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BN記者 劉澤宇欣
在互聯網地圖領域打拼時,圖吧科技(以下簡稱圖吧)創始人景慕寒生意做得還不錯。2008年,圖吧積累了超過1000萬名用戶。依靠2006年開始收取的信息點標注費—地圖廣告,公司獲得了幾千萬元的年收入,已經實現收支平衡。但景慕寒卻做出一個悲觀的判斷,公司的成績將止步于此,在互聯網上想要實現更大的突破幾無可能。
地圖服務在互聯網上很難形成一個真正的產業。“用戶使用圖吧產品頻次并不高,每天只有幾百萬,平攤到每個城市就更少,還不足以支撐龐大的業務。PC只能提供搜索查詢服務,導航、互動這些功能需要新的載體。只有在移動終端上用戶對地圖的需求才是最大的。”景慕寒說。增加用戶黏性的各種嘗試均告失敗后,景慕寒瞄準了導航需求漸熱的手機終端。
這一次確實讓公司走出了行業發展的困境。據景慕寒提供的數據,2011年圖吧收入7000萬,其中一半以上來自手機導航服務。去年11月,圖吧拿到了人人公司領投的3000萬美元C輪融資,這也是迄今為止地圖行業最大的一筆融資。
事實上,做手機導航正是圖吧7年前初創時的業務方向。創業前,景慕寒曾在美國硅谷一家以手機導航為主業的公司做過幾年程序員,他希望把美國公司的模式帶到國內。但他的設想在當時沒能成功。
“什么條件都不成熟。”景慕寒說。當時手機都是小屏幕,用鍵盤操作,網絡運行環境差,即便能實現實時語音導航,用戶體驗也很糟糕。在美國,開車使用地圖導航早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而大多中國人開車出門還是主要依賴一張嘴問路或者拿一張紙質地圖。
2004年底,圖吧嘗試過與聯通合作一個GPS導航項目,在測試過程中還發現了另一個問題—用戶需要的很多信息點在地圖上查詢不到。絕大多數用戶是先查找到某個具體信息點,才使用導航服務,但地圖上卻不會標注出餐廳、商業網點這些用戶常去的地點。
作為一家地圖應用開發商,圖吧提供的地圖數據來自上游地圖生產廠商四維圖新。四維圖新這類地圖數據提供商普遍采用的是傳統測繪手段,只能收集到道路數據和典型的建筑數據。也就是說,地圖上可以清楚標識出萬達廣場的位置,但它周邊是否有麥當勞、品牌專賣店、銀行網點等信息卻無法顯示。依靠傳統采集方式,諸如餐廳倒閉或搬遷這樣的情況,地圖也沒辦法做到實時更新。
旨在提供導航服務的圖吧,不得不先解決地圖數據信息采集的問題。2005年起,圖吧正式轉型為一家互聯網地圖服務商。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更完善的信息點也是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
景慕寒的思路是,向攜程、藝龍等需要地圖服務的垂直類網站開放API接口,為這些商家提供一個地圖編輯平臺,合作商家可以自行在這個地圖平臺上標注出自己的網點信息。圖吧則可以利用這些商家標注出的更豐富、更準確的信息點吸引網絡用戶來使用自己。這與當時已經占據壟斷性市場份額的Go to map、China quest、神州龍三家互聯網圖商模式一樣,差別在于圖吧免費向商家開放。
除了用免費的策略迅速獲取商家數據,圖吧也通過技術手段提升地圖的表現形式。圖吧最先使用了矢量地圖技術,它的優勢在于可以實現電子地圖的無級縮放。在以前的圖片式地圖展示方式下,用戶拖動地圖需要等待幾秒鐘,而同一操作在圖吧瞬間就能完成,用戶能夠以更便捷的方式來查找信息點。
憑借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更好的用戶體驗,不到一年時間,圖吧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50%。
圖吧能夠贏得用戶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功于它所提供的公交查詢和行車路線服務,使用這兩項服務的用戶占到了2/3以上。為了保證公交信息的準確性和實時更新,圖吧與全國各地公交公司建立聯系,并與古城在線、海南在線等地方門戶網站合作。“這些網站都開設了專門的地圖頻道,向當地用戶提供服務,不用擔心信息的準確性,因為自己在用他們也會實時更新網站信息。”景慕寒說。
此外,圖吧還通過網絡論壇邀請各地的公交迷參與公交信息的編輯工作。公交迷中有公交司機、乘務員、公交車生產廠工人、做車牌的人,也有學生和公務員等,他們有專攻線路的,也有專門研究車型、路牌、站牌等。哪一路車準備下線了或者哪條線路換上新車,他們總是能夠第一時間獲悉。目前圖吧已經覆蓋全國280多個城市的公交數據,擁有數千家合作伙伴,提供超過3000萬條的地圖標注及地址庫信息。
2008年圖吧遭遇互聯網增長瓶頸時,手機地圖應用市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幾家手機生產廠商找到圖吧,希望能在手機上實現地圖導航功能,其中包括當時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制造商聯發科。彼時功能手機占據7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功能手機中90%采用聯發科的整機生產方案。聯發科無疑是一個大客戶。
此前,并沒有地圖導航廠商愿意為聯發科提供解決方案。原因是聯發科提出了一個苛刻的要求,它要求地圖導航必須能在CPU為100Hz的低端機上運行,這并不符合當時導航運行的基本條件—在移動終端運行地圖導航至少需要400HzCPU、8兆內存。
在景慕寒看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是尋求手機領域突破的最好機會。他帶領30多人的無線團隊開始攻關,砍掉地圖導航中非核心功能,把原先提供多種選擇的行車方式和搜索路線統一為官方推薦。通過優化引擎,把一個500行的代碼壓縮到50行內完成。聯發科派出了一個20多人的測試團隊參與其中,這些測試人員每天能找出上百個Bug。聯發科對導航產品的穩定性、運行效率等方面也有嚴格要求,比如要求手機導航系統進入隧道后不受任何干擾。經過半年多的測驗調試,圖吧最終與聯發科達成合作,聯發科把圖吧地圖導航作為官方指定合作產品推薦給手機生產廠商,這使圖吧在功能手機中的市場占有率很快達到80%。
讓景慕寒真正興奮起來是在安卓面市后,智能手機終端的流行讓圖吧找到了令其地圖導航服務價值最大化的機會。2009年景慕寒調整了公司的組織架構,組建了專門的產品、技術開發、項目管理、測試團隊,資源開始向智能手機業務傾斜。
很多智能手機生產商默認谷歌地圖為出廠標配。在谷歌業務退出中國后,他們開始在國內尋找替代產品。圖吧此前多年在互聯網上積累起來的數據優勢得到了智能手機廠商的認可,HTC、摩托羅拉、夏普、聯想等品牌都全線預裝了圖吧產品。
2010年,圖吧推出了基于Android和iPhone平臺的地圖導航應用程序。作為手機應用商店中的一個地圖導航App出現時,圖吧直接面對的是消費者。
“決定用戶選擇產品的要素變多了。僅靠豐富的數據已經很難打動用戶,用戶現在需要的是具有時尚感、更炫的功能。從這個角度來講,圖吧現在的產品最多能打70分,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景慕寒說。
25歲以下用戶已經成為使用手機地圖導航業務增長最快的群體,這也是地圖導航服務商未來爭奪的重點。為迎合智能手機終端年輕用戶需求,2010年圖吧成立了獨立的用戶體驗中心,專門負責完善產品功能。圖吧導航產品上很多貼心的小功能都是根據這個部門的建議添加的,比如與朋友約定見面時,用戶可以把自己所在的位置以截圖的形式發送給朋友,圖吧還提供實景地圖,用戶可以實時查看道路擁堵情況。
用戶體驗中心員工是從公司其他各部門中挑選出來的。除了熟悉產品、溝通能力出色,還需要具備一個最重要的素質—善于發現。他們每天的工作任務是瀏覽各種信息、收集用戶反饋、監測競爭對手動態,從中整理出可能集成到地圖上的各種新功能。這些建議會被一一羅列出來,由產品部、研發部、測試部等公司幾個核心部門共同確定一個優先級,確定標準會參照功能實現難易程度、資源分配情況、必要性等等因素。
“地圖導航這個行業沒有多少秘密,想靠大的創新來改變企業命運是不現實的,只能通過不斷的微創新領先競爭對手一步。”景慕寒說。
隨著手機導航應用免費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終端預裝向廠商收費模式的壓力越來越大,圖吧必須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增值服務費是最容易想到的,但它的前提是要占有大量的用戶。現在每天約有5萬用戶通過第三方市場圖吧的地圖導航應用。
在易觀智庫用戶最常用手機地圖應用調查中,圖吧以12.4%的份額排名第七。相比排名靠前的谷歌、高德、諾基亞、百度等大公司,圖吧無論在品牌影響力和規模上都處于下風。景慕寒已經把推升公司品牌形象做為2012年的工作重點,今年的新一輪注資將主要用于完善產品和全方位品牌推廣。
<推薦閱讀
美國熱門創新企業:Path兩周下載突破100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一財經周刊》:地圖無秘密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109/2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