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李琳)近日,網絡上出現了川BY0008號車在三臺縣境內超速監控照片的信息,照片中司機邊超速邊摸奶的舉止, 引 起廣大網友質疑。并且事件愈演愈烈,還引發各種人肉與猜測,“摸奶司機真實身份長虹集團高管 ” “川 BY0008車主起訴交警部門侵犯了其隱私權”、“長虹集團沒有名叫鄧嘉林的員工”、“當天搭車女 孩突發心 臟病”等等,各種消息一時間充斥了整個網絡。究竟真相如何?還是有人散播假消息?
22日中午,長虹集團企劃部部長兼新聞發言人劉海中在其官方認證微博中稱,“經公司查實,長虹集團沒有 名叫鄧某某的員工。曾有一名字類似的員工,但已于2004年1月被長虹解除了勞動合同。”
而另據警方證實,該車確為民用私人車牌,是東風日產車型,灰色,09年上的牌照,沒有任何信息顯示為長 虹集團車輛。
此行為是否是交警泄露,還未有最后定論,綿陽公安交警在微博發明”發出“超速‘不雅照’事件”聲明 , 稱公安機關將對此事件中的圖片來源及真實性進行調查,調查核實后將對其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予嚴肅 處理, 絕不姑息遷就,并將調查結果第一時間公布。同時,將對全市道路監控系統進一步管理,對處于試運行階段 的監控設備全面調試,規范執法程序,確保公眾的個人信息不受侵害。
對于監控資料外泄的源頭一位民警稱,監控拍照分為臨時抓拍和固定路段監控拍攝兩種,監控系統的維護是 由公司負責,警方只能調用監控數據。“因此也不能確定一定是警方泄露的。”
但對于此說法,一位網民表示,目前成都交通違章信息查詢,輸入車牌只能看到違章次數。進一步的違章信 息,需要輸入身份證或者車架號之類才可以看到。如果有異議,本人在個人電腦或車管所觸摸屏上是不能下 載的。唯一的可能,只有系統后臺方可下載。此網民隱諱地稱“掌握系統后臺的會是誰呢?你懂 的”。
此人系長虹員工的嫌疑雖然排除,但此事件引發的爭議卻遠未結束,緣何只能由交警部門掌控的電子監控信 息公諸于公眾視野中,如果此舉系交警所為,是否已觸及當事人隱私?警方的行為是否已涉及公權濫用?
日前,在近1.3萬名網友參與的“‘開車摸奶門’是否侵犯隱私權?”的投票中,76%的網友認為“監控照 片 怎能隨意公開,公權侵犯公民隱私”,6%的網友認為二人“有傷風化”,公開并不侵權。
部分網民認為“這張圖片不認為是侵犯隱私。首先,公路屬于非私密空間,雖然車內發生的事情屬于隱私 。 其次這小號車牌疑似官車,公眾當然有權追問。再則該駕駛員一心二用且超速行駛,其行為已嚴重危及公共 安全。”,另有網民稱“如果是老公摸自己老婆,那沒什么,但好像又牽扯到官、情色交易、官車私用,這 就是兩回事了嘛”。
但一些網民反駁稱,誠然,在公共道路區域,照片中男子的行為的確有危險動作駕駛,有危害公共安全趨 勢 。這行為被逮住理應嚴厲制裁。只是,這制裁是否除了按《道條》調整外,還能附加違章完整信息曝 光以儆 效尤?最重要一點,《道條》調整的是道路交通參與者,坐副駕的女子,她算不算道路交通參與者?即使算 ,她木有任何違章事實,執法者用什么法律法規去調整她呢?即使交警曝光駕駛員行為合法,連同那女子一 起曝光,合法么?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某律師認為,由于當事人身處公共場所,又是因為超速被拍,所以從照片獲 得 的手段上講并沒有構成對當事人隱私的侵犯。但監控拍照本是為交警處罰駕駛員提供依據,而無論任 何單位 和個人都沒有權利將其監控照片進行上述目的以外的用途,亦或通過網絡進行公眾傳播,所以, 相關交警部 門無疑存在著對監控照片管理疏漏的問題。
的確,此事件反應了電子監控管理存在一定問題。安裝電子眼用來拍攝違章和超速的駕駛人員,本無可非議 ,但是,警方利用電子眼只能調用監控數據,而不可以將個人隱私暴露于大庭廣眾之下,這顯然是讓人難以 接受的,也觸犯了個人的隱私權。這一事件暴露了電子眼監控管理方的工作失責。
評論人士認為,這背后暗藏了一個隱私轉化成公共丑聞的黑洞,如果不及時查出并堵住的話,相信更多人會 受到實實在在的傷害。誰又敢保證自己永遠不做一些法律范圍內允許,卻不好意思拿給別人看的事情 ?如果 公權沒有監督,當天網數據可以肆意下載上傳,那么,影片《國家公敵》情景就會在現實中呈現 。屆時,天網無處不在,人人都將裸奔。
推薦閱讀
8月25日,商務部發布的《規定》表示,凡屬于上述安全審查范圍的企業,外國投資者應向商務部提出并購安全審查申請,由商務部在15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申請人,并在其后5個工作日內提請聯席會議進行審查。 記者昨日從商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摸奶門網絡曝光被人肉 公權濫用人人將裸奔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