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禁止在企業網中訪問Facebook這樣的網站。最好的辦法不是一味禁止,而是在企業軟件內提供這些功能。
移動化和社會化網絡不僅發生在消費者IT領域,也在悄悄影響企業IT。根據Gartner研究分析,2011年,企業社交軟件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69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15.7%。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于用社交工具來實現協作。
企業級軟件融入社交功能,可以改進溝通方式,加強員工間交流,改善員工之間以及員工與供應商和客戶的溝通與合作,提高知識共享水平,提升企業的創造力。社交化帶來了“大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工具,企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
因此,最近幾大企業級軟件巨頭都在競相使自己的產品“社交化”,在其企業級軟件中融入與Facebook或Twitter類似的功能。比如,IBM在這種趨勢下,將社會化網絡融入Lotus等產品中,并把全球40萬名員工當成試驗對象;甲骨文也在其ERP軟件、CRM軟件和門戶軟件中融入移動化和社交化能力;SAP在這種趨勢下,強調其BusinessObjects產品對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目的也是利用社交網絡的信息提升企業決策能力。
當然,目前最被大家關注的就是社會化CRM(SocialCRM)。社會化CRM,是利用社交媒體有目的地接觸客戶并向其傳遞品牌影響力的一種商業戰略,相比傳統CRM,這種CRM能讓客戶有更多主動權,而不是被動地“被銷售”。在社會化CRM中,使用過的客戶可以通過社會化媒體介紹使用情況,潛在客戶可向使用過產品的客戶咨詢信息,用戶與用戶進行直接交流。傳統的CRM更注重企業主動影響客戶,而缺少企業與客戶的互動以及客戶與客戶之間的互動。不過,目前企業對社會化CRM的試水并沒有非常成功的案例或創意,這還是一塊有待開墾的寶地。
企業級軟件的社會化在技術上不是非常復雜,關鍵是產品的適配能讓企業員工愛用、善用社會化工具。據說,每次Facebook在用戶體驗上做改變都會導致一撮人揚言要退出Facebook,企業級軟件在整合社交工具時也一樣。
利用好社交工具,企業需要改進業務流程,將社會協作納入其業務流程之中。同時,最重要的恐怕就是企業文化,企業是不是具備分享、協作的文化,將決定企業軟件的社會化能走多遠。
企業級軟件融入社交網絡工具似乎已是大勢所趨。然而,記得去年Salesforce.com發布其最新的聊天社交軟件時,其CEO MarcBenioff“企業軟件應該像Facebook一樣”的言論在得到贊美的同時,也招致不少嘲笑。盲目地模仿消費者IT領域的產品和模式顯然不能得到認同。
企業級軟件該不該像Facebook一樣?社交網絡功能在企業級軟件中究竟是會經久不衰,還是曇花一現?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
推薦閱讀
英國議會16日公布前《世界新聞報》記者克萊夫·古德曼2007年所寫信件。這名因竊聽獲刑的記者指認,竊聽做法曾在《世界新聞報》“廣泛討論”。這與傳媒大亨魯珀特·默多克之子詹姆斯·默多克先前證詞有“出入”,后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企業級軟件該學Facebook嗎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