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all改名被指早有預謀
副總裁昨天在揭曉“天貓”名稱后坦言,淘寶商城幾個月前就已醞釀改名,這是集團內部憋了很久的秘密。 “天貓”取tmall諧音,同時tianmao.com的域名也已被阿里悄然拿下。
在一些行業觀察者看來,淘寶商城的改名是早有預謀。 2010年11月,tmall.com獨立域名上線;去年6月,淘寶一拆為三,淘寶網、淘寶商城、一淘網分別獨立運營;9月,淘寶商城開放引入數十家獨立B2C網站;10月,淘寶商城發布新規,提高進入門檻,遭遇鬧事者圍攻后仍守住新規底線未讓步。而從今年1月1日起,其全場假一賠五的消費者補償額度也已上調。
按照()在淘寶拆分時披露的規劃,獨立運營的三家公司將分別專攻電子商務產業的三條業務線:一淘網的購物搜索,淘寶網的C2C社區化創新以及淘寶商城的B2C專業購物。有業者當時猜測,獨立后的B2C商城業務可能最先上市。
不過,張勇昨天否認更名天貓系為上市鋪路考慮,天貓目前沒有任何獨立IPO的計劃。
曲線叫板全球巨頭亞馬遜
盡管不少人仍對“天貓”之名略感雷人,但阿里方面樂觀地認為,企業更名帶來的營銷效果有不少珠玉在前。
根據可查資料,BMW汽車在國內的原品牌名叫“巴依爾”,1992年后改為寶馬,成功突出寶馬車高貴風格氣質,如今已躋身豪華車的代表;2006年,英特爾換標,開啟了從純芯片公司向平臺化解決方案公司升級之路;2003年,聯想更名lenovo,也成功為其國際化戰略鋪路。
事實上,在電商領域,類似的品牌更名也有先例,目前全球最大的B2C網站亞馬遜在創建時名叫Cadabra,在1995年7月才改用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名字“Amazon(亞馬遜)”重新命名,從賣出第一本書到2010年全年成交額達342億美元,亞馬遜用了15年時間攀上全球電子商務的王座。張勇昨天披露的數據顯示,tmall成立四年來,期間其每年以同比300%-400%的速度快速增長。
高盛最新的研究報告則指出,亞馬遜在線銷售總額增長率為23%,第四季度同比增長38%。目前tmall在國內B2C市場占據53%份額,有看好中概股的分析師認為,中國電商超越亞馬遜只是時間問題。
平臺類電商尚可逃過冬天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有關電子商務正在進入冬天的說法塵囂之上,大量垂直的B2C網站依靠融資-燒錢-再融資實現業績循環的非常規模式已經飽受質疑。其實在VC季結束前,一些垂直B2C企業已經意識到營銷成本過大。“大家都在拼命擴張和發展,燒錢投廣告、高薪挖角、打價格戰,并沒有把精力放在基本功上,整個行業愈發扭曲。 ”一位與會業者表示。
張勇認為,目前tmall這樣的B2C開放平臺尚未遭受波及。“平臺模式決定其輕,在這里用戶獲得的成本還很低,因此活得還不錯。 ”他透露,tmall2011年全年交易額已經超過1000億,是2010年的3.5倍,alexa流量排名已經在全球排名達到57位,在中國排名第10。
“一大批具有生產和設計能力的企業,開始基于互聯網轉型,乃至第二次創業。他們都能提供非常清晰的核心價值,所以這是價值型的電子商務的大年。”張勇稱,對平臺類電商而言,2012仍大有可為。
<推薦閱讀
CSDN高管坦言80%網站存漏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寶商城改名天貓 否認單飛為獨立上市鋪路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112/2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