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二套財經頻道連續三天動用幾乎全部晚間時段和早上及中午熱門時段,通過《經濟與法》、《經濟信息聯播》、《經濟半小時》等多檔節目套播等方式,以暗訪、釣魚取證、刪減拼接等手段對百度的營銷推廣業務進行所謂的“揭批”活動,引起了社會公眾和產業經濟領域的廣泛關注。
在央視高舉“誠信”大旗對百度的企業營銷服務進行連篇累牘的負面報道中,我看到三點不同尋常之處,耐人尋味。
第一現象:力度大史無前例
此番央視財經頻道秘密準備一個多月,制作長達數小時節目素材,輪番套播長達近二十個小時,矛頭直指一家互聯網領軍企業。此等力度在央視歷史上大概僅次于汶川地震時的報道水平,而從未在針對一家企業的新聞報道和媒體監督中出現過。即使幾年前的三鹿奶粉事件,或近期的達芬奇家具、味千拉面等事件,央視及財經頻道都從未表現出如此大的熱情和魄力。
更耐人尋味的是,如此重大題材的跟蹤報道,卻只看到央視財經頻道在自彈自唱,不僅未獲得網絡媒體、平面媒體的廣泛跟進,甚至連央視一套、四套、新聞頻道的各檔節目都從未提及相關內容,此番報道破天荒地成為央視財經頻道的獨角戲,實在有悖新聞傳播的正常模式,逼得央視主持人出來痛心疾首地驚呼為何其他媒體集體失語,卻不知反思自己的報道是否真的能夠引發共鳴。
史無前例的揭批行動卻難以獲得同行和同事的認同,CCTV2推出系列報道的公信力有多少,動機上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都讓人浮想聯翩。
第二現象:有關部門按兵不動
過去涉及國計民生、公眾利益和社會熱點的央視報道,往往引發有關部門部門的高度關注。如曝光食品添加劑問題迅速引來衛生、工商、質檢、稅務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迅速跟進;甚至曝光過分夸大綠豆療效的偽名醫張悟本都受到多家有關監督部門的重點關照。
而央視財經頻道如此大力度揭批百度始終是孤掌難鳴。即使央視號稱本次行動是中央外宣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四部門在全國聯合開展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專項行動的一部分,但幾乎沒有四部委的有關官員出鏡表態,反而是數十位匿名人士以馬賽克顏面示人,加上少數“非著名”互聯網評論家和專家教授侃侃而談,央視財經頻道從一開始就難逃自導自演的質疑。
是有關監管部門對央視報道不重視,還是他們比央視記者更了解真相。是央視站到了道德和正義的高端,還是以個人和小團體意志代替了法律法規的要求,沉浸在自己創造的所謂黑幕中。在這些疑問中,我更傾向于認為,這并非有關部門的不作為,在CCTV的影響力下,如確實有不可告人的黑幕,有關部門幾乎從沒有怠慢的先例。
這讓人不得不聯想,央視揭批百度之舉,并非如很多人猜測的那樣是有關意志的表現,而是央視個別人士企圖劫持有關部門,以期達到他們不可示人的目的之舉,目前看來,他們的企圖沒有得逞。
第三現象:資本市場風平浪靜
百度作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中國有關部門和媒體的動向往往會對百度業務和股價造成直接影響。如2008年央視新聞30分節目連續兩天報道百度推廣結果中有虛假醫藥類廣告,三天內百度股價從178美元急跌只110美元,跌幅接近40%。而此番央視財經頻道連續三天輪番轟炸,強度遠超三年之前,百度在美國的股價仍保持136美元的高位(相當于三年前得1360美元,股價上漲近10倍),受美股整體走弱的影響,僅出現5.7%的跌幅,只比同期谷歌股價4.3%的跌幅略大,完全處于正常的波動狀態。
國際知名券商未來資產指出,CCTV曝光百度不會招致監管者對百度的調查。雖然業界對百度的壟斷地位頗有“怨言”,但百度目前在搜索領域的領先地位并非它濫用壟斷所得,而且中國的搜索市場是處于充分競爭狀態的。未來資產決定維持對百度的評級至“買入”,并給予195美元的目標價。
無論對市場風吹草動異常敏感的資本市場,還是跟蹤研究市場多年的證券公司,都對央視財經頻道大棒攻擊下的百度表達了支持和信任,這,究竟是分析師現在素質太差了,還是央視的記者們被燒糊腦袋了?我的見識和腦力有限,此等報道奇觀也可能只在咱們偉大的祖國能夠有幸看到,也坐等其他高人進一步揭示事情的真相。
推薦閱讀
沃爾瑪線上業務的成績暗淡被認為與其長期的不重視有關。相較于上世紀90年代末時沃爾瑪每年新建近百家大賣場,過去兩年,受經濟危機影響,沃爾瑪美國本土業務萎靡不振,其已將美國新店開展規模削減近半。 線上業務溫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央視棒打百度不同尋常:資本市場風平浪靜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