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稱“上海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敏感度很高。”因此他把創新工場在北京之外的第二個基地落戶上海。
2009年9月7日,48歲的李開復離開谷歌,開始創業——宣布成立創新工場。
李開復的個人號召力以及“種子基金+天使投資+全方位孵化”的獨特模式,令創新工場成為當年投資界和產業界的一大焦點。
至今,5年時間還未過去一半,外界開始羨慕創新工場“錢太多了怎么花”。
成立以來兩年間,創新工場已經審閱了超過2500個項目,投資孵化了39個項目和公司,投資金額超過2.5億元人民幣,投資企業價值接近30億元人民幣。
此外,創新工場的入孵企業已經申請了15個國內專利,5個美國專利,吸引500多名國內外的頂級人才,成為北京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的產業聚集地。
兩年來,創新工場的獨特模式沒有隨時間流逝而消退,反而更加升溫。其已成為國內多個省市的學習案例,成為了美國白宮“總統奧巴馬國家創新戰略”小組的研究對象,更于近日成為首家由中關村管委會認定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型孵化器”。
“人滿為患”
清華科技園創業大廈的16層是創新工場最先起步的地方,而早在一年前,創新工場便礙于人滿為患,不得不搬離這里。
北京中關村第三極大廈是創新工場現在的辦公室。在這個2000多平方米的面積內,也是人頭濟濟。
“人實在太多了。工場里的工位早已經不夠坐,只有等畢業團隊搬出去了,新團隊才能進來。” 創新工場創始人兼新聞發言人王肇輝最近總是這樣“幸福地抱怨”。
回想起“上工”第一天幾個人對著空蕩蕩的辦公室,你看我我看你,然后問李開復“我們今天干什么?”的狀況,王肇輝不無感慨。
而人滿為患也是創新工場合伙人、首席運營長陶寧最為頭痛的問題。
“怎么幫快畢業的團隊在中關村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找到便宜而體面的辦公場所,剛畢業的團隊都還非常稚嫩,我們希望他們能離工場近一些,這樣隨時可以回來參加工場的活動或尋求幫助。”陶寧這樣說。
王肇輝介紹,目前創新工場已經從2500多個項目中成功孵化了39個項目,投資金額超過2.5億元人民幣,投資企業估值更是已接近30億元人民幣。
“這是我們兩年來取得的一些小小的成績。”王肇輝的語氣中不無驕傲。
據悉,目前創新工場孵化的好幾個項目在業內已享有相當知名度,包括手機操作系統“點心”、社交問答網站“知乎”、網頁游戲開發“行云”、輕博客社區“點點”……
工程師+導師
創新工場能為創業者帶來什么?
“創新工場通過針對早期創業者需求的資金、商業、技術、市場、人力、法律、培訓等提供一攬子服務,幫助早期階段的創業公司順利啟動和快速成長。同時幫助創業者開創出一批最有市場價值和商業潛力的產品。創新工場投資方向將立足信息產業最熱門領域:移動互聯網、消費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云計算。”這是創新工場網站的官方解釋。
對此,陶寧形象地稱,創新工場的服務團隊中,人人都是“補鏈工程師”,同時充當“貼身導師”。
“企業和項目缺什么,我們就幫助他們補什么。”陶寧這樣說。
相比傳統意義上的風險投資,創新工場更關注于產業鏈的完善與精度。創新工場本身看上去更像是一個互聯網的大公司。
在第三極大廈的辦公室,除了創新工場的管理人員,眾多入孵企業也是濟濟一堂。
一起吃飯,一起工作,用一樣的電腦和桌椅,除了李開復和陶寧有自己的格子間辦公室,所有人都在開放領域辦公。
“這樣做就是為了讓我們了解在孵企業的招聘、文化、管理以及各個方面。”王肇輝說,進入創新工場的創業企業,在早期的6個月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快速開發產品。
“小公司跟大公司比有什么優勢?惟一的優勢就是快。如果不夠快,也就不可能跟大公司去競爭。”陶寧介紹,在創新工場的小公司可以心無旁騖,不用更多關注財務、招聘、場地,只需要一心一意把產品做出來;而第二步進入市場推廣和用戶獲取階段,這時,創新工場的市場部門和業務拓展部門也會出馬幫助其走第一步,媒體部門幫助其做市場宣傳;而后續的公司注冊、稅務問題等,工場也會給予幫助;并通過一系列培訓,令其在財務、招聘等方面具備自己的能力。
針對智能化手機設立的“點心”操作系統,是創新工場初期重點培育的12個項目中首個最成功、也是最早獲得A輪融資的項目。去年12月,搭載“點心”操作系統的夏普兩款手機已上市,今年3月,夏普又推出了兩款基于新版“點心”的新機。目前“點心”的估值已經達到5000萬美元。
“點心”CEO張磊,在加盟創新工場之前是百度無線事業部負責人,張磊是創新工場花了很久找到的CEO。
創新工場的“工友”形容張磊是個很理性的人,凡事喜歡分析一二三。
在張磊眼里,“創新工場首先是一家投資公司,第二,它是一個支撐平臺,最后才是一個孵化器。”
“開復除了是我的同事、投資人之外,還解決了我的人才招聘、法律、公關、IT、政府關系等事務,讓我專注于產品、研發和商業,可以快速成長。對我來說,也沒有后顧之憂。”張磊這樣說。
美元基金上路
成立之初,獨特的模式以及李開復的號召力,為創新工場招攬了豐厚的資金以及人氣。
2009年8月,在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的支持下,創新工場吸引了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和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的關注。除了陳士駿進行了個人投資外,前三者均代表公司以機構投資者身份介入,一共募集了9個投資股東的投資。
李開復一度稱,將募集8億元用于創新工場的第一個5年周期。
現在,5年時間還未過去一半,外界已經開始羨慕創新工場“錢太多了怎么花?”
據悉,就在數日前,創新工場總額達1.8億美元的首支美元基金已完成募集,中經合集團、富士康、奇虎360、俄羅斯投資人尤里·米爾納等共同參與。
據了解,美元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包含數十家國內外機構、公司以及近十位知名投資人,由創新工場和中經合集團共同創立和管理。
其中參與投資的金融投資機構和公司有:中經合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新東方集團、美國硅谷銀行(SVB)、紅杉資本、IDG、中華電信、聯發科、臺北工研院、美國退休基金、奇虎360、加拿大退休基金、Baillie Gifford、Foundation Capital、SAP、貝塔斯曼、摩托羅拉、Autodesk公司、新加坡電信等。
投資人方面則包括,被稱為硅谷投資教父的羅恩·康威(Ron Conway),以及俄羅斯Mail.ru(即DST)創始人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等。
羅恩·康威透露,他在個人投資之外,還推薦了很多硅谷的投資人進行跟投,他期待創新工場能有更多的成功。尤里·米爾納也有同樣的期望,他提出的希望是:“創新工場能孵化Facebook、Groupon、Zynga這種規模的公司”。
創新工場內部另一支人民幣基金,也預計將于未來數月內募集完畢。這支基金計劃募資7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騰訊、巨人、藍訊、上海市創投引導基金、中關村管委會引導基金等公司或政府引導基金均已確認投資。
創新工場主要孵化項目
◆ 針對中國用戶使用習慣打造的互聯網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點心”
◆ Android手機助手軟件“豌豆莢手機精靈”
◆ 針對中國移動開發者的統計分析工具“友盟”
◆ 社交問答網站“知乎”
◆ 社交和網頁游戲的發行公司“行云”
◆ 輕博客社區“點點”
【李開復:有時候還要做翻譯】
離開谷歌的那一年,李開復48歲,也正是在那一年,李開復投身創新工場的計劃。
李開復笑稱自己是中國最老的創業者之一,這個年紀才出來創業。
“如果5年下來,沒有一個項目成功,我就只能選擇退休了。我已經做好了背水一戰的準備。”創新工場成立之初,李開復為自己作好了最壞的打算。
不過,面對創新工場的成長,李開復的退休計劃顯然只能無限期延遲了。
“肇輝,明天你把我安排到哪里去了?”有時候,李開復會和工場新聞發言人王肇輝開這樣的小玩笑。
隨著團隊規模的不斷擴充,待孵化的項目越來越多,需要見的投資人越來越多,李開復屬于自己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除了偶爾陪伴家人,他幾乎隨時隨地在工作。
作為創始人,李開復對每一個部分都親力親為,既為產品做測試,還要負責網羅人才,有時候還要做翻譯。“我覺得這不成問題。以身作則是我的管理風格。”李開復這樣說。
當然,除了自己的事必躬親、以身作則,李開復的名人效應和龐大的微博粉絲,也為創新工場投資的項目及公司帶來偌大的廣告效應。
目前,李開復在騰訊、新浪兩個微博的粉絲加起來2000萬人,任意一條微博或者轉播都會為旗下網站帶來巨大的流量和品牌效應。用創新工場旗下公司一個CEO的話說:“VC只有行業品牌,但李開復老師更有公眾品牌,大大利于產品推廣。”
在個人維護兩大微博的同時,他的身影還出現在“知乎”、“點點”等創新工場投資的項目上,為他精心呵護的“孩子”們贏得成長期最高的關注度。
【俞敏洪:李開復帶動更多創業夢想】
“他原本可以舒適地找一個國際機構,拿著數百萬美元的年薪。”創新工場第一批投資人之一、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說,創業前,李開復曾和俞敏洪探討過創業的問題,當時俞敏洪問李開復,“你快五十歲了,一輩子再往后還有出來的機會嗎?”
李開復毅然決定了創業。
創新工場的創始人有四名,除了李開復,分別是管理合伙人汪華、新聞發言人王肇輝以及產品總監王曄。王肇輝和汪華是1978年出生的,王曄是1982年出生的。李開復的資歷、人脈、經驗比他們多很多。創新工場最先就是一個中年創業者帶著三個年輕人一起做起來的。
在俞敏洪眼中,李開復是創新思維的前鋒。一個有創新思維的人,國家是要鼓勵的。他創業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他表明了對中國政治的信心,如果對中國政治沒信心,他是不會這樣做的。對中國政治的信心很重要,因為中國正處于一個轉型改革期,有識之士能帶動無數的人,那么開復這樣做就給很多海外投資者、歸國華僑帶來了信心。”
“如果李開復成功,會給一些國際化公司高管帶來一些創業的夢想。這些人由于有國際化大公司的科技管理經驗,又有國際資本資源,如果他們敢于出來創業的話,會帶動一批中國新的公司模式的發展,他們更會利用國際資源。因為這些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中西文化都熟悉,英文和中文一樣講得流暢。”俞敏洪說。( 曹敏潔 )
【創新工場給當地產業帶來的十大轉變機遇】
首先,創新工場模式鼓勵支持早期創業,符合“十二五”規劃所倡導的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增強中國企業全球競爭力和改善人才結構的大方向。
第二,創新工場創造的“選取產業+創造企業+孵化加速+風險投資”為一體的全新投資模式,全球惟一。創新工場的模式也已成為北京、深圳、成都、重慶、南京、杭州、臺北等地科技園區的學習模型,更吸引了美國白宮奧巴馬總統智囊團的關注,成為“總統奧巴馬國家創新戰略”的研究案例(President Obama’s Nat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
第三,創新工場專注于特定行業和領域,在短時間內聚集創業者和技術人才,可以快速形成一個產業。過去的科技創業企業基本是自生自滅,成活率相對較低,也很難形成產業聚集效應,成功基本是小概率偶然事件。而創新工場模式改變了這種“靠天吃飯”的創業局面,利用自身的人才資源和人脈,通過行業研究和挑選,可以快速奠定當地產業基礎,改變當地的產業結構,成為未來的產業支柱和重要稅收來源,同時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第四,創新工場是在創造新型科技企業,而不是引進其他地區的已有企業,可以有效幫助當地形成自己的核心企業和價值,培養屬于自己的企業家和創業者,改善整體的創新創業環境和文化。假以時日,這些企業就可以成為當地新的稅收來源和就業基地。
第五,創新工場關注的互聯網領域是高端人才聚集地,通過每年幾十家新企業的創立,可以吸引一批高端人才留在或進駐當地,提升和改善當地人才結構。每一年可以吸引和創造幾百個高端工作崗位。每個月創新工場多樣的各種技術會議和交流,可以幫助形成當地的產業影響力和知名度,為同一類技術企業在當地的設立創造和奠定人才基礎和技術氛圍。
第六,創新工場的扶植和孵化培育工作可以量化開展。每年在當地新注冊的公司約為20-50家,這是當地科技行業的先鋒隊和領軍者,是未來更多創業者的搖籃。根據互聯網行業規律,在3-5年期間,這些企業都將成為稅收的產生者,而且將呈指數成長趨勢。約在4-8年時間內,這其中將產生2-8家上市企業。
第七,創新工場集成的投資功能將吸引國際和國內的資金到當地,幫助當地的新興企業快速成長。創新工場不僅僅設立有自己的美元和人民幣早期基金,具備專業的投資團隊,更因為所創造企業的高質量,可以吸引國內外的知名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緊隨創新工場的項目,將大筆資金吸引到當地。
第八,創新工場特別關注的高科技領域以及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法律專家,可以讓當地的專利水平得到提升,得到不僅僅國內,而且是國際范圍的專利保護。這讓當地可以在未來的發展中處于主動位置,甚至成為某一領域在國內或者國際的領頭羊。
第九,創新工場的進駐,可以使當地的創業環境得到提高,會聚集周邊地區的高質量創業者。從創新工場畢業的成熟企業,將進駐當地孵化基地或者產業園,和其他產業園和孵化基地形成良好的互動和互補,提升當地整體商務水平和產業營收規模。
第十,創新工場關注的互聯網領域,屬于輕資產的綠色產業,對于當地產業改造有百利而無一害。
推薦閱讀
谷歌已獲得中國政府發放的互聯網牌照,允許谷歌未來一年繼續在中國市場經營。記者從谷歌中國方面證實了這一消息,谷歌中國的相關人士對此表示,谷歌ICP牌照的年檢獲得通過。 據境外媒體報道,谷歌(Google Inc。)發言>>>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