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微博用戶數量以驚人的208.9%增幅,已從2010年底的6311萬爆增至1.95億。
龐大用戶群難免魚龍混雜,海量信息向來真假莫測,微博上,造謠與辟謠的“攻防戰”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在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沈陽的《第二季度網絡輿情和微博問政報告》中,微博謠言并不可怕,只是難纏。民間辟謠組織、行業自律、傳統媒體精英以及意見領袖,都被認為對“微博辟謠”負有重要責任。
微博造謠的5種手法
微博謠言產生的原因并不神秘,無非利益訴求和心理訴求。利益訴求點在于,一些吸引眼球的小道消息能夠輕易將附帶的商業信息廣泛傳播。心理訴求點在于,人們能夠借助網絡謠言宣泄社會積怨。
基于這些訴求,謠言在網絡傳播平臺上早已有之,只是微博“隨手轉發”的模式,讓謠言的傳播進入了史無前例的快車道。典型案例是2010年金庸“被逝世”事件,從微博發布到辟謠只用了2個小時。如果是日報消息,澄清的時間至少也要1天,而在網絡當中,這一時長以時、分、秒為單位計算。
按照沈陽教授的歸納,微博造謠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捕風捉影。如微博一度流傳的“和尚挎LV包”的照片,其實是某法師在南京火車站幫居士看包。
二是憑空捏造。如喝留存在車內的瓶裝水可致乳腺癌,取款時是若遇劫持可倒輸密碼報警等,需要借助科學知識或親身體驗來證偽。
三是斷章取義。如6月份北京市衛生局、北京市疾控中心針對國外出現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而向市民發出警示通知,卻被解讀為“出血性大腸桿菌入侵北京”。
四是移花接木。主要表現為圖文不符。如溫州動車事故中,一張搜救隊員出現在車廂內的照片被傳為幸存者存在的證據,另一張照片是武漢某地拆除違建時一女子被掐住脖子的場景,該女子卻被傳為受鐵道部控制的遇難者家屬。
五是偷換概念。如5月網上流傳“汶川地震重建人均投資800萬”的謠言,實際是將汶川大地震的全部重建投資變成了僅對汶川一個縣的投資。
列舉的這些謠言都已得到澄清,但這并不代表它們永遠消失。老調重談,難以消除,是微博謠言的重要特點。此外,真相滯后導致謠言裂變,水軍推動帶來暗流涌動,這些特點也讓謠言如同“病毒”般頑固。
辟謠組織的作用與局限
2010年11月,正值新浪微博用戶激增時期,為保證微博的健康發展,新浪微博設立了“微博辟謠”官方賬號,對不實信息進行糾正。
據“微博辟謠”工作組負責人譚超表示,該平臺主要依靠工作人員對信息進行識別挑選,然后編輯通過核對信息源、聯系當事人、查詢事發地等方式進行證偽。發現不實信息則立即刪除。如果已經造成較大影響,還會通過“微博辟謠”賬號發布辟謠消息予以澄清。對于主觀惡意發布虛假消息者,新浪微波將暫時關閉其發布、關注等功能,最嚴重可能撤銷其賬號。
但沈陽認為,這還遠遠不夠,更多擁有不同專業能力、持不同意見立場的人群組成更多元化的民間“辟謠聯盟”才是對戰謠言的“制勝法寶”。
今年5月,由數十位學者、律師、媒體人發起的基于新浪微博的“辟謠聯盟”自律組織成立,目前粉絲數已過5萬,發布微博170余條,大多數微博的轉發和評論都在1000次以上。
不過,由于“辟謠聯盟”的辟謠行為具有“選擇性”,其也遭遇多方質疑。沈陽認為,從根本上來說,“選擇性辟謠”源于辟謠組織成員能力、立場和價值觀的特性,也就是說,他們對自己認為“有必要”且“有能力”澄清的謠言予以辟謠。而人們對“選擇性辟謠”的質疑,表明辟謠組織未來存在分化組合的可能,這正是沈陽所希望看到的前景。
“在網絡世界里,不存在絕對的話語權,任何人都擁有辟謠的權力,多樣化的辟謠組織才能彌補單個組織‘選擇性辟謠’之弊。”沈陽說,類似科學松鼠會、果殼網這樣具有科普性、中立性的辟謠組織難能可貴,更應當鼓勵。
政府該如何看待意見領袖
在所有的辟謠力量之中,頭頂光環的“意見領袖”們無疑是尤為引人關注的。沈陽將他們分為短暫型和穩定型兩種。
短暫型意見領袖往往與具體話題相關聯,可能是事件的親歷者、目擊者或是擁有第一手資料的調查者,其影響力一般局限于特定事件,并呈現出分散性和暫時性特點。例如“郭美美事件”中的報料人姜鵬勇。
穩定型意見領袖則具有較強的判斷和分析能力,擁有一定社會名望,能夠對不同領域的現實問題提出精彩的論斷,受到網友的長久尊重與追隨。其代表如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嶸,“免費午餐”發起者鄧飛,以及無可爭議的“微博女王”姚晨等。
沈陽認為,這兩種意見領袖群體的合力極大地影響著公共事件中的輿情方向。對于穩定型的意見領袖,政府則應與其建立穩定的、長期的關系,重視他們所反映的現實問題。
但有必要強調的一點是,政府若對意見領袖進行公關或管控絕非上策。穩定型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其獨立性,一旦其成為政府或利益集團的“傳聲筒”,其領袖資格便也隨之喪失。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意見領袖”也有不靠譜的時候。8月6日,姚晨通過微博就誤傳“廣州下崗工人專程赴香港難民署捐款”一事道歉。對此,沈陽認為應對意見領袖的無心之失報以寬容:“即使是最權威的媒體也會出錯,何況是作為‘自媒體’的微博意見領袖呢?”
最后,微博中的最大基數還是既非造謠者也非辟謠者的普通網民,他們充當圍觀者,但也最容易成為謠言的“二傳手”,這個事實令沈陽不得不提醒:“網民們必須意識到非理性輿論的傳染不僅會使當事人受到傷害,也會讓自己遠離真相。”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8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據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稱,在今年的前7個月里,必應雅虎的搜索市場份額有5個月是保持增長的,它們增長的市場份額有一半來自谷歌,另一半來自其他搜索服務。 北京時間8月11日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博謠言很難纏 常見造謠五種手法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