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慘烈的團購網站正面臨著生死考驗。日前,中國第一家上市的團購網站糯米網的財報顯示,第一季度收入90萬美元,而運營成本則為460萬美元。
低收入的背后,是否預示著國內團購網站已經進入生死線?此前在微博上非常活躍的拉手網創始人吳波如今不但微博發少了,而且也降低了在媒體上的出現頻率。原因無他,如今團購行業充滿了太多意外。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認為,團購網站血拼后會剩下約10家有規模、能盈利的企業。而糯米網總經理沈博陽的觀點也與此相近:“最終留下的綜合性團購網站不超過5家。”據來自購團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全國團購網站數量達到創紀錄的5251家。
數千家團購網站聚集在一起,誰會淪為炮灰,而誰將進入前10名的贏家榜單?在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團購網站想要生存下去,顯然得有自己的特色。如何從千人一面的團購網站現狀中破局而出,是每一位團購大佬都在思考的問題。
競爭慘烈
團購網站的興盛,離不開“鼻祖”Groupon的推波助瀾。
目前,Groupon市值高達250億美元,與Facebook、Twitter等公司一同躋身于擁有天價市值的社交網站群體。在它的明星光環影響下,美國第二大團購網站LivingSocial也贏得諸多投資人的青睞,在新一輪融資中成功斬獲4億美元,使得公司在最新一輪的估值中達到30億美元。
前人的成功,激勵著后來者的熱情。面對這個突然興盛起來的市場,無論是互聯網新兵,還是耕耘多年的老將,都希望能在團購這一市場上分一杯羹。
日前,Groupon通過收購印尼本土團購網站Disdus,來拓展該公司的全球網絡;微軟也宣布將同信息聚合網站TheDealmap合作,在Bing搜索結果中加入團購交易功能,允許iPhone和Android平臺的手機用戶搜索附近商戶的每日折扣,從而找到所在地的最佳交易。在這輪新的團購網站浪潮中,社交網站Facebook的心思也被打動,欲推出與Groupon類似的團購服務。
團購網站在國外的風光,更在國內刮起一股致命的旋風。在購團網最新給出的數據中可發現,5月新增團購網218家,平均每日新增7.03家。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國內團購市場便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
目前,5000多家團購網站要在同質化嚴重的團購市場上找到自己的生存機會,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導致團購網站面臨誠信缺失、模式缺乏創新、盈利難和用戶缺乏黏性的現象。
“亂象叢生的背后是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和經營管理的不到位。”業內分析師蘇會燕認為,“不同網站之間的經營模式以及團購商品差異不大,用戶黏性相對不高,同質化競爭嚴重。另外團購行業是新興行業,缺乏懂業務的管理團隊。”
在業內看來,團購的真正意義由三部分組成,即商家獲得推廣,消費者享受優惠和網站盈利。但在眼下同質化競爭激烈的條件下,商家只是在“賠本賺吆喝”,而消費者和團購網站也很難享受到優惠和品嘗到盈利的滋味。
顯然,在如此激烈的市場中,如何突圍成為大家思考的問題。
透支
團購行業快步疾行的勢頭到底還能持續多久?
為了使自己的網站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團購網站各種炒作手段都用上了。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創始人都說:“競爭對手的詆毀,加上自身的炒作,現在整個團購行業充滿了負面新聞,嚴重透支了這個新興行業的生命。”
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如果不想成為他人成功的墊腳石,自身勢必會成為其中的一份子,陪競爭對手一起玩到底。但最終的結果是導致整個團購網站的人員成本以及廣告成本的上升。據了解,糯米網2011年的廣告費用大約在2億元,拉手網的廣告投入也維持在2億元左右……滿座網、窩窩團等團購網站在廣告上的支出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雖然團購網站愿意燒錢,但在它們的相互競爭下,廣告效應不但沒得到提升,其成本壓力反而加大。據熟悉內情的內部人士透露,目前網絡廣告的報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翻了1倍。來自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去年共有9家團購網站獲得13起融資,金額近7億元。而現在,整個團購網站廣告投放計劃已超過10億元。對于這樣的燒錢速度,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曾抱怨說:“過度競爭帶來的燒錢大戰,如果沒有資本的支持,必然玩不了多久。”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由于燒錢壓力太大,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地方性團購網站創始人主動向排名靠前的團購網站詢問,希望它們能將自己創辦的團購網站收購。一位排名前五的某團購網站CEO說:“有些人找不到我電話,竟然通過我們公司的員工傳話。”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上周,傳聞已久的“微幣”在新浪微博平臺悄然推出。百度的百度幣、新浪自身的U幣等,這些虛擬貨幣大多已經不公開地貶值。那么,未來微幣在這個虛擬貨幣市場上,會不會也出現貶值呢,值得關注。 現在,掏出手機收發微>>>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