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第四季度,主打手機B2B2C購物領域的立即購拋棄了貨到付款的支付方式,今年年初,它又放棄了自己的手機wap站點。立即購對其業務模式如此“動刀”的原因,還要從移動互聯網生態環境變革說起——
目標用戶的變化
“最早,我們推出產品的時候覺得哪些用戶能用就用,后來發現,我們手機平臺的很多用戶都是農民工或是邊遠地區的人。因為在邊遠地區,很多東西都沒有,所以人們要通過手機來購物,因而也需要貨到付款這種支付方式。”立即購CEO成維忠告訴《中國計算機報》記者。
但是,隨著iPhone、Android手機的發展,相較過去的功能機時代,移動互聯網的生態系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我們看到未來主流的用戶群體還是在城市中,而且也看到女性的購物能力很強。” 成維忠解釋說,“所以我們改變了策略,將目標用戶定位在一、二、三線城市的年輕女性。由于這些目標用戶已經習慣了在線支付這種方式,又考慮到貨到付款的回款周期慢,因而我們果斷地砍掉了貨到付款。”
實際上,這種改變并非只有成維忠感受到。
買賣寶CEO張小瑋告訴本報記者,2009年以后,電信資費下降、硬件條件改善,以及應用服務商加大力度將自己的服務搬到移動網絡上,帶動了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第二次增長——城市人口或者說傳統互聯網人口向移動互聯網遷徙。“這是整個移動互聯網領域的變化”。
如此網市場總監雷洲也持有類似的看法:移動電商的使用人群發生了變化。“以前是‘三低人群’多,現在則有越來越多的高收入、高學歷階層進入。”
而創新工場合伙人汪華在近日舉辦的2011派代電子商務年會上也曾表示,移動互聯網有兩個平行的世界,第一個是以非智能機用戶為基礎的無線網絡,第二個是以三四千萬iPhone、Android手機用戶為基礎的移動互聯網。
在汪華看來,這兩個世界的用戶特點是不一樣的:“在第一個世界,移動電子商務面對的是學生群體,業務往往會下沉到二、三、四線的市場,產品是滿足生活基本需求的;而在第二個世界,iPhone、Android手機使用者更多的是傳統互聯網人群,這些人都是在傳統互聯網電子商務上交易過的。”
手機上網用戶群體的變化是移動互聯網生態環境改變的一個體現,它讓移動電商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和戰術。而讓移動電商必須做出判斷和決策的另一方面來自于對手機平臺和技術的選擇。
平臺和技術的抉擇
“相比較PC互聯網,在手機上做一個獨立的電商網站挑戰很大。”成維忠告訴本報記者,這其中一大挑戰就是手機上的平臺和技術有很多。“你要分別投入做好幾個平臺,這需要資金和人力,而之后的維護成本又是一大塊”。
正因為如此,很多企業需要在眾多平臺中作出選擇。“選擇平臺重點看兩點。”1號店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要看每個企業自己的目標受眾群在哪兒,二還要看手機市場的發展趨勢。”
實際上,據記者了解,很多移動電商企業也都是基于這兩點做出決策的。
立即購在把目標客戶定位于年輕女性后,認為這些用戶很看重手機頁面的展示效果,因而放棄了wap站點。同時,“由于在iPhone上,年輕女性的購物比率遠遠大于其他人群,所以立即購在選擇平臺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定位,選擇了在Android和iPhone上開發客戶端。”成維忠表示。
不過,雖然開發了Android和iPhone的客戶端,但成維忠告訴記者,客戶端模式只是輔助的,他們投入的重點在基于HTML5技術的網頁產品上。“現在,客戶端形式很熱,但是一個手機裝的應用畢竟有限。所以,我認為未來的主流還是網頁形式。因而在客戶端這塊,我們沒有重點來推。”成維忠解釋說。
買賣寶也是既有客戶端形式,也有頁面形式。在客戶端方面,買賣寶已經開發了基于Android、Symbian、Java等的版本,但并沒有開發iPhone版。“我們主要服務的是中國的‘草根階層’,即非城市人群,而iPhone所面對的人群都是高端用戶,不是我們所服務的人群。我們只著眼于服務我們的目標用戶,他們用什么手機,我們就做什么版本。” 張小瑋解釋了iPhone版“缺席”的原因。
汪華也表示:“我們有一個項目跟電商有點類似,叫酒店達人。該項目在選平臺的時候,最后把Symbian平臺放棄了,wap平臺也沒有用。這主要是因為用戶群。Android和iPhone的用戶雖然在手機用戶里占的比例較小,但卻可能占據了中國一大半的酒店訂房用戶。”
而大眾點評網則認準了Android和iPhone良好的發展趨勢,開發了基于這兩個平臺的客戶端產品。而對于Windows Phone,大眾點評網CEO張濤認為,由于Google買了摩托羅拉移動,讓整個產業關系變得很微妙。“雖然Google說是為了專利才買摩托羅拉移動的,但總會讓其他手機制造商產生顧慮。這對Windows Phone可能會是一個機會。因此,大眾點評網也會更加關注Windows Phone”。
不過,優視科技CEO俞永福認為,雖然基于Android和iPhone的客戶端開發很熱,但是還是要避免跳入陷阱中。
“移動電商絕對不能只做好Android和iPhone的客戶端,wap網站也不是已經過時了。”為什么?俞永福表示,幾乎沒有一家公司來自手機網站的交易量低于過60%,也就是說在最極限的情況下,60%的交易額來自手機門戶,40%的交易額來自客戶端。“原因極其簡單,你不可能讓用戶在還不知道你賣的東西是不是用戶需要的情況下,就讓用戶去裝一個客戶端。裝一個客戶端是很有風險和難度的,下載一個客戶端大概需要1兆。“所以說,未來在移動電商方面,首先要做好的是手機門戶。”他建議,“wap網站和客戶端開發應并舉,wap是你的業務量,客戶端是你的形象。”
如此網的移動策略似乎印證了俞永福的觀點。如此網計劃近期首先開通一個wap站點,因為wap站點使用范圍更大,且開發成本較低。“目前一個iPhone 客戶端的開發價格約在2萬元左右,wap站點開發一般5000元不到就可以搞定了,便宜的甚至只需要2000元。” 雷洲向本報記者透露。
更多的創新維度
“創業者的重點應該放在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上。無線互聯網對眾多電子商務模式來說,受影響較大的是團購。” 凱鵬華盈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周煒表示。
事實確實如此。支付寶無線事業部總監霍光觀察到的情況是,團購網站在手機購物上的步伐遠快于B2C平臺。“如拉手網、美團網都成立無線事業部,在客戶端覆蓋與功能更新方面遠勝于傳統B2C電商。這主要因為本地服務與電商結合之后,產生了非常不一樣的市場機會和環境。”霍光表示。
這些都要得益于移動網絡比固網更多的創新維度。張小瑋解釋道:“第一個創新維度是用戶維度,企業通過移動互聯網接觸到的用戶群的屬性會更多。第二個是功能維度,手機比PC多了很多功能,比如說,手機標配攝像頭,可以進行定位等。第三個維度是場景上的創新,手機所處的場景可以很多。電子商務做的是實體經濟,實體消費和場景有很大關系,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下,會有不同的消費行為。”
其實,這些功能和場景方面的創新正不斷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1號店的手機客戶端產品可以讓用戶進行條碼掃描購物:用戶用手機的攝像頭對準產品包裝上的條碼,手機上很快便顯示出該產品在1號店的銷售價格。用戶這時可以直接選擇購買數量,然后下單。而大眾點評網則可以讓用戶通過“附近”這一功能,在用戶所在地附近搜索商戶,并獲得優惠券等。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上周六報道,全球最大的團購網站Groupon很可能被美國證交會(SEC)推遲上市,原因是公司CEO安德魯的一封郵件被泄露。據悉,安德魯在發布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駁斥了媒體關于該公司使用非常規會計指標將營銷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無線互聯網時代 移動電商的創新維度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