾曾向谷歌試探是否可以收購后者,但谷歌創始人佩恩和布林表示,谷歌價值已達到10億美元,他們并不想出手。2002年,雅虎本已有機會收購谷歌,但經過長達幾個月的艱苦談判,塞梅爾最終拒絕了谷歌50億美元的報價。從谷歌今天的高速發展來看,這也堪稱雅虎又一次重大決策失誤。
一次次猶豫,又一次次錯失良機,有幾個公司能禁得起這么多次重大失誤呢?
難逃被賣命運
楊致遠在2008年底卸任雅虎CEO后,很多人將他和雅虎的失敗歸咎于“優柔寡斷”。但換個相反性格的CEO就能讓公司局面有所改觀嗎?未必。
和楊致遠不同,他的繼任者、有著“鐵娘子”之稱的巴茨有著非常強硬的性格。13歲那年,她看到一條蛇時向祖母求助,祖母當即砍掉蛇頭,對她說:“你也可以做到。”這件事讓她記憶猶新,她也由此看到了果敢的力量。
在雅虎上任當年,巴茨裁減了700名員工,2010年初再裁560人。2010年3月,她將移動部門解體,并關閉了八個網絡業務實體,還將另外十幾個業務定位為“夕陽產業”,下手時一如當年祖母砍掉蛇頭般毫無畏懼。
然而,盡管有著和蘋果的喬布斯一樣的強硬性格,但巴茨卻沒能像喬布斯一樣將公司帶出泥潭。她的這些舉措更多是基于削減成本需要而做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提高了運營效率。但在今天,光有這些顯然還遠遠不夠——在互聯網進入變革期的今天,創新比任何改良都顯得更為急迫。而巴茨最大的軟肋是,她的技術背景無法讓她在互聯網領域有更大的遠見,她也很難為雅虎找到革命性的拳頭產品。而光是對原有產品進行翻新,在今天百變的互聯網領域根本無法取勝。
國際知名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數字營銷分析師夏爾·范博斯科克認為,雅虎對幾年前使其做大的領域過于執著。在夏爾看來,雅虎自認為用戶會訪問其網站,但現在用戶想要的卻是更加一致的體驗,用戶的注意力將轉向移動設備和由網友共同創作的內容。而隨著互聯網使用方式的徹底改變,雅虎“碰到了障礙卻不像其他競爭對手那樣去革新”。
同為老牌明星企業,藍色巨人IBM卻能在長達百年的發展中歷久彌新,長期處于不敗之地。唯一的答案就是:順應產業發展潮流,不斷自我推翻,不斷創新。而蘋果公司當年在喬布斯歸來后起死回生,同樣得益于勇于顛覆輝煌的過去。
今天的IT界,又一輪翻天覆地的革命正在進行。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這一新的發展趨勢下,產業格局將被改寫,新的明星企業悄然成長,而一些反應不夠迅速的老牌明星企業影響力正逐步減弱,諾基亞如此,摩托羅拉如此,惠普也是如此。
那么雅虎呢?未來將面臨怎樣的命運?市場研究公司WedgePartners分析師MartinPyykkonen認為:“需要有些魔術般的辦法來使雅虎公司出現增長,但我認為挑戰很可能超過任何一個人的能力。”也許,對于雅虎,任何單獨的個人都已經無力回天。而關于雅虎的下一個話題也許應該是:它將被誰吃掉?
推薦閱讀
有業內人士評價Vinux是徹底杜絕電商領域“假貨泛濫”的一劑良方。據悉Vinux電商系統是基于興趣圖譜技術建立的,人們的興趣、關系,以及分享等特性十分明顯,因此,VINUX系統上的信息擴散呈現出點狀,每個人都是信息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巴茨“下課”背后 雅虎的致命傷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