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和360怎么打?為什么360甫一進入搜索市場,就煞有介事,頗具威脅一般?在這背后,潛藏著一個有趣的“小白定律”。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我們需要簡要回顧一下歷史。
小白定律主宰的時代
在互聯網行業,1990年代看“黑客(Hacker)”,2000年代看“極客(Geek)”,2010年代看“白客(Baiker)”——什么是“Baiker”?本沒有這個詞,是我杜撰的,意指那些對網絡技術知之甚少的互聯網使用者。現在的互聯網行業、特別是無線互聯網行業,如果不能抓住“小白”用戶,就很難取得市場的快速成功——姑且稱之為“小白定律”。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其實,你去看任何一個產業,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中都有這樣的進程,IT行業尤為突出。
1990年代,互聯網已經超過30歲,但是從伯克利的實驗室走到大眾當中,卻剛剛開始,彼時引領行業發展的是那些技術達人、發明家、開發者,它們熱衷探討技術,習慣解決繁難的問題,Hacker在那時是一種光榮。1995年前后丁磊、求伯君、馬化騰混跡的“惠多網”,曾經風靡一時的“水木清華”、四通立方、瀛海威們是其中代表——彼時,應用人數太少難以市場化、商業化。
隨著技術的外溢,更多的IT人士、大學生、白領們慢慢被網絡化,BBS、門戶網站、搜索引擎等陸續出現,網絡帶寬越來越大,PC越來越普及,商業模式也隨著出現。這個時候,如果你是某方面的Geek,是非常利于借此建功立業的。比如,語音領域的YY、游戲領域的巨人、甚至豆瓣這樣的社區,乃至一些知名的個人博客……其實,都具有Geek的特點,由小眾向大眾擴散,小眾是影響力的中心。
盜火者終究會把技術的薪火傳播到普羅大眾,而盜火者自己也終將因此被終結。隨著微博、SNS、網頁游戲、手機游戲等“極簡應用”的普及,人人都是互聯網的參與者,互聯網日益去中心化,沒有人再會圍繞著黑客和極客轉——盡管它們可能依然是后臺的主宰,在前臺,普通的小白用戶日益成為產業鏈的主宰者。以病毒式傳播,快速圈占小白用戶,成為獲勝的不二法門。
比如,Hao123這樣的導航網站能夠取得成功,360瀏覽器這種嫁接在IE內核上的馬甲能夠成功,微博這種簡單的Tweet能夠火爆,Instagram、美麗說們能一夜成名……無不與網絡的普及和成熟有關——到了這個階段,“小白定律”登場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大多數企業都意識到了社交媒體的意義,并紛紛著手制定全面的社交媒體戰略,但大多數品牌的官方微博都非常乏味,往往是一些新聞事件的發布,或若干個促銷信息,真正感興趣的消費者并不多。 在剛剛落>>>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201/11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