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他就是有大夢想的人。盡管,與他同一批沖浪的互聯網老兵早已功成名就。
人人公司董事長兼CEO陳一舟掰著手指頭,算了一下,似乎,他真的是“江湖最后一名大佬”。
李彥宏、張朝陽、王志東,還有雷軍、莫天全,都是1965—1970年生人,陳一舟也不例外。
只是,叩開上市之門,陳一舟等了12年。
公司上市之后,他想到給自己買一個禮物做紀念。但最后,不過是進了一個二手商店,挑了一個88塊美元的手表,因為感覺好利市,所以就買了,作為12年奮斗的一個獎勵。
繼續淡定,陳一舟說。
也許,面對12年的折戟沉沙,更需要淡定面對的是股價。當人人網5月上市,以每股14美元的IPO價格融資8.5億美元,創下中國互聯網史上在美上市融資新高之后,股價又迅速遭腰斬,市值大幅縮水。
“當年我們做Chinaren賣給搜狐時,搜狐一股7塊錢,上市時候17塊,我離開的時候股價8毛,現在人家80多塊”,陳一舟說,公司在某一些特殊時刻難免遭遇大規模拋棄或誤解,但只要本質好、踏實做事,就差不到哪里去。
“股市短期是投票器,長期才是稱重機”。談到這個巴菲特的觀點時,他正慵懶的歪在沙發里,偶爾來點黑色幽默,寬大的下頜和炯炯的眼神,都讓他更像一只狡黠的貓。
他只說,經歷過了就不再慌。
一年有一怕
其實,這幾年,公司內曾有員工總結陳一舟“一年有一怕”:2009年是開心網,2010年是騰訊(開放平臺),今年則是微博的強有力沖擊。
但這也許不過是見招拆招的戰術,陳一舟最怕的是所謂戰略上的高速擴張。
“我現在對高速增長是比較害怕的,以前歷史上每次高速增長之后,就是高速的下降”,他對《英才》記者坦承。
2006年初的記憶還印象深刻。當時陳一舟的千橡互動正在S P的路子上激進的擴張,投資人鼓動說,只要更多的對無線業務進行收購,企業純利就會更多,就可以上市了。但是,由于S P業務本身過分依賴運營商并在收費模式上打了個擦邊球,所以業務本身并不健康。因此,接連數筆投資最終以虧損千萬美元而告終。
如今,在上市時,陳一舟對投資人定的目標,僅僅是每年月活躍用戶量漲35%左右。按照互聯網本身20%左右的增速,人人網只是比中國互聯網漲幅稍微快一點。
但他認為,只要連續漲5年,就有1億多的月活躍用戶,而且主要用戶群來自大城市白領和學生,衍生業務就非常充分。
“我怕了。慢一點兒好。慢點的業務好。”從當初的實名制校友錄Chinaren到后來的5Q校園網再到校內網、人人網,陳一舟轉戰一圈,似乎又回到原點。
從2000年賣掉Chinaren到2005年之間,他卷土重來創辦千橡互動,歷經S P業務的高峰與低谷,而后,對當時熱門的w e b2.0概念,如虛擬社區、門戶戰略、視頻、分類信息和網絡下載等均廣泛涉獵,結果均遭遇慘痛失敗。
有投行人士對《英才》記者說,只要國外出現一種新模式,總能看到千橡互動在跟進,無論是Myspace,還是Youtube,又或是Craigslist等等。直到最后,確定以真實關系構建的人際社交網絡(SNS)業務為核心業務,算下來,等于有5年的空檔期和摸索期被浪費了。
陳一舟甚至認為,如果不是運氣好,也沒法在第一波沖浪后爬起來。而實際上,誰都知道,如果運氣占到80%,堅持只占20%,陳一舟不可能再次笑傲江湖。
從上市之后的人人網業務架構看,無論是網頁游戲、還是團購、或是剛剛推出的婚慶服務,又或者是開放平臺戰略,都是基于SNS這項核心業務,圍繞真實社交關系網絡所延展的各種收費模式,不過是對于廣告盈利模式的補充和探索。
主業清晰和天然高成長性,也許這就是陳一舟隱約感應到的產品D N A,也是讓他選擇繼續淡定的、慢增長的理由。
活下來的“資本”
外界一直說,人人網選擇在中國概念股普遍受熱捧的當下上市,是選好了窗口期。但陳一舟對《英才》記者說,他并沒有刻意趕浪——一年前就具備上市資格,只是因為CFO懷孕,所以推遲了半年。
但這似乎掩蓋不了他在資本上運籌帷幄的實力。
每年花1個小時讀巴菲特給股東的信,比每天在微博上趴1個小時合算。這是他的財務理念。
在12年的創業之路中,陳一舟不斷融資,不斷“拷貝”新模式,不斷收購,似乎不斷失敗,但就像下注一樣,只要賭對了一個大的,就翻盤了。
1999年初,還在斯坦福讀書的陳一舟、周云帆和楊寧3個人開始每天晚上從9點趴著寫商業計劃書,常常寫到第二天凌晨3點,一連琢磨了3個月后,最終在硅谷一條叫Sandhill的長街上,融到了第一筆20萬美元的資金,創辦了Chinaren。
2000年下半年,遭遇互聯網第一次寒流和泡沫的陳一舟們,將Chinaren以400萬股股票、約3000萬美元出售給搜狐,陳一舟分到了搜狐44萬股。據說,當期Chinaren現金流僅夠公司存活1個月。可以說,撤退的非常及時。
此后陳一舟大大咧咧的輪番出席發布會,接二連三的宣布各種收購和整合策略,從貓撲網到5Q校園網、再到UUme轉型視頻……讓公司最終落入半年之內員工超千人的膨脹陷阱。
當時,陳一舟的千橡互動讓所有人都看不懂。一邊,每天早上強迫式跳入冷水中游泳減肥,且不斷地裁掉老業務線;一邊,他又在裁員的過程中,完成了對校內網的收購。
但這一回,他“賭”對了。校內網正是當年美國版Facebook的雛形,也是人人網今天能登上納斯達克的關鍵一棋。
在2008年4月,孫正義揮舞大手筆,使千橡互動獲得日本軟銀總額400億日元(約合3.84億美元)投資的真正原因,也正是看中了校內網在社交網站上的增長空間。3.84億美元,在京東商城等B2C電子商務狂潮遠未來臨的當年,讓外界對陳一舟的融資能力再次大吃一驚。
可在融資之后,開心網(kaixin001)的橫空出世,證明陳一舟“國內SNS的戰斗已經結束”的豪言放早了點兒,同樣,他又向程炳皓伸出“收購”的橄欖枝,不過遭到“無情”拒絕,而后,他便用他所信奉的“技術擴散”將開心網山寨化,未曾想,一場域名拉鋸戰之后,人人網上市了,而“真開心網”反而有所式微。
可見,融資潮來臨時,最快的感知并抓住;該出手的時候,全面撒網式收購;出手不利時,則曲線救國;同時,在每次泡沫來臨時,以最快的速度撤退。這也許就是陳一舟幾經折騰才不曾徹底落敗的真正原因。
時隔多年,陳一舟再次面對《英才》記者,他已經數不清他收購了多少公司,他只是說,以后再收購,就要玩大的。
曾經,花費幾十萬收購了一個“魔獸世界論壇”,把它合并到貓撲的游戲論壇之后,就越來越小,后來竟不知不覺消失了。
“我們后來想為什么?因為買的第一天它就太小,沒有人重視,也不會放牛人上去,不會拼命的做”,他反思說,“每次都是在交學費,交了學費以后,希望學到的東西永遠不要忘記”。
推薦閱讀
8月1日下午消息,分眾傳媒CEO江南春正在尋覓電子商務行業的投資機會:據消息人士透露,其正在與主營內衣、襪子類的B2C平臺維棉vcotton.com接觸,計劃以個人身份進行投資。江南春同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電子商務不>>>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