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決書顯示,2011年2月,張三林將一份攻擊伊利集團的匿名虛假材料交給被告人李希曉,托其幫忙發布該材料。李希曉找到張海軍()承諾給5萬元酬勞,并把內蒙古商報網站的業務交給張海軍,張海軍又以5萬元酬勞和允許技術入股參與網站開發,讓周訊將虛假材料發到網絡上。周訊則以3000元雇姜林將上述虛假材料在網絡上散播。姜林再次對虛假材料進行策劃,把匿名材料變為“張三林實名網絡舉報”,又以“張三林”的名義,將《內幕慘不忍睹:伊利被這樣掏空》的文章發布到網上。
伊利昨日介紹,2011年6月13日,虛假材料在互聯網上迅速、廣泛地散播,引發投資者恐慌性拋盤,該企業股票在55分鐘內由漲停變為跌停,導致該企業及其投資者遭受了巨大損失。伊利集團隨即報案。
經審理查明,這份所謂的“材料”經公安機關偵查,檢察院、法院復核證明純屬捏造。
昨日,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人民法院認定,被告人李希曉等4人故意編造并傳播影響證券交易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交易市場,造成嚴重后果,其行為均構成編造并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罪名成立。
據媒體報道,去年6月13日,一份題為《內幕慘不忍睹:伊利被這樣掏空》的舉報信流傳網絡,當日伊利股份以跌停收盤。按一季末機構的持股數量,機構持有伊利股份的市值一天就蒸發10億元。
伊利當日下午發表公告,稱上述舉報為“誹謗”,并報案。受此影響,伊利6月15日復牌,開盤即下跌5%,盤尾回升,全日下跌0.49%。
<推薦閱讀
17日創業板指跌出新低后反彈漲4.54%>>>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攻擊伊利案4人因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獲刑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118/2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