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8月3日報道了“微博造假”現象,引起了網友熱議。近一段時間,微博上轉發最多的熱帖多涉及愛心傳遞,比如某起事故后,網友就通過微博發出求助信息,為事故中失散的親人提供幫助。但個別博主發布的信息與實際情況有很大出入。微博上也興起辟謠熱,新浪官方微博辟謠粉絲數量已達到30多萬人。
別看微博寥寥數語,其內容卻涉及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并且,微博與傳統新聞的傳播方式有很大不同,微博用戶能夠直接將自己的見聞、感受及見解分享到網上,其中不乏新聞事件親歷者提供的第一手信息。微博語境下的傳播,精簡凝練的信息通過不同發布者得到密集反映。但信息發布者的立場各異,不排除別有用心者故意傳播不實之辭,使得虛假信息以訛傳訛地擴散。
個人微博在信息的篩選、求證和深度性方面存在不足,那些道聽途說、子虛烏有甚至惡意炮制的信息都會在微博上快速裂變、滾動傳播。謠言具有危害性,然而微博并不像央視所言喪失了倫理底線。謠言是信息不對稱的產物,信息傳播處于隱蔽狀態最有利于擴散謠言。然而,微博極具開放性,保證了其并不會淪為謠言的集散地。如金庸“被去世”短時間內得到澄清,便是
由于微博上匯集了大量社會精英,能第一時間與金庸及其身邊人聯系求證、獲取真相。
微博的受眾,同時也是信息內容的生產者和求證者,故而謠言往往成不了氣候。即便微博用戶本身不對信息進行求證,他們也更愿意認可傳統媒體上記者求證過的信息。不可能有什么就信什么,哪怕信息的發布者是實名認證用戶。除此,在謠言的規制上,我們還應看到服務商的努力,隨便指責其產品喪失倫理有失公允。如有微博開通了舉報平臺,并不定期將監測到的謠言信息以通知的方式發給所用用戶。
央視還列舉了微博的一大罪狀——隱藏網絡“灰公關”。據記者觀察,“冷笑話精選”、“全球流行風尚”、“愛情物語”等擁有上百萬粉絲的知名微博,如今都開始了經營活動,轉發一條廣告價格600元。我倒是覺得,“網絡公關”的所謂危害被過于放大了。微博用戶爆發式增長,免不了有人瞄準其中商機。電視、報紙、網站也有廣告,用戶要是真嫌廣告太多,大不了用腳投票取消對此類微博的關注就行。這就像訂制了信息業務,人家每天原創或整理段子付出了精力和成本,投放點廣告也算是遵循“等價交換”的市場經濟規則。
推薦閱讀
與此同時,《神鬼傳奇》與“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深度合作,在《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影片首映典上召開大型新聞發布會,同300家知名媒體與數萬“哈迷”共同見證《神鬼傳奇》“東方傳說”資料片公布盛況! 中國領>>>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博并未喪失倫理底線 謠言難以成氣候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