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 隨著競購的推進,迪斯尼和新聞集團出售HULU的原因也開始浮出水面。據外媒報道,內容平臺經營不善才是讓東家們決心將其出售的最大原因,其中內容平臺不具有競爭力以及廣告模式首當其沖。
媒體BUSINESS INSIDER稱,迪斯尼和新聞集團出售HULU時,主要目的不是短期內獲得大量的現金,更多的是想把HULU公司出售給一家能夠將HULU打造為NETFLIX有力競爭對手的企業。這樣的話,在線視頻服務競爭的加劇,將推高視頻線上授權費用,這點無疑是迪斯尼等影視公司在面對新媒體流媒體視頻競爭時的最大期望。
其次,HULU的低價廣告策略讓他的東家很難接受。HULU的銷售團隊對廣告投放價格進行打折,大公司發現很難將HULU的廣告高價賣出。即使 HULU也建立了不同的、更創新的廣告產品,低價格達到更多的廣告出售效果,但這樣做卻對廣告銷售本身還是造成了不利影響。
即便是有免費的內容,卻還是面臨了盈利難的問題,對于國內部分經營長視頻業務的視頻廠商來說更是如此。國內知名廠商樂視網前不久公布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其版權分銷的收入占總收入的50%以上,收費服務與廣告收入才共同占半。雖然公司負責人表示這種情況會在下半年得到改善,但是其目前的商業模式還是令人擔憂。而同樣經營長視頻的搜狐視頻,在豪擲8000萬完成購買、推廣“新還珠”后,又花費了相同的價格對“永不磨滅的番號”進行了獨家版權購買和推廣。即使有了搜狐門戶這棵大樹依靠,但是能否將花出去的錢收回,答案并不明朗。內容聚集這條路是否能夠帶來用戶聚集的效果仍值得廠商深思。
高價版權的泡沫何時會破,眾口不一。但是在泡沫之外,不少企業也在堅持原有路線的前進,穩扎穩打。如悠視網在日前宣布不再購買版權內容,而是推出一個新的客戶平臺,網聚各大視頻站點的優秀內容,進行平臺運營。此外,還有視頻企業優朋普樂,堅持了“不做獨家”、“版權分銷并非商業模式”的版權內容購買原則下,順利完成了PC和移動終端流媒體視頻業務的幾十萬用戶積累,并已開始向電視屏幕進發。據了解,該公司在今年3月成為6張互聯網牌照方之一南方傳媒互聯網電視業務的合作伙伴,負責平臺運營服務。分析人士表示,在電視屏幕業務上,不僅僅是原來的幾十萬存量用戶會從PC和移動終端延伸而來,憑借良好的服務優朋普樂必然會吸引到新的用戶,用戶量過千萬級也不會用太長的時間。 在殘酷的燒錢車輪戰中,或許優朋普樂的優勢在于,內容積累和平臺運營一個都不少。“每一家互聯網公司,單靠內容無法完成用戶的積累,無論在電視機屏幕,還是在PC屏幕,都是做一個平臺,內容與平臺是一個相輔相成良性的關系。”優朋普樂CEO邵以丁表示。
推薦閱讀
TrueCar表示該公司已經幫助用戶購買超過35萬輛汽車,部分得益于該公司與美國農業局、美國運通和美國美國銀行等公司達成的汽車購買合作項目。TrueCar在聲明中表示,此前的投資者已經選擇以1:1的比例將他們的優先股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迪斯尼出售Hulu之謎待解:平臺運營不善 面臨盈利難的問題?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