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凌晨消息,昨日亮相的阿里云OS及手機,承載著為阿里巴巴開辟新平臺的重任。阿里巴巴再次借重免費模式,希望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迅速跑馬圈地。消費者對這款手機的接受程度,決定著阿里巴巴探新索的成敗。
從只二三十人在北京上地封閉開發的小組,到先后有1200多位工程師參與,加盟阿里巴巴三年的王堅,終于帶領團隊推出手機操作系統——阿里云OS。
由于兼容Android應用,很多人認為這款操作系統也是基于Android平臺修改而來,就像創新工場的點心OS、小米的MIUI。但這種說法讓王堅很不認同。就算你聽不懂,他也會很專業的拋出技術術語,告訴你為什么兩個操作系統并不一樣。
當過老師的王堅,仍留著學者的做派。在阿里巴巴內部,大家都稱呼王堅為“博士”,只有兩個人有這類名頭,另一個是被稱作“教授”的曾鳴。
在三年的研發期間曾有過數個版本的阿里云OS,最后都被推倒重來。現在外界看到的阿里云OS,一開始其實并不兼容Android,不過在合作伙伴的勸說下,王堅改變了主意,選擇借勢Android生態系統。但他還會強調這“也兼容了Android很多Bug”。
說服王堅的人名叫榮秀麗,天語手機董事長。一年前天語的加入,加速了阿里云OS面市的步伐,也讓這款操作系統首次搭載于一部手機之中。
按計劃,阿里云OS和天語推出的阿里云智能手機,原本想在5月6日發布。這之前某一天凌晨三點,王堅打電話讓榮秀麗試用最新版的產品。結果,所有的功能一個小時后都“爆掉了”,榮秀麗用四個字形容自己當時的心境:太絕望了。
一年的努力,換來幾乎崩盤的結果。好在又經過兩個月,一切終于順利發布。王堅對新浪科技解釋這一過程是說,穩定性的解決需要時間。
天語之所以敢在一個操作系統未成型之際投入資源共同推動,既是一種“賭”,也符合其轉型發展的策略,當然還有對方給出的優厚條件。比方,阿里并不收取阿里云OS的授權費,也不參與阿里云智能手機的銷售分成,甚至還補貼60億在淘寶進行促銷。
王堅說阿里永遠不做手機。他們一心想要搭建起的,應是一個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開放平臺。阿里巴巴想要從電子商務的固有形象中掙脫,生生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的方向上,趟出一條新路來。有這種平臺,在未來的互聯網巨頭競爭中,阿里才有安全感。
至少現在,這個領域還是一片無主之地。快,是網絡競爭的不二法門。免費,是阿里巴巴稔熟的擴張利器。只要跑馬圈地成功,有了上規模的用戶,何愁沒有盈利模式?
屢試不爽的互聯網成功路徑,再次復制。
據說最巔峰的時期,王堅同時持有六部手機,辦公室里有上萬張關于阿里云OS和手機的圖紙。如今產品面市,所有的努力都要轉化為銷售業績,一部手機就代表一個用戶。
在昨天正式發布后的十五分鐘里,阿里云智能手機在淘寶商城的天語旗艦店賣出了1000多部。榮秀麗估計首日能售出五六千部,而最終的成交記錄達到3萬多。淘寶的補貼政策將執行到8月16日,未來將更多依靠天語1600多家線下分銷渠道。
在王堅的眼中,之前的智能手機僅僅讓用戶多了一個使用互聯網的入口,而搭載阿里云OS的智能手機將借助云計算和云應用,把互聯網搬到手機上。他認為這是下一代手機,他也認為整個產業不需要清晰的劃分為端和云的二元關系。
但打動買家需要賣點。阿里巴巴雖然不收費,但用戶買手機還是要付出真金白銀。
阿里云手機宣揚的特色不在硬件上。每個使用阿里手機的用戶,都能獲得最高100G的云存儲空間,可以用來同步聯系人、短信、通話記錄、照片、便簽等。而借助一鍵可達的云應用界面,用戶可以直接調用多種應用,而無需把軟件下載安裝到本地。
已有的云應用包括淘寶比價、淘畫報、趣淘等,多與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服務相關。吸引用戶還需要投入更多。王堅給自己訂下的目標之一,就是讓云應用的增長速度,趕上手機銷售的速度。“不會有太大現實的困難,這個很簡單”,他說。
哪都不乏質疑之聲,冷水既來自行業內,也來自消費者。比方沒有網絡的支持,云應用將變得毫無作用,新的理念注定會羈絆于落后的現實情況。
十月,將是阿里云的一個小考。屆時舉行開發者大會,相當的用戶規模是必要條件。
在另一個凌晨的兩點,促成阿里云手機采用nVIDIA芯片的馬云,在通話中告訴王堅說:阿里云手機是歷史上第一個他自己把玩超過15分鐘的手機。難說最吸引馬云的會是哪一點,不過他應該看到了某種存在于未來的可能性。
推薦閱讀
安徽考生朱俞(化名)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打開信封,發現一張寫著《初入燕園》的光盤。光盤中是《北大英雄2011》的游戲,進入后會出現北大的校園圖景,“北大、燕園,從今天起,這個名字將和你緊緊相連,或許它還能>>>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