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美股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一共有26家中國公司從美國三大市場退市,幾乎占到了中國概念股總數的十分之一,而退市方式主要包括退至美國粉單市場,退到OCTBB繼續交易以及完成私有化主動要求摘牌等三種。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企業去美國OTCBB借殼上市這種在中國盛行多年的模式,已經到了盡頭,中國企業上市還是必須回歸主流,但未來仍有中概股存退市可能。
退市原因一:股價低迷流通性差
記者昨日粗略統計了一下,截至到上周五收市,有70家中概股的股價不到2美元,包括武漢通用、WSP控股等20家中概股的股價不到1美元。
據悉,一些中概股正是股價長期處于1美元之下,后被轉移至粉單市場繼續交易。
而在股價長期低迷的情況下,這些中概股的交投也非常不活躍,在上周五的市場交易中,多達38只中概股交易不到1萬股,有的全日交易只有幾百股。
對此,紐交所亞洲區總經理楊戈表示,中概股流通性不好可能有很多因素,一是行業或商業模式不被投資者認同,二是投資者關系做得不夠好,三是投資者構成里大型機構長期投資者比例太高。
退市原因二:信息遭質疑
在中國概念股遭遇的危機中,其財務涉嫌造假是主要原因之一。除了東南融通之外,包括今年8月初退市的江波制藥也被外界質疑財務信息不公開。同時,一些中概股信息披露不及時,也是導致其退市的主要原因。
今年3月,中國珠寶首飾公司福麒國際因未能披露2009年財報,被納斯達克退市。2010年10月14日,同心國際也因未能及時提交年報被勒令退市。事實上,自3月以來,因未能按規定及時披露信息、不符合交易規則、財務遭質疑等,中國高速頻道、艾瑞泰克、盛大科技、盛世巨龍、納偉仕、智能照明、數百億等8只中國概念股被相繼停牌。
預期:未來仍有中概股退市
美國永李資本(亞洲)有限公司副總裁杜向陽對本報記者表示,一些中國企業的經營和業務情況,海外的投資者并不了解,加上信息溝通不暢通,導致了部分中國企業的股價一直很低,估值也處于洼地,交投很不活躍,因此導致部分企業選擇退市,北京安翔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河源向本報表示,已經上市的中概股在信息披露時間以及財務準備性仍有可能不符合美國的制度,因此還有中概股退市的可能。
i美股則表示,未來還有三類有可能退市的中概股企業:一是由于各種原因被交易所暫停交易。第二類是仍然在交易,但收到交易所停牌通知或警告的企業,包括聯游網路和開元汽車等。據悉,聯游網路公司股票連續30個交易日的最低買入價不足1美元,違反了上市規則中的“最低買入價要求”條款,接到納斯達克的“不合規通知”。第三類則是仍然在交易,但謀求主動私有化退市。
業內:海外借殼已經到末路
仍由不少中國企業準備海外融資,日前傳出包括京東商城以及去哪兒網也有意海外IPO的消息,對此,上述業內人士黃河源表示,從土豆網不久前的成功上市可以看出,只要有好的盈利模式以及盈利前景,海外投資者還是歡迎中國企業的,中國企業海外IPO的大門并未徹底關閉。
對去美國OTCBB借殼上市這種在中國盛行多年的模式,紐交所亞洲區總經理楊戈則認為已經到了盡頭。因為經過中概股危機,監管機構和投資者已經非常清楚這種模式帶來的弊端和風險,并建議企業上市還是必須回歸主流,走IPO上市的正規途徑。
推薦閱讀
維基揭秘網先后3次公開美國政府秘密文件,涉及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美方敏感外交文件。多家商業機構隨后斷絕與維基揭秘網的業務往來。萬事達、威士國際組織、PayPal公司等支付業務提供商停止向維基揭秘網匯款業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今年26家中概股從美退市 股價低迷流通差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