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正處于特殊的形勢中。奧巴馬入主白宮以來,美國社會越來越趨向分裂,共和黨與民主黨在一系列問題上都有不同主張,包括控制預算赤字、增加就業崗位、醫療保險等。明年是美國大選年,奧巴馬在這個節骨眼上推行請愿網站,可能并不是真的根據民眾意見制定政策,而為了借用民意向共和黨施加壓力,從而改善自身的執政處境。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
美國的請愿網站并不成熟,這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不要期待這種新式網站運營之初就“完美無瑕”。盡管美國可能從英國的“請愿網站”獲得一些經驗。但白宮需要不斷地監控系統在實際中的運行狀況,不斷修改它的錯誤。
——專欄作家莎拉·格蘭吉爾
“縱觀歷史,美國人常常通過請愿,在其關注的問題上尋求團結共識。如今,‘我們人民’網站為美國人提供了一條向聯邦政府請愿的新途徑,讓一系列的議題付諸行動。如果你的請愿獲得了足夠的支持,白宮工作人員將仔細閱讀您的請愿,保證它們被送往相應的政策專家那兒,并對您的請愿做出正式回應。”
這是美國請愿網站“我們人民”上的一段開篇宣傳語。9月1日,美國白宮宣布白宮官網將開設一項“網絡問政”的新功能,美國公民可在一個名為“我們人民”的白宮子網頁上,根據自己關心的重要議題提交請愿書,參政問政。
對此,奧巴馬總統表示:“當選總統之時,我就承諾使本屆政府更加透明,對民眾更為負責。白宮官網上的新專題‘我們人民’關注的就是,涉及大多數民眾的許多問題和關切,讓美國民眾直接與白宮溝通。”
首先須獲150個簽名
請愿網站“我們人民”顯示,任何一名年滿13歲的美國公民都可以在這個網站上撰寫或簽署一份請愿。請愿可針對美國現在面臨的任何重大問題,要求奧巴馬政府對此采取行動。
符合條件的美國公民,首先需要用個人郵箱地址在網站上申請一個“請愿賬號”。隨后,邀請與自己有相同意愿的民眾加入請愿,在請愿書中陳述一些對自己有影響的政策或者要求奧巴馬政府就國家面臨的挑戰,向民眾進行說明。
獲得請愿賬號后,該公民可以通過郵件、社交網站“臉譜”或“推特”甚至口頭介紹,向其他民眾宣傳自己的請愿內容。
白宮數字戰略主管梅肯·飛利浦向媒體介紹稱,為了保證請愿者的隱私權,他們在撰寫請愿書時,會獲得一個獨一無二的個人網址。該網址只有請愿者才能看到,但如果請愿者愿意,可以在互聯網上公開與別人分享信息內容。
“一旦請愿獲得了150個簽名,這份請愿將被公布在白宮的官網上,網友可以在網站上搜索到這個請愿。”奧巴馬的高級顧問大衛·普勞夫表示。
白宮須30天內回應
若要引起政府的關注,150個簽名還遠遠不夠。請愿者還必須爭取到至少5000個簽名。對于滿足條件的請愿,工作人員將會進行審核,確保它們被轉交至政策專家,并向請愿民眾發出正式回執。
白宮官員透露說,對于滿足條件的請愿,官方必須在30天內做出回應。總統奧巴馬也會親自回應一些請愿,但在正式回應宣布之前,政府官員必須對請愿內容進行匿名討論。
據介紹,該網站將在九月份晚些時候接受第一份請愿。不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白宮以前接受信件請愿的方式依然繼續有效。
問政形式與時俱進
29歲的公民詹姆斯日前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人民”應該讓政府站出來解釋為什么允許非法滯留者呆在美國。他們像所有公民一樣能獲得貸款,領取食物券,還能住在美國人的房子,美國公民憑什么為他們買單。
詹姆斯抱怨道:“這些都是用我們失業率高漲、賦稅飆升換來的,請總統在網站上為我們解釋下,為什么學校越來越擁擠,醫療保障變得像鬧劇?”
華盛頓州律師協會的瑪麗安·富蘭克林指出,美國第一憲法修正案規定:“議會不能夠制定法律干涉宗教自由,無權限制人們發表言論和媒體報道的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愿申冤的權利。”
請愿網站“我們人民”的頁面內容顯示,在美國的歷史中,請愿是一種讓美國人團結一致的方法。美國人通過這種方式告訴政府有關民眾的立場。從奴隸制的終結到承認婦女投票權,請愿在美國歷史的很多轉折時刻,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我們人民”這個平臺為美國人提供了一個創造、分享和簽名請愿的新途徑。美國人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傳達自己對政府政策和行為的意見與建議。
白宮數字戰略主管梅肯·飛利浦認為,網絡請愿是民眾與政府交流的一種新形式,這種方式強調的是底層民眾的聲音。
目前,奧巴馬正鼓勵民眾向議員施壓來執行就業策略、平衡聯邦預算。在其看來,“我們人民”將使得美國民眾就其關心的問題與白宮“直線”連接在一起。
“鼓勵請愿意在大選”
截至目前,白宮請愿網站尚未收到第一份民眾請愿。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美國正處于特殊的形勢中。奧巴馬入主白宮以來,美國社會越來越趨向分裂,共和黨與民主黨在一系列問題上都有不同主張,包括控制預算赤字、增加就業崗位、醫療保險等。明年是美國大選年,奧巴馬在這個節骨眼上推行請愿網站,可能并不是真的根據民眾意見制定政策,而為了借用民意向共和黨施加壓力,從而改善自身的執政處境。
陶文釗說:“使用互聯網的多為年輕人,奧巴馬當年選舉獲勝的一個原因就是運用網絡動員年輕的選民。他推行請愿網站,也有為大選做準備的考慮。”
專欄作家莎拉·格蘭吉爾撰文稱,美國的請愿網站并不成熟,這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不要期待這種新式網站運營之初就“完美無瑕”。盡管美國可能從英國的“請愿網站”獲得一些經驗。但白宮需要不斷地監控系統在實際中的運行狀況,不斷修改它的錯誤。
格蘭吉爾還表示,民眾需要關注的不僅是這個網站上公布了什么或它如何運行,而是從長遠來看,白宮將運用這個網站來實現什么。如果合理運用,請愿網站將成為民主的新工具。“但同時,正如‘臉譜’等社交網站一樣,吸引公眾的積極參與至關重要,政府應該從這個角度下足工夫。”
紐約市民吉恩·施密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她根本不會將自己的名字留在“我們人民”上。這只是白宮用來減少民眾運動的一項措施罷了。即使真的有5000人在這個網站上彈劾總統,他也不會因此下臺。她對政府這種“小伎倆”感到不屑。
弗羅里達州一家網絡公司的員工蘭頓·海格的觀點與史密斯類似。海格覺得,這又是一項轉移注意力的措施,讓民眾誤以為自己的觀點很受重視。他說:“當你們在網站上使用真名請愿時,請小心點,調查人員可能據此追捕你。看來我要升級我的ip地址保護軟件了。”(
推薦閱讀
據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將推出一個媒體平板,方便用戶分享音樂、電影和電視節目,從而將用戶的資料頁面打造成娛樂中心。Facebook發言人拒絕對此置評。上述音樂服務公司也拒絕發表評論。知情人士稱,詳細計劃有可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奧巴馬推出請愿網站 問政形式與時俱進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