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3Q大戰”之后,“3B大戰”拉開序幕。騰訊掌門人馬化騰在2010年與360作戰時透露,周鴻祎曾經試圖聯合騰訊打擊百度。但這個打擊直到現在才姍姍來遲,也讓人扼腕嘆息:如果這樣的行動提早幾年該有多好!
2008年底,是百度最虛弱的時候,網民們從心理上支持那些敢于對百度進攻的勢力;它的股價也已經跌到了冰點;當時Google還沒有退出國內、并節節逼近百度的市場份額。按照當時的勢頭,中國的搜索市場很可能會出現一種競爭性的格局,并使用戶受益。
然而幾年后Google已經退出,百度在國內的搜索市場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在一家獨大的情況下,360突然進軍搜索,要想撼動百度的地位,難度比起幾年前已經大了太多。
另外,360本身的支持度也在受到影響。周鴻祎一直以一個革新者的面貌出現,并受到了人們的追捧。2010年,360與騰訊爆發了3Q大戰,網絡上的民意一邊倒支持360,希望能打破騰訊的壟斷。但后來周鴻祎打架上癮,不僅與騰訊打,還與小米等手機廠商打,這次又選擇百度作為敵人,經過一系列的戰爭,網民們已經出現了審美疲勞。在這次360和百度的戰爭中,輿論本應該為周鴻祎打破百度壟斷的努力而高興,但我們卻沒有看到這樣的局面,人們更多將其理解成“流氓打架”,帶著一種漠然的心態看待這次爭斗。周鴻祎在為他的目標不明、四處出擊而付出代價。
在我印象中,真正的民間組織中唯一做到成功阻擊了網絡巨頭的,是一個叫做反流氓軟件聯盟的組織,它曾經發起過抵制流氓軟件和反對百度虛假廣告的行動,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然而2008年后由于環境的惡化,這類組織已經很難再生存下去,也談不上去撼動巨頭們的地位了,網民們只能依靠巨頭之間的博弈獲得一定的空間。
對于這類“流氓打架”,許多人會認為對用戶沒有好處,這個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創新工廠CEO李開復,在360與百度開戰的當晚,李開復發了一條微博:“問:百度和360今晚的爭奪戰誰會輸?答:用戶。”
但實際上,有限的競爭比沒有競爭好,從長期來看,兩者的戰爭對用戶是有利的。
在騰訊與360戰爭的時候,也有人哀嘆“流氓打架,用戶遭殃”,還有人畫了漫畫,兩個人打架時卻把刀子插在了第三個無辜的人身上。短期內,騰訊脅迫用戶“要么卸載360,要么卸載QQ”的做法的確使得用戶受到了傷害,但從長期看,這個事件迫使封閉的騰訊反思自己的問題,并逐漸走向開放,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服務,也為合作伙伴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360進軍搜索也會起到同樣的作用。8月16日上線幾天內,它已經將市場份額提高到10%左右,并超越搜狗成為了國內第二大搜索提供商,隨著360瀏覽器和桌面為搜索提供源源不斷的流量,這個份額還有提升空間。它會對百度形成持續的壓力,逼迫它更加用心地維護生態環境、提高用戶體驗。
推薦閱讀
第一視頻今日發布截至6月30日的2012年上半年財務報告。財報顯示,第一視頻2012上半年營收為港幣2.52億元(約合人民幣2.0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57%;凈利潤為港幣7529萬元(約合人民幣6166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2>>>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3B大戰:有限的競爭比沒有競爭好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201/115134.html