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10個月之后,麥考林(MCOX)的股價較發行價下降近九成。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8月26日周五收盤,麥考林僅以1.45美元/股報收,而其市值也僅為8393萬美元,雙雙創下上市以來新低。至此,麥考林的市值已經低于IPO融資的1.13億美元。
似乎五個多月之前牽手新浪共同突破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舉措并沒有讓麥考林獲得理想中的預期。
股價跌跌不休
當中國概念股不再被美國資本市場所熱捧之后,麥考林的股價也隨著大多數中國股票的走勢而“直線下降”。
北京時間8月26日晚間消息,麥考林周五平開低走,早盤一度下跌至1.45美元,創上市以來股價新低。截至當晚,麥考林下跌8.86%,報1.45美元,成交量18.61。目前,麥考林的市值為8393萬美元,不及IPO的融資金額1.13億美元。
2010年10月26日,麥考林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發行價為11美元/ADS。上市以來,麥考林一度沖高至18.50美元,但昨日該股僅報收1.45美元,較最高點下跌幅度達90%以上。
在上市鐘聲敲響的2010年10月25日(美國東部時間),麥考林開盤即沖高至17.50美元,較IPO發行價高出6.5美元,收盤時麥考林股價報于17.26美元,漲幅56.91%。但是誰都不曾想到,這個價格竟然是麥考林登錄納斯達克至今最高的收盤價。
麥考林在其上市之后的兩個月之中,由于接連受到投資者質疑過度包裝財報、IPO相關文件中存在誤導投資者的虛假信息披露和數起集體訴訟等風波沖擊,其股價一路下行。
除此之外,麥考林的業績下滑也成為其股價下滑的一個原因。麥考林2011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第一季度凈營收為4810萬美元,相比2010年第一季度的4930萬美元下降2.4% ; 2011年第一季度凈虧損為390萬元美元,相比2010年第一季度凈虧損150萬美元上升了153%; 2011年第一季度毛利為174萬美元,相比2010年第一季度毛利208萬下降了16.7%。
麥考林的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顧備春表示,未來總體支出會繼續向互聯網傾斜。一季度麥考林網絡平臺營收同比增長25.9%,營收成本同比增48%。
而顧備春則直接在財報會議上表示,一季度的三分之二都投入在互聯網上。“要花錢的地方的確很多,包括廣告營銷、人力成本、物流建設、IT系統等等。單拿廣告一項來說,2010年電商熱潮導致幾乎所有投放渠道價格水漲船高,廣告投入勢必上漲,但是不投又不能持續吸引新用戶。”在網互聯網轉型的過程中,麥考林面臨的成本壓力劇增,此前保持了較高的毛利率與其目錄郵購業務占較大比重相關。
聯姻新浪成效待解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果麥考林不能快速實現自身轉型,其與新浪的“聯姻”就顯得尤為重要。
早在今年3月,新浪和中國動向集團以每股ADS(美國存托股票)6美元的價格從紅杉資本手里共同購買麥考林共計29%股份,其中新浪所購得的1100萬股約占總股本的19%,中國動向集團則持股10%。
出售29%的股份之后,原麥考林第一大股東紅杉資本的持股比例下降至33.8%,但仍為第一大股東,而新浪僅僅出資不足7000萬美元就得到了一次試水電子商務的機會。
彼時,新浪CEO曹國偉公開表示,能夠戰略性入股麥考林,代表著新浪將攜手麥考林進軍互聯網電子商務領域。
但是資本市場并未給新浪足夠的“面子”,交易宣布之后,麥考林當日大漲9.5%,新浪則微跌3%。
然而,按照麥考林8月26日收盤價1.45美元計算,新浪這筆投資的賬面虧損已經約為5000余萬美元;同樣,購買麥考林近579萬股ADS的中國動向集團,目前的賬面浮虧也已經達到近3000萬美元。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研究員莫岱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認為,從麥考林的角度看,其雖然號稱電子商務第一股,但過去很大程度上依整賴目錄銷售。現在麥考林急于向互聯網銷售轉型,但是它會碰上入口問題。
“而從新浪的角度看,大家都擔心微博的盈利模式,其實曹國偉多次談到電子商務。很多人不理解微博與電子商務的關系”,莫岱青告訴記者,“新浪要嘗試用微博做電子商務,第一個大客戶當然不應該是沙縣小吃、螺絲粉先生這樣的小客戶,凡客京東又搞不定,那么,業務模式急于實現網絡轉型,股價不振的麥考林就是一個不算最優質,但比較合適的對象了。”
而麥考林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顧備春也對媒體坦陳,盡管在新浪的門戶上和社區網絡里,都有很多麥考林產品的廣告,但是“對于和新浪、動向的合作還只是業務上的簡單模式的合作,目前并沒深入這一領域。”
推薦閱讀
據易觀國際預測,2012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將超過傳統互聯網用戶數,達到6.06億。而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市場對移動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將呈現出井噴之勢。 中國互聯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如今正走在一個全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麥考林股價跌跌不休 聯姻新浪成效待解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