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24日刊文稱,Groupon在中國的合資公司高朋是一場災難。該網站最好的結局是在騰訊的幫助下提供一些能夠為消費者省錢的優惠活動,從而避免成為一場國際笑話。
以下為文章全文:
今年夏季早些時候,TechCrunch編輯杰里米·戈德科恩(Jeremy Goldkorn)連續撰寫兩篇文章,分析了Groupon在中國面臨的問題。本周三,《華爾街日報》記者洛里·趙(Lori Chao)也撰文談論了這一問題。
這篇文章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Groupon在中國的合資公司正在多個城市關閉辦事處,并裁減數百名員工。這引發了外界對Groupon大型市場戰略的質疑,而Groupon目前還在準備上市。
高朋的一些前員工和在職員工表示,高朋在中國超過10個城市的辦事處被關閉,包括唐山市的一個辦事處。一名高朋員工表示,上周五在午休之后,他們突然被告知該辦事處已經關閉。
高朋一名攝影師詹姆斯·劉(James Liu)表示:“他們至少在過去3個月內不斷裁員。”高朋前員工的一名代理律師估計,到目前為止約有400人被裁員,不過這一數字沒有得到官方確認。
自今年1月以來,Groupon對高朋投資了860萬美元,獲得了該公司的40%股份。高朋的其他股東還包括騰訊和云峰基金。
Groupon和高朋周二表示,辦事處的關閉是戰略調整的一部分,并不影響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高朋一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計劃更多地關注大中型城市,因為這些城市更加發達。此外,高朋將致力于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
在今年3月高朋剛剛在中國開展業務時,中國的在線團購服務市場已有數百家公司,其中團寶網已經注冊了Groupon.cn域名。根據易觀國際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團寶網的訪問者人數超過高朋。
盡管Groupon在美國的在線團購服務市場排名第一,但今年第二季度高朋在中國這一市場僅排名第8,每月用戶獨立訪問量為1500萬,較行業領先者拉手網落后30%。
業內人士認為,Groupon正在重蹈多家美國互聯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覆轍,其中包括:
1.選擇了錯誤的合作伙伴騰訊。
2.雇傭了過多外國人來組成高管團隊。外國高管并不是完全無用,但Groupon在中國雇傭了過多的外國高管。
3.招聘員工的速度過快。任何公司都無法在短短數個月的時間內招聘到數百,甚至上千名高素質的中國員工。
4.過多地專注于聘請銀行家和管理顧問。在中國,尤其是在團購行業,企業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本地銷售團隊,普通的顧問和銀行家無法提供必要的能力。
5.允許競爭對手注冊Groupon.com.cn域名。
6.不適當的財務控制引起了虧損。Groupon和高朋的一些股東,但不是主要股東,可能從中受益。
7.錯誤地進行裁員,這將使應聘者認為高朋是一家“毒藥公司”。
Groupon在進入中國市場的過程中表現不佳,而中國團購市場目前已經非常擁擠,競爭十分激烈。高朋只是其中一家平庸的公司。Groupon有可能比外界預期中更快地放棄高朋。
推薦閱讀
據劉兆年透露,九州通和京東商城未來還將在藥品B2C方面增加新的投資,目前雙方正在搞系統對接,流程對接,人員的整合也緊鑼密鼓地在做。 自7月6日做出承諾,60天大限未到,九州通已經提前履約,協助電商巨頭京東商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分析稱Groupon合資高朋是一場災難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